培訓啦 考研
精選回答

IQ是IntelligenceQuotient的縮寫,意為智力商數(shù),簡稱智商。它是測量個體智力發(fā)展水平的一種指標。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施太倫(L.W.Stern)提出,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在制訂“斯坦?!葍?nèi)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進。IQ是用智齡(心理年齡)除以實際年齡所得的商,乘以100,即比率智商。其計算公式為:

計算方法:IQ=MA(智力年齡)/CA(實際年齡)×100

它建立的前提是假定智齡隨實際年齡而增長,實際上,智力并非隨年齡增長而呈直線上升,16歲后,智力就基本停止發(fā)展了。顯然,比率智商有很大的局限性。美國著名的醫(yī)學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Wechsler)在編制兒童智力量表時,測驗結果采用了離差智商的計算方法。其根據(jù)統(tǒng)計學中的均數(shù)()和標準差SD)計算而得,即以標準差為單位的個人分數(shù)偏離他同年齡組平均分數(shù)的數(shù)值,故它不受被測驗者年齡的影響。這種計算方法既克服了心理年齡只能進行同年齡組間的橫向比較,又克服了比率智商只能進行不同年齡組間的比較。現(xiàn)在多采用離差智商這種智商計算方法。

心理學家運用智力測驗這一工具來測得人的智力水平,用智商的高低表現(xiàn)智力的優(yōu)劣。古時也有很多智力測驗,如我國北齊時代劉晝曾用"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俱成"的測驗來測量人的智力,這些測驗都沒有一定的指標?,F(xiàn)在廣泛使用的智商記分方法源自比奈的智力年齡的概念。

智力年齡簡稱智齡,也稱心理年齡,指智力達到了一定的年齡水平,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尺度。最初的西蒙-比奈智力測驗是用年齡量表表示測驗分數(shù)的。這里的年齡量表,就是在量表中,每個年齡組有6個題目,每個題目代表兩個月的智齡,將所答對的各年齡組的分量表的智齡相加,就是該兒童的智力年齡了。

后來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智齡為10歲,對于8歲、10歲、15歲的兒童來說,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于1916年推孟修訂的斯-比量表中,采用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前面所講的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商數(shù)。兩個年齡相除,更多的是得到小數(shù)。為了符合人們的習慣,心理學家將這個商數(shù)整數(shù)化,即再乘以100:

IQ=MA(智齡)/CA(實齡)×100

如果說智齡表示了心理發(fā)展的水平,是一個絕對的量數(shù),那么智商就表示了心理發(fā)展的速率,是一個相對的量數(shù)。顯然,智商比智齡更科學。

由上面智商的推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IQ大于100是很有可能的。但是117分是不是一個"天才"的分數(shù)呢?

有人曾做過人群中各個IQ分數(shù)段所占的比例的統(tǒng)計:

人群中只有1%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有11%的智商屬于120分~139分;18%屬于110分~119分;46%屬于90分~109分;15%屬于80分~89分;6%屬于70分~79分;另外,有3%的人智商低于70分,屬于智能不足者。

溫馨提示:
本答案【智商的計算公式是什么】由作者職業(yè)教育指南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