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親身體會告訴你,在宿舍學習這件事,盡量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為好。
因為考量學習的標準并不是能否學進去,而是真正學到了多少以及學習效率有多高。大學里按學習來分通常就三類:不學的、愛學的、跟隨大流被推著學的。很遺憾,多數(shù)人都是第三類,一邊難以抑制放縱自己的渴望,一邊又有股小小的自我約束力量。于是我們選擇了在宿舍學習——既不用出門,又能學習,偶爾和舍友聊會兒天,累了還可以躺床上,一舉多得。那么我為什么奉勸大家盡量不要嘗試在宿舍學習呢 接下來的內(nèi)容可能會逐步打破你的幻想。 一、你永遠不知道宿舍的下一秒會不會影響自己“在宿舍學習”這件事,被單獨拿出來討論的原因很明顯。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要大于其個人自身因素對自己的影響。宿舍不是你一個人的地盤,另外幾位舍友的行為和狀態(tài),必然會在有形無形中影響到你。假如你剛開始學習,你的舍友一拍你的桌子說:“在宿舍都要學習累不累啊,快別學了,和我們聊會兒天。”;或者當你開始投入時,你的舍友遞了一個零食給你;再或者,舍友在大聲地打游戲或進進出出嬉戲打鬧,而你在聽網(wǎng)課......這些情況下,學習效率如何不言而喻。舍友是宿舍里最不確定的一個因素,在這個公共領域里,沒有誰有什么權利,對別人提出安靜的要求。更何況,你的不滿很容易激發(fā)宿舍矛盾,得不償失。
二、一個人在宿舍容易放飛自我很多人會覺得,一個人在宿舍的情況是最完美的方案了,其實并不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一個人呆宿舍,且十分確認舍友不會回來的情況,反正我體驗過。我大二的某學期,因為某些因素成功免修了一門公共課。這就意味著在每周上課的時間段,我的舍友一定都不會回來。我當時非常開心,心里想著,這樣整個宿舍不就變成我個人的小自習室了嘛,我也不用費勁帶電腦背書包去圖書館了。事實證明,我對自己的自控力還沒有完全清晰的認知。我確實可以安安靜靜地在宿舍學習了,但由于之前沒在宿舍學過習的慣性影響,我學一會兒之后就開始放飛自我了。哼歌、吃零食、來回走動......這些在圖書館無法做到的事情就被我輕易地實現(xiàn)了。看似比別人多出了幾節(jié)課的時間來學習,其實效果微乎其微。自制力欠佳的同學,可以盡早打消這一念頭了。
三、長時間呆在宿舍會催生頹廢的生活狀態(tài)在宿舍學習有這樣一條鐵律:一次懶很頹廢,一直懶一直頹廢。由于宿舍離圖書館較遠,電腦和書籍背起來太沉,我曾有一段時間嘗試周末呆在宿舍學習。當時的我想得很美好。早上洗漱過后可以直接坐在桌前學習,接水和去衛(wèi)生間都方便了很多,還節(jié)省了路上的時間??蓪嶋H情況卻很打臉。首先,當我潛意識里清楚自己不用那么早去圖書館占座位的時候,我連下床這個動作都變得格外困難,更別說早起了;其次,生活變得越來越懶。因為不用出門,洗漱都變得草率,呆在宿舍久了更不想出門,三餐總想靠外賣解決。時間越久,你會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越頹廢,學習成果和學習效率幾乎為零的同時,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也容易變得渙散。種種嘗試過后,我得出了結論:在大學里最佳的學習場所只有圖書館或自習室 千萬不要為難自己、自欺欺人和耍小聰明。當你收拾好自己,一本一本裝好書,踏出宿舍門,給自己一個開始學習的儀式感,相信你收獲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滿滿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