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2日 20:07
相比之下,A-level課程早就采用選課模式,而且英國教育已經(jīng)有一套完善的機制,大學課程會告訴你建議學習哪些科目,達到什么樣的成績,無縫銜接到本科學習。從知識范圍來看,A-level課程比國內(nèi)高中課程淺顯,但覆蓋面更廣,數(shù)理化等科目,甚至還包括了國內(nèi)大學的部分內(nèi)容。方案三大學入讀后,發(fā)現(xiàn)對專業(yè)或學校不滿意,可以重新開始學習A-level,然后申請國外本科。
雖然如今五花八門的考試,
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出來,
但其實大家都清楚,
穩(wěn)扎穩(wěn)打的就那么幾個,
A-level、IB、SAT、ACT…
“高考失敗后,卻進入英國頂尖名?!?,
這類新聞也不是第一次見,這些幸運鵝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英國高考”
英國所有大學,
都把A-Level課程成績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一般選擇3-4門課程學習,
A-Level課程學制兩年,
第一年叫AS Level,
第二年叫A2 Level,
改革后,
英國學生兩年學習結束后的考試成績
才算最終成績,
不過在國內(nèi)學習A-level課程并不受英國改革影響。
*考試壓力*
從考試結構來看,
高考相當于把所有籌碼壓在一次考試上,
不是贏就是輸。
A-Level是證書課程,
分成眾多模塊考試,
成績累計計算,
不滿意的單元或科目還可以重考,
大大分散了考試壓力。
從考試科目上來看,
國內(nèi)高考考6科,
A-level考3-4科,很少有超過5科的,
專注于少數(shù)科目,
A-level更容易拿高分,
而只要成績達到AAA就能申請英國top10大學,
但高考600分卻不一定能進北清復交。
從選課實用性來看,
2018年秋季,
新高一學生開始實行的就是新高考制度了,
改革后,
采用“3+3”的選課模式,
語數(shù)外三科必修,
剩下三科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中選擇,
總結起來就是,
文理不分科、外語“一年兩考”,
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興趣自由選課,
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新變化感到很迷茫。
相比之下,
A-level課程早就采用選課模式,
而且英國教育已經(jīng)有一套完善的機制,
大學課程會告訴你建議學習哪些科目,
達到什么樣的成績,
無縫銜接到本科學習。
如果還沒想好大學學什么,
還有facilitating subjects這根救命稻草。
從知識范圍來看,
A-level課程比國內(nèi)高中課程淺顯,
但覆蓋面更廣,
數(shù)理化等科目,
甚至還包括了國內(nèi)大學的部分內(nèi)容。
A-level課程科目也多到令人發(fā)指,
而且還開設有國內(nèi)初高中根本接觸不到的經(jīng)濟學等課程,
知識面廣、實用性強是A-level的兩大王牌。
國內(nèi)高考失敗后,
你還有沒有機會咸魚翻身?
答案是:有的!
方案一
一邊準備高考,一邊學習A-level,
確實,
這樣做會壓力比較大,
不過A-level課程與國內(nèi)高中課程有很大重疊部分,
而且還簡單很多,
A-level課程不需要上很多課,
利用節(jié)假日和課余時間學習也是可以的。
對于把出國留學作為退路的同學來說,
高考和A-level兩手抓,
進可攻退可守,
高考成功,那就高高興興邁入大學校門,
高考失利,反過來用A-level申請英國大學,
或用已經(jīng)獲得的offer保底,
在當年秋季同樣能正常入學,
不能不說是明智之舉!
方案二
高考之后學習A-level,
成績不理想,
第一志愿落空,
獲得錄取的院校太雞肋,
重讀又怕白白浪費一年,
打算近期出國的話,
不如目光就鎖定A-level,
因為已經(jīng)有高中的良好基礎,
CA的一年制A-level課程學習,
拿到理想的成績順利申請學校,
剛好適合這種情況的同學。
方案三
大學入讀后,發(fā)現(xiàn)對專業(yè)或學校不滿意,
可以重新開始學習A-level,
然后申請國外本科。
其實不只是一兩個人,
很多同學因為父母之命、外界宣傳或自己不了解,
入讀后才發(fā)現(xiàn)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不想虛度四年光陰,
那不如找回高中時的熱情,
看看A-level你能不能hold得住!
當然希望大家都能一鼓作氣考到好學校,
但高瞻遠矚的人生總要有個plan B,
如果有一個升入名校的雙保險,
相信小伙伴們都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