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送孩子去國外留學?
天道留學老師介紹到:出國留學是提升個人能力,增長見識,認識世界的機會,甚至也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留學費用,對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對于預算有限,又希望通過海外留學讓孩子變得更優(yōu)秀的家庭來說,合理選擇留學目的地,有計劃地安排學業(yè),通過獲取獎學金或打工的方式節(jié)省開支就變得異常重要。
英美等主流國家花費大
從國家選擇上面來說,不同國家所需的留學費用相差很大。對于有意向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合理選擇留學目的地,將能節(jié)省不少花費。
目前,美國和英國依舊是留學的主流國家,“拿我來舉例,17歲就去了美國上本科,每年的花費在40萬左右,4年下來最少要有100萬以上的預算。美國的研究生也至少2-3年的時間,預算在70萬以上。英國本預1年加本科3年,每年花費在25-30萬左右,研究生總共1年,花費在25-30萬左右。所以在國家選擇上,英國在費用和時間上面都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p>
所以從預算考慮,如果去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主流留學國家,完全自費的話,家庭要承擔很大的經濟壓力,也可以選擇去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或者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但是部分國家需要學習小語種。
歐洲留學的高福利和低學費或者免學費適合預算有限且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歐洲留學的熱門國家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北歐,西歐如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的公立大學均為免學費,小語種授課,只收取少許的注冊費即可,每年僅需人民幣幾千元。而北歐如荷蘭、愛爾蘭、瑞典、丹麥、芬蘭等每年的學費也只有10萬人民幣,英語授課,其中本科3年到4年,碩士1年到2年。在這些國家中,世界頂級大學比比皆是,例如被理工科學生奉為嚴謹發(fā)達的德國,人文專業(yè)世界第一的荷蘭,商科最強的法國,藝術殿堂意大利等。
很多留學生都會在課余時間打工賺取生活費,也是融入當?shù)厣睿崆绑w驗社會的好機會。但要注意不同國家對留學生打工的政策不同,很多國家的留學簽證都可以做兼職,但每周有時間限制。同時不要打黑工,避免違法或者有危險。
日本政府允許留學生每天打工4小時,假期每天打工時數(shù)為8小時。由于日本薪資水平較高,加之打工收入享受免稅政策,若能合理支配,打工收入則完全可應付學習生活開支。加拿大政府對留學生打工比較寬容,如果中國留學生想要在加拿大留學的同時合法打工,則需要留學生在加拿大有持續(xù)保有學籍,否則可能被驅逐出境。
送子女出國留學,反映出父母什么樣的價值觀?在我看來,父母送子女出國留學是很正常的一種現(xiàn)象。我就是從事出國留學工作的。現(xiàn)在遇到的出國留學的學生呈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現(xiàn)在的家長已經是見識比較多、知識面比較寬廣、思想觀念比較超前的。而且現(xiàn)在國內家庭的經濟實力也有了很大提升。送孩子出國留學是一件很正常普通不過的事情。
再加上現(xiàn)在,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城市, 學生入學得有本地戶口、得是學區(qū)房范圍內等諸多規(guī)定,加上中國特色的戶籍制度,很多家長會覺得在國內上不了好學校還不如讓孩子出國留學,讓孩子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擴大孩子的眼界。
畢竟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北京戶口,上海戶口。
有些學生會在高考后出國留學, 這也是很常見的。我國采用的是一考定終身的制度,當然,不乏一些學生會高考發(fā)揮失常,沒有進入自己想要入讀的理想院校,但也不愿意再接著復讀一年, 那么干脆直接申請出國留學。畢竟家里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可以選擇的范圍會更廣,孩子的選擇多一些。
前段時間有個同事問我: 如果你沒有接觸留學這個行業(yè),你會讓你的孩子出國留學嗎? 我說:如果沒有接觸的話,我不知道。但是以現(xiàn)在的情況來說就是,孩子如果想出去讀,我也有足夠的資金,那會讓他出去讀書的。
價值觀就是趨利避害,就是以小投入爭取獲得大回報,或者是以較大投入爭取獲得更大回報。
當前國內大學的學生大多處于自由自在的散養(yǎng)狀態(tài),混四年就畢業(yè)了,運氣好的讀研,無非是給導師(老板)當仆人做勞工,混幾年導師良心發(fā)現(xiàn)給個畢業(yè)證而已。而老師的首要和重點是搞好關系,然后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發(fā)文章或搞外快),最后有空才是教學生。
到國外讀書,正規(guī)學校一般要求嚴格,學生能學到真東西,又提高外語水平,又增加見識,老師一門心思教學,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學生專心讀書即可?;貒笫呛w,政府還有多項優(yōu)惠政策的紅包,。
國內大學的水平近期幾個大學的表現(xiàn)可以充分證明,比如山東大學,
北京大學,成都電子 科技 大學和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等,每家的具體情況我就不細說了,各位都知道。這樣的學校你放心讓自己的孩子去上學嗎?你不懷疑是去上當?shù)膯幔?br>
如此,你有條件能不送孩子出國讀書嗎?
沒什么特別心態(tài),都是想讓孩子出去接受更好的教育,長見識唄。在本質上,同送孩子去別的省份上去,考入大城市上學是一個道理,只不過因為各家財力的不同,送向的目的地不同罷了
如果說送孩子出國留學反映了某種價值觀,那這種價值觀也是很普通很普遍的"價值觀",那就是希望給孩子新的生活學習經歷,希望給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希望孩子今后能生活幸福。國內國外,富人窮人都一樣。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毒吧?出國留學和在國內讀書就是一種求學路徑的選擇,就跟你選擇吃龍蝦還是牛排一樣,個人的選擇而已。沒有那么復雜,跟價值觀有什么關系?難道我們不都是 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下嗎?
一些人一直拿留學這件事情說事,我不知道他們是出于什么目的?
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作祟?
是受某些輿論的誤導而對留學的偏見?
是井底之蛙的我的天最大的自大?
是因為個別案例導致的誤解?
我想說的是,中國的教育不是很差。QS2020世界大學排名中,3所高校進入Top50,6所高校進入Top100,已經有很大進步!
世界上有比中國教育更好的教育。中國最好的高校清華排名16。而且這是綜合排名,專業(yè)排名在很多領域中中國高校并沒有太多優(yōu)勢,比如商科,醫(yī)科,藝術等。
我經??吹竭@樣的問題:“為什么要去留學,難道中國沒有好學校?”
我的回答是:“中國有好學校,但是世界上還有更好的學校?!?br>
具備良好的經濟條件,讓孩子見識世界,增加認知能力,站的高看的遠,未來有更好的人生選擇,更幸福的生活,就象是廣闊天地努力走出來的學生,沒什么區(qū)別,為了讓孩子明天更美好。
過去由于階級斗爭和階級矛盾,所以老一代人基本沒出過國門,不要說留學了,更是少之又少,現(xiàn)在國門開放,來去自由,孩子有時間有機會多出去走走,取長補短,開闊眼界,有時不好呢。
朋友周圍人人小孩出國“溜"學,如果你小孩沒出,是被人看不起,所以,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是要出,跟請保姆一樣道理,當朋友圈人人都說我家保姆怎樣,怎樣,,,所以,請個保姆做飯工資3千,保姆跟她們親戚朋友說,她在東主家煮飯其實買菜費用每個月也不超過3千,,,,面子太重要了?。?!
①有錢任性
②求知(鍍金)
③不排除崇洋(可能有媚外成分)
④其他
國內招錄工人崗位要求最低研究生學歷,國內讀研究生得考試,大部分通不過。教育部承認學歷的國外大學,出國申請就可以拿研究生學歷。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出國留學呢?
中國的應試教育讓很多教育理念比較先進的家長看到了弊端,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出國去留學。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全方面發(fā)展,受到國外較為綜合性質教育的影響,一方面也是為孩子鍍金,希望孩子在國外可以結識更多的人脈資源。
留學這件事一直都是備受爭議,有些人認為留學就是鍍金而已,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提升,還會對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有些人認為讓孩子接受優(yōu)質教育也是一種投資,值得考慮。
根據(jù)自身經濟實力考慮
如果說普通家庭年收入并不高的情況下,是要考慮整個家庭的經濟壓力。勒緊褲腰帶甚至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出國留學的這種想法肯定是不推薦的。
傾盡所有給孩子出國留學不僅會讓家長壓力非常大,也會在無形之中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認為父母是省吃儉用也要讓自己有出息。
孩子在國外不敢參加一些校外活動期,和同學、朋友出去社交都要考慮錢夠不夠的問題,這也會讓孩子感到自卑,不敢和別人交朋友。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有自卑感、虛榮心,甚至會反過來埋怨父母沒有給自己足夠的錢。
考慮孩子的適應能力
即便在國內,家長依舊會擔憂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遇到什么麻煩的事情沒有和家里講。一些思鄉(xiāng)情切的孩子會比較留戀家里,不愿意去陌生的環(huán)境,這些都是父母要考慮的因素。
對于適應能力很強的孩子,他們可以快速融入一個新環(huán)境,有效與人溝通,遇到問題也可以自主解決。這些孩子在國外留學就會受益良多,也不會讓父母太過操心。
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內向的孩子無法適應陌生環(huán)境,甚至語言能力都不達標,在國外生活就會步履維艱。這種孩子并不適合留學,也不建議家長強迫孩子出去留學,孩子很可能會遇到什么事情無法解決,還不愿意和父母講。
考慮孩子畢業(yè)后的就業(yè)
國內的大環(huán)境習慣了墨守成規(guī),對于海外歸來的學子只有敬而遠之,很少有行業(yè)適合留學生。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留在國外生活、就業(y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這時候就要考慮留學專業(yè)與國內就業(yè)的適配度,避免孩子回來水土不服。長期在國外,留學生會受到國外文化的耳濡目染,習慣了用外國的社交禮儀、工作經驗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可是這對于國內的大多數(shù)專業(yè)是不適用的。
對于金融等一些較為與國際接軌的行業(yè)來說,留學是一條不錯的路。但是在國外學習一些國內沒有的課程專業(yè),或者說文化不相配的行業(yè),這種對于留學生來說就是很大的挑戰(zhàn),甚至可以說是浪費時間。
留學是捷徑,也可能是彎路
留學意味的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改變,也是經濟壓力、文化沖突以及個人情況的巨大挑戰(zhàn)。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留學這件事更要謹慎考慮。綜合自己的主觀因素以及各種可能發(fā)生的客觀改變,再妥善安排孩子是否要出國留學。
孩子在國外,有什么事情家長很難及時照應到。尤其是一些不太和平的國家,對于留學生來說也是很大的隱患。
世界局勢動蕩,家長不僅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要綜合考慮情況再進行謹慎決定。
把孩子送去國外留學,你后悔了嗎?兒子現(xiàn)在在英國讀碩士,送他去國外留學,我不后悔。
首先,國外的教育模式和國內的教育模式不同,去國外留學可以體驗一下新的教育模式,更有助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這也是很多家長之所以送自己孩子出國留學的一個原因。
其次,現(xiàn)在很多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幾乎都有出國留學的想法,尤其是一些名校的這些學生如果有海外留學經歷這對于之后自己的個人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例如想進入985高校任教必須得有海外留學經歷,或者是進入一些大型國企等用人單位,如果有海外留學經歷也是優(yōu)勢。
最后,孩子去國外留學,在陌生的語言環(huán)境,陌生的風俗習慣,陌生的生活環(huán)境,陌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下,無疑也是生存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鍛煉。當然,出國留學也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只身一人在國外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一個人單獨處理,這必然對孩子的自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海外留學一定程度上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增加孩子的閱歷,這都是一筆很重要的財富。
當然現(xiàn)在留學做為家長也有他的擔心之處,比如國外的疫情,頻繁發(fā)生的襲擊華人事件。所有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但我認為留學這件事積極作用大于消極作用。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原因,關于孩子的留學問題,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允許,那么選擇出國留學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項,對于自己的個人閱歷和視野的開拓,自己以后的個人職業(yè)發(fā)展都有不小的幫助。
不后悔,一個孩子在異國他鄉(xiāng)學會了自己去面對一切。一個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學會做飯,組裝家具,自己搬家,租房,打點自己的一切。人生中非常好的經驗
不會后悔的。因為我用力把他舉高高了,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后悔?如果能生三胎,都送出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企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如果是一個明智的,理性的家長,他們是不會為任何決定“后悔”的!(包括送孩子出國讀書,甚至定居這件事)因為他們在孩子出國之前,就已經經過了充分的考察,理性的分析和慎重的決策。(怎么會后悔呢?)凡是在重大問題上“后悔”的人,都是小人和不能成大事的人?!?br>
至于只體說到年老后,孩子不在身邊的“孤獨”或“凄涼”等問題,其實根源不在孩子是否在身邊(孩子在身邊年老后無人照顧的例子多得很。)而在于一個人的心態(tài)和認知,以及全 社會 對老年問題的關注與措施是否得當(發(fā)達國家的老年人是靠子女在身邊照顧嗎?)……
所以,希望全 社會 都來關注和關心老年人的養(yǎng)老問題!
要看什么年紀送出去,個人認為應該在大學階段,至少要高中畢業(yè),孩子心智成熟一點,才出國會比較好!
太小的年紀,讓孩子一個人離家,去異國他鄉(xiāng)、人生路不熟的地方,對于心智仍未成熟的孩子,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我自己就是小小年紀離家,父母都不在身邊。病倒了也無人在旁,叫天天不應。那種孤獨、無助,是很難忍受的。當你經歷了這一切,孤獨、失意、無助、病痛等等,當你長大了,獨立了,不再害怕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跟家人的關系,也起了微妙的變化。
我是開民宿的,有一個住客告訴我這樣一件事:
他在國內是一家公司的老總,很早就跟太太離婚了,自己一手帶大兒子。在兒子十五歲的時候,他把兒子送到多倫多最好的私立寄宿學校讀書。
有一天半夜,接到兒子的電話,說:'爸,我想你了!'
他馬上問:'兒子,怎么啦!'
兒子說:'沒事,就是想你了'
他一想,不好,肯定出大事了,兒子不說,估計是怕他擔心。他第二天一早就去買了機票,直接飛到多倫多,結果呢?
他在我們旅館住了一個星期,連兒孑的影子都沒見著,兒子不是忙上課,就是忙功課、作業(yè),根本就沒理會,他父親因為他半夜的一通電話,千里迢迢飛過來,在旅館等他,只為見他一面。
我相信,所有父母在希望孩子獨立,把孩子一個人送去國外讀書的時候,都沒有想到,代價可能是親情也會慢慢失去。也許有的人會后悔,但是,世上并沒有后悔藥,在送孩子出國前,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性格、能力、情商等等,去考慮,再做決定!
沒有。干了就別后悔,往前走。
過去三十年里,能把孩子送到歐美,特別美麗國留學是很多人夢寐以求,值得夸耀的事情。
這種現(xiàn)象,在周圍人們的羨慕眼光的助推下,已成為或部分成為了衡量孩子今后有否“出息”的尺度,成為了一種“ 社會 共識”,一種潮流。
而任何潮流從興起到衰落,都需要時間。
毫無疑問,出國留學的潮流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但它也在慢慢消褪。
導致消褪的主要前提就是國內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和個人機會增多。
至于會不會后悔,也要放到二三十年的跨度里,讓入局者自己體會。
講個例子,某單位有位處長,早年兒子去了美國留學。
兒子結束學業(yè)后,留在了美國工作,然后是結婚生子,在美國安家,成為了美國人。
我們這位處長很為兒子感到自豪,逢人便夸,多數(shù)周圍人也以羨慕和贊揚回應之。
處長退休后,不時地往返美國探親,帶孫子,和鄰居談起時,仍然面露得意。
后來處長老了,病了,走不動了,兒子也沒能回來多陪他,每次回來都是行色匆匆,處長也就沉默了。
最后有一天,處長死了,但從他病重住進醫(yī)院到去世,兒子都沒能回來看他一次。
處長的后事是單位出面料理的。
不知道處長在最后的那段時光里,是否后悔過?
又及,一番大實話,觸到一些人的痛處,這不是,各種臟水紛紛潑下。
看來我說的,“以送孩子出國為時髦”的潮流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因為一些人的態(tài)度已經給出了證明。
我是過來人,也親眼目睹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同輩人出國留學不歸后,老父老母現(xiàn)在面臨的困境。
我只是預警而已。
如果你不在乎,大可不必理會,跳腳罵人只能說明你色厲內茬[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不后悔。當然前期是反對的,一是當年幾十萬現(xiàn)金可以在本地或周邊買一套房子了,但拗不過孩子的堅持最后還是放手。一晃好幾年,現(xiàn)在回頭看,孩子在外求學和生活鍛煉了自己的獨立能力,既順利畢業(yè)又拿到了所在國的綠卡,并且工資收入也遠比高中同學們多,思維方式也有了很大拓展,綜上所述,真的不后悔!
我兒子現(xiàn)在德國上大學,送他去國外留學,說心里話,我有時后悔有時又不后悔,很糾結很矛盾。
不后悔是因為國外的教育模式與國內的教育不一樣,讓他接受一些不同,能改變他的一些思維方式,增加他的一些新的知識結構,再加上國外的人文風情,也能增長他的見識,開拓他的眼界,還有他遠離父母,飄洋過海,什么事情都得自己面對,自己做主,這樣增強他的獨立性與自制力,對他以后的人生發(fā)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有時侯后悔是因為他遠離國土,沒有親人在身邊孤苦無依,而國內的我們卻對他無能為力,幫助不了。還有像2020年發(fā)生以來的新冠疫情,他卻因沒有航班和學業(yè)還沒完成而回不了家,處于危險境地,還有國外新聞中老是報道槍殺,暴亂等安全事件,我就牽腸掛肚,心急焦慮,就非常后悔讓他出國留學,覺得太不安全,還不如在國內呆著踏實安全得多。
我是不是在孩子出國問題上患得患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