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道
閱讀、高效學習、自我提升、思維等方面的知識分享。
發(fā)布時間: 2024-06-20 11:14:37
成都體育學院是幾本通過近年成都體育學院在各地錄取批次得知成都體育學院在四川省為第一批次錄取,所以我們通常認為成都體育學院是一本大學;而在河南、陜西、安徽、廣西、內蒙古、四川、貴州、云南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又可以說成都體育學院是二本院校。具體,請參照該校在你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如下成都體育學院各省市錄取批次
招生省份 | 文理科 | 招生類型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shù)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shù) | 省控線 |
---|---|---|---|---|---|---|---|---|
四川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一批 | 536 | 68327 | - | 521 |
四川 | 文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一批 | 544 | 16811 | - | 541 |
河南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501 | 141361 | - | 400 |
陜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428 | 69608 | 17 | 341 |
安徽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473 | 104033 | 24 | 415 |
廣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444 | 68516 | - | 348 |
內蒙古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375 | 40644 | 15 | 301 |
四川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491 | 114276 | - | 430 |
貴州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433 | 65299 | 25 | 367 |
云南 | 理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498 | 51009 | 31 | 435 |
廣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505 | 16180 | - | 413 |
河南 | 文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548 | 28836 | - | 466 |
陜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478 | 19837 | 13 | 406 |
貴州 | 文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531 | 17526 | 21 | 479 |
四川 | 文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 | 523 | 28571 | - | 474 |
云南 | 文科 | 普通類 | 2021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548 | 17775 | 19 | 500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四川省 |
創(chuàng)建時間 | 1942年 | 博士點數(shù)量 | 一級1,二級0 |
碩士點數(shù)量 | 一級4,二級0 | 學校類型 | 體育類 |
所在城市 | 成都市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 |
1、學校現(xiàn)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與碩士研究生1300余人。
2、學校環(huán)境優(yōu)雅,基礎設施布局合理,體育訓練場館、教學科研與實驗儀器設備、圖書文獻保障和相關校舍等公共服務體系能較好滿足人才培養(yǎng)需要。
3、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學校秉承“行健不息 積健為雄”的校訓,堅持“辦學傳統(tǒng)塑風格,改革創(chuàng)新聚活力,多元服務拓影響,內涵發(fā)展上臺階”的思路,淬煉形成了“以體為本,體醫(yī)滲透、體文結合”的鮮明辦學特色。
5、學校前身為創(chuàng)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體育??茖W校。
6、建校初期,開創(chuàng)者始終堅守“國民體格之強弱,關系國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信念,為成體播種下“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的精神基因。
7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學校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1953年全建制轉為西南體育學院,進入新中國重點建設的六大體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為現(xiàn)名;1957年學校開始體育教育本科教育;1958年在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元帥的關懷下,學校創(chuàng)建了全國首家體育醫(yī)院;1960年創(chuàng)建了運動保健系;1962年,學校成立了國內專門從事體育史研究的機構——體育史研究室,開啟了體育史研究,很快形成優(yōu)勢。
820世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醫(yī)骨傷科學和武術兩門優(yōu)勢特色學科被賀龍元帥譽為成都體育學院“兩枝花”。
9、改革開放以后,在新的發(fā)展階段,學校倡導“勤學苦練、又紅又?!钡膶W風,強化“一專多能”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與定位;開展了體育新學科研究,20世紀八九十年代編撰出版了《現(xiàn)代體育科學叢書》,至今仍有廣泛影響。
10、進入新世紀,學校搶抓高等教育擴招機遇,順應國家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積極拓展學科布局,實現(xiàn)了從單一學科向多學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