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高考

雙一流大學建設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該怎么辦

最根本的,我們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著高尚的人生目的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雙一流大學建設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該怎么辦

一個人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人生目的和人生態(tài)度,還得認清自身的個人條件,實事求是的根據(jù)自身的條件來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目標,不可夸大或低估自己的能力。

人生目的,決定著我們的人生道路、人生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標準;人生態(tài)度則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表現(xiàn)和反映。想要自己的人生有價值就必須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并且端正人生態(tài)度。人的每一天都是現(xiàn)場直播,沒有彩排,沒有重播。因此對待人生,我們必須認真、務實、樂觀和進取。

國內高校將如何打造雙一流高校?

第一,不可替代的研究領域和方向。什么叫價值?不可替代性就是價值。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研究領域、從使命上去思考。

第二,標志性的研究成果。

第三,可持續(xù)的知識產出。

第四,穩(wěn)定的資源獲取。不愁明天無米下鍋。

第五,明晰的組織結構,嚴密的分工。

第六,規(guī)范的學科制度。

第七,良好的學科文化。

如何加快雙一流高校的建設?

2017年歲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雙一流”方案陸續(xù)公布。各高校方案中,三步走的發(fā)展目標都已清晰明確:2020年進入一流大學行列、2030年進入一流大學前列、2050年前后成為世界頂尖大學。

報道稱,清華負責人表示,綜合改革深入推進,全面提升了學校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xiàn)代化水平。我國國際地位持續(xù)提升為學校面向世界提供了廣闊舞臺。同時傳統(tǒng)學科領域正進行大交叉大融合,新興學科不斷涌現(xiàn),產業(yè)變革風起云涌。

但同時,學科布局與國家戰(zhàn)略的契合度還不夠緊密,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的學科還不夠多,在國際前沿學術領域還不夠活躍;部分學科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合理,尤其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大師偏少。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決不是重復人家已經(jīng)走過的道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發(fā)揮引領作用。從跟蹤到引領,不僅是量的變化,更是質的飛躍。這不僅需要資源上的持續(xù)投入,更要求思想觀念的轉變、體制機制的變革和發(fā)展模式的創(chuàng)新。

日前有專家表示,目前,單一化是我國高等教育應盡量避免的問題,大學不應大而全或小而全,否則難以辦出特色,還容易出現(xiàn)資源的重復配置和浪費,應優(yōu)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

報道稱,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在“雙一流”建設進程中,高校應進一步轉變理念,做到四個“回歸”:回歸常識,辦教育杜絕浮躁,理性思考;回歸本分,牢記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教書育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回歸初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回歸夢想,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提升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大學辦學重點應回歸人才培養(yǎng),重塑大學學術生態(tài)。他建議,強化對書記、校長、院士的考核管理,建立良好的大學政治生態(tài)和學術生態(tài);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落實“放管服”改革,讓教師更多致力于培養(yǎng)人才和解決科研問題、攻克技術難關;大學要不忘初心,專注教學,建立以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效果為主體的評價體系。

希望雙一流高校建設可以早日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上就是關于雙一流大學建設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該怎么辦全部的內容,如果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關注培訓啦網(wǎng),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更新的動力!

溫馨提示:
本文【雙一流大學建設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該怎么辦】由作者學歷小助手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