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3-01-07 15:43:48
同濟大學排名如下:
1、在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2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20位,相比2021年上升了1位。
2、在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2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14位,相比2021年上升了2位。
3、在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1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21位,相比2020年下降了3位。
4、在金平果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1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19位,相比2020年排名沒有上升也沒有下降。
5、在校友會上海市大學排名中,2022年同濟大學在上海市排名第3位。
院系專業(yè)
截至2020年11月,同濟大學設有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新生院和29個專業(yè)學院,本科招生專業(yè)82個。
2022年2月,學校新增應用物理學專業(yè)、海洋技術專業(yè)、生物信息學專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地質工程專業(yè)、工業(yè)工程專業(yè)、智能制造工程專業(yè)、人工智能專業(yè)、基礎醫(yī)學專業(y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同濟大學
專業(yè)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m.trustlankalog.com同濟大學排名如下:
1、在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2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20位,相比2021年上升了1位。
2、在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2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14位,相比2021年上升了2位。
3、在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1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21位,相比2020年下降了3位。
4、在金平果中國大學排行榜中,2021年同濟大學排名全國第19位,相比2020年排名沒有上升也沒有下降。
5、在校友會上海市大學排名中,2022年同濟大學在上海市排名第3位。
院系專業(yè)
截至2020年11月,同濟大學設有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新生院和29個專業(yè)學院,本科招生專業(yè)82個。
2022年2月,學校新增應用物理學專業(yè)、海洋技術專業(yè)、生物信息學專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地質工程專業(yè)、工業(yè)工程專業(yè)、智能制造工程專業(yè)、人工智能專業(yè)、基礎醫(yī)學專業(y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同濟大學
專業(yè)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m.trustlankalog.com同濟大學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大學第9位,世界排名第256位。
?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經過114年的發(fā)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 ?在2020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同濟大學有19個學科上榜,其中3個學科進入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50。在ESI學科領域全球排名中,同濟大學有15個學科進入前1%。
qs世界排名:212名(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 ; qs亞洲大學排名:48名(2022年)
同濟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大學,是亞太地區(qū)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續(xù)校園杰出獎”的高校。
截至2022年5月,學校有四平路、嘉定、滬西和滬北等4個主要校區(qū),占地面積約2.56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184余萬平方米,設有29個專業(yè)學院,11家附屬醫(yī)院,13所附屬中小學,設有10個門類學科,本科招生專業(yè)8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4個。
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3個,專業(yè)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30個,6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基地,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教職工2792人。
同濟大學醫(yī)學院排在全國50名左右。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1907年,德國醫(yī)生埃里?!毬≡谏虾?chuàng)辦“德文醫(yī)學堂”,是同濟大學的前身,也是同濟醫(yī)學專業(yè)的開端。
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布局調整中,醫(yī)學院整體遷出至武漢,但同濟人醫(yī)學情結至深,歷經百年滄桑后,同濟大學在新世紀之初重建醫(yī)學。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原上海鐵道大學合并,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yī)學院的基礎上恢復設立了“同濟大學醫(yī)學院”。
學位授予:
醫(yī)學院目前擁有臨床醫(yī)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位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基礎醫(yī)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藥學、生物醫(y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護理專業(yè)學位碩士授予權。
醫(yī)學院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400余名,博士研究生300余名,非全日制學位博100余名。目前全日制博士碩士在校研究生2000余名,非全日制學位博400余名。
以上內容參考:同濟大學醫(yī)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上海211大學排名一覽表:
上海市第1,全國排名暫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
上海市第2,全國第4名: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第3,全國第6名:復旦大學。
上海市第4,全國第16名:同濟大學。
上海市第5,全國第29名: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市第6,財經類大學第1名: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市第7,全國第43名:上海大學。
上海市第8,全國第45名: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第11,全國第81名:東華大學。
上海市第13,語言類大學第3名:上海外國語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 上海211大學
上海大學排行榜如下:
上海交通大學(全國排名第3);復旦大學(全國排名第7);同濟大學(全國排名第21);華東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23);華東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39);
上海財經大學(全國排名第56);上海大學(全國排名第60);東華大學(全國排名第64);海軍軍醫(yī)大學(全國排名第65);上海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78)。
此次高校排名根據學科評估、師資力量、榮譽頭銜、科研能力綜合評定。此次排名中,上海三雄交大、復旦、同濟不負眾望奪得三強稱號,其中我們也嫩看出其直接的差距,這些差距也主要分布在學科等級、師資力量、榮獲獎項以及科研能力四個方面。
上交大、復旦大學、同濟大學這三所學校是上海市最出名的學校。上交大的臨床醫(yī)學、工商管理等5個學科水平位于全國前列,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了A+等級。
復旦大學的理論經濟學、哲學等學科實力領先全國。同濟大學作為“建筑老八校”的成員之一,土建類的學科在全國首屈一指,土木工程、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均為A+學科。
同濟大學在全國的排名第九。同濟大學的前身為德文醫(yī)學堂,其院校內設有二十九個專業(yè)學院,九所附屬醫(yī)院,六所附屬中小學。由于其高端人才的突出培養(yǎng)和就業(yè)率的飛速提升,實力不斷增加,近幾年的發(fā)展迅速,理所當然躋身于國內高校排名前十。
如果想要在上海就讀的學生,但又對于尖端的復旦大學有所顧慮,同濟大學可以說是很好的選擇。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