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家族
發(fā)展是必須借助教育和教養(yǎng)才能達到的
發(fā)布時間: 2024-07-09 10:10:30
題文
據史載:從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閱奏章1660份,處理國事3391件。出現這種現象,最有可能是因為
[???? ]
A.廢除宰相制
B.大興文字獄
C.設廠衛(wèi)特務機構
D.設立軍機處
題型:未知 難度:其他題型
答案
A
解析
該題暫無解析
考點
據培訓啦專家說,試題“據史載:從洪武十八年(138.....”主要考查你對 [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考點的理解。
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三司:
三司是明朝地方機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的合稱。1376年,朱元璋廢除行省,在全國陸續(xù)設置了13個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財政;另設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設都指揮使司或稱都司,掌管地方的軍政。三者互不統(tǒng)屬,分別歸轄中央相關部門。
五軍都督府:
明初軍事改革的產物,由原來的大都督府而來,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都督府為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簡稱五軍府,分領在京的除親軍外的各衛(wèi)所和在外的各都司。五軍都督府只能管兵籍和軍政,不能直接統(tǒng)帥軍隊。兵部負責軍官的選授,而軍隊的調遣和最高指揮權在則在皇帝。遇有戰(zhàn)事,兵部奉旨調兵,并承旨任命總兵將官,發(fā)給印信。戰(zhàn)后,統(tǒng)兵官交還印信,士兵回到原在衛(wèi)所。
錦衣衛(wèi):
官署名,明太祖時設立特務機構,原為護衛(wèi)皇宮的親軍,掌管皇帝出入儀仗。太祖為了加強專制統(tǒng)治,特令監(jiān)管刑獄,賦予巡查緝捕的權力。下設鎮(zhèn)撫司,有監(jiān)獄和法庭。除了負責侍衛(wèi)、密緝導致奸佞之外,北鎮(zhèn)撫司還掌管“詔獄”,各地重罪逮至京師,往往由該司嚴刑審理,而后直接奏請皇帝。明中葉后與東廠,西廠并列,成為廠衛(wèi)并稱的特務組織。
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的特點:
明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時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顯特點,如特務統(tǒng)治的出現,思想專制的強化,其作用一方面鞏固了明王朝的統(tǒng)治,創(chuàng)造了比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給明朝的統(tǒng)治理下了危機,由此可見,明朝時我國封建制度已漸趨衰落。
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1、在中央:明太祖廢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權分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設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樣,皇帝的權利空前提高,秦漢以來丞相制度從此廢除,皇權與相權的斗爭最終以皇權的勝利而告終。
2、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三司相互牽制,大權統(tǒng)歸中央。
3、軍事上:明太祖將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
4、法律上:明太祖制訂《大明律》,《大明律》內容集中,條理分明,增加了經濟立法,同時主張量刑的“重其重罪,輕其輕罪”。
5、特務統(tǒng)治上:明太祖設立“錦衣衛(wèi)”,監(jiān)視、偵查官名的不法行為。錦衣衛(wèi)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司法部門的管轄。
6、科舉上:實行八股取士。
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的進步性和消極性:
1、進步性:起到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穩(wěn)定和重建社會秩序、恢復和發(fā)展社會經濟、鞏固和發(fā)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作用。
2、消極性:給明朝的統(tǒng)治埋下了危機。以強化君主專制為核心,將全國的統(tǒng)治最大限度置于一人之下,杜絕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預,這從根本上預伏了更大,更強烈的統(tǒng)治危機。
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嚴懲貪官和節(jié)儉: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經對他的大臣們說過這樣一番動感情的話:“從前我當老百姓時,見到貪官污吏對民間疾苦絲毫不理,心里恨透他們,今后要立法嚴禁,遇到有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絕不寬??!”朱元璋對于這句話堅決執(zhí)行,他后來頒布的《大明律》中,嚴禁官吏貪污,凡官員貪污60兩以上銀子者處死。后來還把大量懲治的官民貪贓受賄的案例寫入《大誥》中,來提醒官員不要以身試法。
朱元璋對自己制定的法律,帶頭實行,而且執(zhí)法相當嚴厲,這在中國古代封建皇帝中是少有的。他的女婿、附馬都尉歐陽倫,憑著自己是馬皇后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不顧朝廷的禁令,向陜西販運私茶。后來河橋巡檢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發(fā)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賜死歐陽倫,同時他還發(fā)了通敕令,表揚那位小吏不畏權貴的斗爭精神。
朱元璋惟一的親侄,開國功臣朱文正,亦違法亂紀他毫不留情廢了他的官職。開國功臣湯和的姑夫,自以為有硬邦邦的靠山親戚,就隱瞞常州的土地,不納稅糧,朱元璋也將他依法處死。
由于朱元璋出身貧苦農家,不僅深深體諒農民生活的艱辛、物力的艱難,而且他還身體力行,帶頭倡導節(jié)儉。明朝建立后,按計劃要在南京營建宮室。負責工程的人將圖樣送給他審定,他當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墻壁上畫了許多怵目驚心的歷史故事做裝飾,讓自己時刻不忘歷史教訓。有個官員想用好看的石頭鋪設宮殿地面,被他當場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在朱元璋的影響下,宮中的后妃也十分注意節(jié)儉。她們從不喬裝打扮,穿的衣裳也是洗過幾次的。有個內侍穿著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發(fā)現了,氣得他痛哭了一頓。一個散騎舍人穿了件十分華麗的新衣服,朱元璋問他:“這衣服用了多少錢?”舍人回道:“五百貫?!敝煸巴葱牡卣f:“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br>朱元璋不喜歡喝酒,他多次發(fā)布限制釀酒的命令。他不愛奢華,講究實際。他命令太監(jiān)在皇宮墻邊種菜,不要建造樓臺亭閣。為了讓兒子們得到鍛煉,他命令太監(jiān)織造麻鞋、竹簽自用,規(guī)定諸皇子出城稍遠,要騎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朱元璋出身貧寒,從小沒有讀書的機會,從軍后,到稱帝晚年一直保持勤奮好學的作風。作戰(zhàn)之余,理政之后,他常常請儒生講述經史。經過幾十年的刻苦自學,他不但能寫手扎、軍令,還能寫詩作賦。他終生嚴格要求自己,不懈怠,不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