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初中學習 > 初中歷史知識點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

· 五四運動和中國*成立

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fā)生于中國北京的一場愛國運動。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zhuǎn)讓給日本的消息傳來后,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后來得到了各地學生以及各界的廣泛支持,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罷市、罷工還有學生罷課活動,從而形成了全國規(guī)模的愛國運動,并最終迫使北洋政府拒簽和約。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場徹底的不妥協(xié)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新舊民主革命的異同

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包括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和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兩個階段。革命性質(zhì)的確定主取決于革命領導者及其綱領、對象、任務、結果等因素。

1、相同點:

(1)社會性質(zhì):都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革命性質(zhì):都是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

(3)社會主要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前者為主要矛盾;

(4)革命任務:反帝反封建;

(6)革命主力:人民群眾。

2、不同點:

(1)領導階級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主要是民族資產(chǎn)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由無產(chǎn)階級領導;

(2)指導思想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為三民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3)結果與前途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為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為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走*道路;

(4)革命發(fā)展與群眾發(fā)動的廣度、深度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綱領不徹底,群眾發(fā)動不充分,土地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出了徹底的革命綱領,充分發(fā)動群眾,解決了民主革命的核心問題,即土地問題。

(5)所屬的世界革命范疇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中國*誕生的條件

1.思想基礎:十月革命勝利后,一批先進分子“以俄為師”,開始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臺。

3.組織基礎:各地*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的成立奠定了組織基礎。第一個早期*組織是陳獨秀在上海建立的。

4.外部條件:共產(chǎn)國際的幫助。

溫馨提示:
本文【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由作者教育身邊事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