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談教育
通過對地理教育的實踐、反思,發(fā)表對優(yōu)化教學的觀點。
發(fā)布時間: 2024-07-01 12:06:0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問題。
上輦過郎署,問郎署長馮唐曰:“父家安在?”對曰:“臣大父趙人,父徙代?!鄙显唬骸拔峋哟鷷r,吾尚食監(jiān)高祛數(shù)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鄙喜略唬骸班岛?!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將!吾豈憂匈奴哉!”唐曰:“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之用也?!?p>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上方以胡寇為意,乃卒復問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①以內(nèi)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姽糍p皆決于外,歸而奏之,此非虛言也。臣大父言: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選車千三百乘,彀騎萬三千,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強秦,南支韓、魏。當是之時,趙幾霸。其后會趙王遷立,用郭開讒,卒誅李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今臣竊聞魏尚為云中守,其軍市租盡以饗士卒,出私養(yǎng)錢,五日一椎牛,自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云中之塞。虜曾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②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為陛下賞太輕,罰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
上說。是日,令唐持節(jié)赦魏尚,復以為云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
【注解】①閫:城門之外。
②上功:呈報功勞。
小題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尚食監(jiān)高祛數(shù)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數(shù):多次
B.良久,召唐,讓曰 讓:謙讓
C.皆自用饗士 饗:犒勞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 坐:因……犯罪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之用也 而莫之夭閼者
B.跪而推轂臨清流而賦詩
C.軍功爵賞皆決于外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D.復以為云中守 但以劉日薄西山小題3:文中畫波浪的部分斷句最恰當一項是
A.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B.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C.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D.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小題4: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
(1)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
(2)用郭開讒,卒誅李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
(3)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
小題1:B
小題2:A
小題3:B
小題4:(1)一切獎賞恩賜都是在朝廷外決定,不由朝廷控制。朝廷委派任用他,只要求他勝利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夠竭盡他的才智能力。(考點:外、從、責、乃)(2)因為聽信郭開的讒言,最后殺了李牧,讓顏聚代替他,所以士卒敗逃,被秦擒獲消滅。(考點:用、卒、北、被動句式)(3)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從村野來參軍,哪里知道“尺籍”、“伍符”這些法令律例呢?(考點:夫、家人、起田中、安)
小題1:
解答此類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代入原文,考察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題中,B項的“讓”是“責備”之意。
小題2: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可用結構分析法,分析該虛詞在句中的結構作用,從而推測其意義。本題中,A項的兩個“之”都作助詞,置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項,前“而”表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后“而”作連詞,表承接。C項,前“于”為介詞,表處所,相當于“在”;后“于”為介詞,表比較,相當于“比”。D項,前“以”為介詞,相當于“用”;后者也是介詞,表原因,相當于“因為”。
小題3:
試題分析:給文言文斷句,要先大致讀懂文意,再抓住一些標志,結合文句意思進行。這些標志,有的是虛詞,比如,“夫、蓋、若夫”等虛詞常在句首,“也、哉、乎、耶”等常在句末,“而、然、故、者”等多在句中停頓處,等等;有的是對稱式短語,有的是“曰”等對話式詞語。除此之外,有時還需依靠找出動詞和它們的賓語來斷句,有時也還得認真揣測文意。本題中,“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三個四字短語可首先斷出,然后再找出“文吏”“吏”等可充當主語的詞語,參照虛詞“之”“而”進行斷句。
小題4:
試題分析: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本題中,第(1)句中的“外”即朝廷外;“從”相當于“由”;“責”是“要求”之意;“乃”相當于“才”。第(2)句中的“用”相當于“因為”;“卒”是“最后、最終”之意;“北”是“敗北、敗逃”之意;“為秦所禽滅”是被動句。第(3)句中的“夫”是指示代詞,相當于“那些”;“家人”應翻譯為“一般人家”;“起田中”是“從村野中來”之意;“安”是疑問代詞,相當于“哪里、怎么”。
【參考譯文】
皇上輦車經(jīng)過郎中官署,問署長馮唐說:“老人家,你家住在哪里?”馮唐回答說:“臣祖父是趙人,到父親時遷徙到代。”皇上說:“我住在代時,為我主辦膳食的主管高祛好幾次對我談到趙將李齊很賢能。老人家你知道李齊這個人嗎?”馮唐回答說:“李齊還比不上廉頗、李牧的將才呢?!被噬吓闹笸葻o比惋惜的說:“唉!我為什么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作為大將呢?如果得到他們這樣的人,我又何必擔心匈奴禍害呢!”馮唐說:“陛下就是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p>皇上很生氣,起身進入禁宮中,過了很久,召見馮唐責備他說:“你為什么當眾羞辱我呢?難道不能在沒有人處對我說嗎?”馮唐謝罪說:“我是個鄙陋的人,不知道避忌。”皇上最終還是問馮唐:“你憑什么斷定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馮唐回答說:“臣聽說上古時候的國君,派遣大將時,跪著推動車轂,對出征的將帥說:‘朝廷內(nèi)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由將軍裁斷?!嫉淖娓刚f李牧做趙國大將時,駐守在邊境,軍中市場的租稅全部用來犒賞士卒,一切獎賞恩賜都是在朝廷外決定,不由朝廷控制。朝廷委派任用他,只要求他勝利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夠竭盡他的才智能力。在那時候,趙國幾乎稱霸天下。后來遇到趙王遷繼立為王,因為聽信郭開的讒言,最后殺了李牧,讓顏聚代替他,所以士卒敗逃,被秦擒獲消滅?,F(xiàn)在臣私下聽說魏尚身為云中守,把軍中市場的租金全部用來犒賞士卒,并且拿出私有錢財,五天殺一只牛,自費慰勞賓客、軍吏和舍人,所以匈奴遠遠避開漢的士兵,不敢接近云中邊境。敵人曾經(jīng)侵入過一次,魏尚親自率領戰(zhàn)車騎兵迎擊,斬殺的敵人非常多。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從村野來參軍,哪里知道“尺籍”、“伍符”這些法令律例呢?他們整天積極作戰(zhàn),舍命前驅,斬殺、捕捉敵人,向幕府呈報戰(zhàn)功,所報告的和實際稍有不合,文吏就用法令來制裁他,該獎賞的不獎賞他,但犯了法,文吏一定依法辦理。臣認為陛下獎賞太輕薄,而處罰又太重。況且云中太守魏尚因記錄斬殺敵首功勞和實際差了六個首級而被定罪,陛下的文吏削奪了他的爵位,判他一年徒刑。由這一點看,可以說陛下就是得到廉頗、李牧,也不能任用他們?!?p>皇上聽了很高興。就在當天,命令馮唐拿著符節(jié)前驅赦免魏尚,再度任用他為云中太守,又任命馮唐為車騎都尉。
文言文閱讀:“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的范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文言文在中學課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學好文言文,首先,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詞,不斷積累,熟練把握文言句式的應用,在熟讀和背誦的基礎上,能準確翻譯課文,加深課文理解,要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評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