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張知識
關(guān)注我,跟我一起漲漲知識唄!
發(fā)布時間: 2024-05-09 03:30:03
秦末漢初,趙佗以“南越”為據(jù),統(tǒng)一了“西甌”“駱越”等嶺南地區(qū)(即廣東廣西及周邊部分地區(qū)),建立“南越國”,從此“南越”就開始泛指嶺南,古代“越”、“粵”是相通的,“南越”也寫作“南粵”,到了隋唐,“粵”專指嶺南地區(qū)。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嶺南地區(qū)被分為嶺南東道和嶺南西道,嶺南東道治廣州,嶺南西道治邕州(今南寧市),基本奠定了今天廣東、廣西的行政區(qū)劃。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嶺南地區(qū)設(shè)立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東、廣西之名由此開始。自此“粵”(嶺南地區(qū))分成東西兩部分,別稱為兩粵,廣東廣西分別稱“粵東”與“粵西”(或東粵和西粵)。南宋時期杭州人吳儆有文《除粵西通判謝宰執(zhí)啟》,也用粵西代指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