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2日 11:32
按照考古學(xué)家的發(fā)現(xiàn),加拿大歷史最早可追溯到2.45萬年前,盡管那時候都是原始人類,發(fā)育都還沒齊全,但不管怎么說也是加拿大人祖先嘛。而藍魚洞穴(Bluefish Caves)與舊克羅平地( Old Crow Flats)是現(xiàn)存加拿大人最早的活動遺址,經(jīng)過進化與發(fā)展,最終演變成原住民,他們是加拿大最早的主人。
那時候的原住民已經(jīng)建立有完善的定居點,形成部落模式,從事農(nóng)耕活動,并有著一定程度的社會等級與階級劃分,有點戰(zhàn)爭游戲帝國時代初期的意思。不過原住民文明長期發(fā)展緩慢,始終沒有過渡到封建社會。截止15世紀晚期,加拿大原住民數(shù)量在200萬人上下,但隨著歐洲人來到,由于缺乏完善的免疫系統(tǒng)和傳染病襲擊,原住民遭遇毀滅性打擊。今天的我們要想再去看原住民歷史文物,只能去位于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博物館尋覓了。
公元1000年左右,當時的維京人海盜首領(lǐng)大亨紅胡子埃里克(Erik the Red)曾在紐芬蘭短暫登陸并建立定居點,不過不久后卻突然撤出,而當時的維京文明已進入封建階段,如果紅胡子繼續(xù)在加拿大發(fā)展的話,說不定也會建立加拿大帝國之類呢。
時間又過了將近五百年,1534年,法國人卡蒂埃(Jacques Cartier)探索圣勞倫斯河,首次登陸魁北克,1670年伴隨著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的成立,英國也開始了加拿大探索之旅。最后英法兩國為爭奪加拿大開始撕逼,等到18世紀英國干掉法國奪取魁北克后,奠定了Canada的早期雛形,即安大略和魁北克。
十九世紀早期,英國采取分而治之的做法,將安大略和魁北克按照上加拿大省和下加拿大省分開統(tǒng)治,直到1841年又合并為統(tǒng)一的加拿大省。1867年,加拿大聯(lián)邦正式成立,加拿大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藍魚洞穴(Bluefish Caves)和舊克羅平地( Old Crow Flats)
早期加拿大人搖籃就在這兒。說到藍魚洞穴和舊克羅平地,有人可能會覺得不懈,不就是一個普通的山洞和一大塊平地嘛,其實這背后的水還特深呢,這兩處遺址均位于加拿大北部育空地區(qū),是存在加拿大原始人類活動最早的地方,考古學(xué)家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文物。事實證明,早在2.45萬年前,上述兩處遺址就有原始人類定居,他們已經(jīng)學(xué)會了火的使用,并可以通過打獵等方式補給自身,而且也學(xué)會了制造簡單工具。
如今這兩處遺址作為國家歷史與文化遺址受到聯(lián)邦政府重點保護,考古人員也復(fù)原了當年這些老祖宗們生活的場景。當他們進化以后,演變成原住民,毫不夸張地說,他們才是加拿大早期的奠基者,論輩分后來的英法探險者得叫他們老祖爺爺奶奶呢。
紅胡子埃里克(Erik the Red)
埃里克和加拿大是有緣滴,玩過帝國時代游戲的朋友應(yīng)該都知道紅胡子埃里克的鼎鼎大名,這位維京人的領(lǐng)袖在11世紀的北歐曾擁有屬于自己的文明,而且當年的英勇有點俠盜飛車的感覺,只不過維京人無論是出行還是作戰(zhàn)都依靠龍船,用俠盜飛船形容興許更加合適。大約在公元1000年左右,這位紅胡子老兄派人在今天的紐芬蘭省蘭塞奧茲牧草原 (L'Anse aux Meadows)登陸建立定居點,不久本人更是親自前來,當年居住在這里的原住民從未看見過比自己先進的文明,起初還很歡迎。紅胡子本人也巴不得原住民能夠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樣接下來就可以繼續(xù)開拓啦,弄不好以后當加拿大國王都說不好。
但是萬萬沒想到,在與原住民進行牛奶交易時候,不少原住民之前沒喝過,喝完以后腸胃不適,就懷疑維京人下毒,雙方關(guān)系很快惡化,外加氣候條件也沒有想象中好,紅胡子呆了不到兩年就撤走了。而現(xiàn)如今留給加拿大歷史記憶的只剩下蘭塞奧茲牧草原遺址,向游人訴說著維京人昔日曾經(jīng)的輝煌。
卡蒂埃 (Jacques Cartier)
加拿大國名與這位卡蒂埃老兄有關(guān)。還是1534年時候,法國人卡蒂埃(Jacques Cartier)奉法國國王圣旨去開辟新航路,這哥們算得上是航海老手,很快就到達并發(fā)現(xiàn)了圣勞倫斯河,然后沿著河流走呀走,就這樣首次登陸了魁北克,將旗幟插入堡壘。隨后他將這片新的處女地命名為弗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雖說這是加拿大有記載以來第一個名字,但并不是后來的正式名字。
又過了一年,卡蒂埃繼續(xù)為法國開疆拓土,一天他路過一個原住民村莊,就問這是什么地方,當?shù)鼐用窕卮鹫f這里是坎納塔(Kanata)。而卡蒂埃居然聽錯了,聽成了是Canada,于是他就用Canada這個名字來稱呼加拿大。再過了十年,歐洲主要歷史地理書籍都用Canada來描述加拿大這片神奇的土地,而法國人更是前赴后繼前往加拿大,把加拿大當作可以發(fā)財?shù)男麓箨憽?/p>
哈德遜灣公司(The Hudson's Bay Company)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這邊法國人在加拿大開拓土地十分熱乎,那邊英國人也不是吃素的,雙方很快就開始了爭奪。1670年哈德遜灣公司正式成立,有著英國王室的圣旨,公司就好比有了擋箭牌,立馬投入到為大英帝國建立殖民地的事業(yè)中去。那時候主要依靠皮毛交易同原住民打成一片,建立交易站作為定居點第一步,然后慢慢建造堡壘,從沿河到內(nèi)陸。
隨著英國逐漸有起色后,法國自然不干了,接連發(fā)生一系列沖突,最終英國人通過戰(zhàn)爭將法國人徹底趕出加拿大,包括魁北克也成為了英國所有,當然英國人為了便于統(tǒng)治也給了魁北克不少特權(quán),外加法國人不服,這也是今天魁北克獨立問題的根源。英國完全擁有加拿大后,正式建立了完善的行政機構(gòu),而哈德遜灣公司的作用逐漸淡出?,F(xiàn)在的公司已經(jīng)是加拿大著名百貨企業(yè),只有名字似乎在提醒消費者這家公司往日的輝煌地位。
火燒白宮
白宮居然被火燒過?有沒有搞錯? 是的,白宮的確被火燒過,而這一切都源于1812年戰(zhàn)爭(War of 1812)。話說美國獨立以后,英國一直想收拾美國,而美國也一直想吞并加拿大,把英國人從整個北美掃地出門。在雙方都互不買賬的背景下,1812年兩國正式開戰(zhàn)。最開始美國占優(yōu)勢,一度攻占多倫多并把全城用大火付之一炬,但美國進攻加拿大時在前線投入了主要兵力,后方竟是空虛的,這自然難不倒英國人,英國正規(guī)軍和加拿大民兵來了個奇襲華盛頓,嚇得美國總統(tǒng)麥迪遜(James Madison)連晚飯沒吃就倉促出逃。
英軍占領(lǐng)華盛頓后,為報復(fù)多倫多被燒,就來了個火燒白宮,最有意思的是在火燒前麥迪遜沒吃完的晚飯都被英軍士兵一搶而光。等到美國人回來以后,為掩飾火燒痕跡,就把總統(tǒng)官邸刷白,白宮就是這樣得名的。1814年兩國停戰(zhàn)議和,從此美加兩國再無戰(zhàn)爭。
1837年暴動(Rebellions of 1837)
1837年暴動有點打響武裝反抗英國老大哥第一槍的感覺。話說在英國統(tǒng)治加拿大期間,將加拿大行政區(qū)劃分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采取分而治之的態(tài)度。但英國統(tǒng)治到了一定階段以后,不少加拿大人要求更多民主權(quán)利,同時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矛盾等也開始顯現(xiàn)。1837年上下加拿大同時發(fā)生暴動,領(lǐng)導(dǎo)者為帕皮諾(Louis-Joseph Papineau)和麥肯齊(William Lyon Mackenzie)。但暴動人數(shù)就幾百人,而且武器以獵槍為主,負責鎮(zhèn)壓的英軍有上千人,且裝備精良,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所以暴動自然被鎮(zhèn)壓下去,像麥肯齊還算走運,先是逃到美國,后來一度被捕,但之后獲得特赦以后又回到加拿大,外孫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陸續(xù)當過好幾屆加拿大總理,即麥肯齊.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當然這是后話了。
不過其他暴動參與者就沒這樣好運氣了,抓住就按叛國罪處理,最輕也得流放澳洲。好在英國吸取了教訓(xùn),推動民主改革,并取消分而治之,將加拿大定位只有一個,這也為未來加拿大建國奠定了基礎(chǔ)。
華人淘金潮(Gold Rush)
對于咱華人來說,最重要的歷史當屬淘金潮了。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加拿大卑詩省菲沙河一帶發(fā)現(xiàn)金子,吸引了各地淘金者前來尋寶,并在此生根安家,華人也不例外。早期華人均來自中國廣東,當年中國可以說是國弱民窮,為了生計,華人不得不遠離故土想辦法謀生,而這些先民到達卑詩省以后,在卑詩的大溫哥華地區(qū)蘭里堡(Fort Langley)靠近菲沙河的地帶淘金,然后有點小錢后就開始安家,并繁衍生息。
1861年,廣東客家華人溫金有出生,他就是淘金潮過來的第一波華人所生的后代,也是第一位出生在卑詩省的華人。前幾年蘭里堡還出土過中國清朝時候錢幣,也證明了華人先僑的艱辛開拓,飲水思源,先人的精神是我們這一代華人最寶貴的財富。
夏洛特敦會議(Charlottetown Conference)
夏洛特敦會議為加拿大建國描繪了藍圖。雖說英國統(tǒng)治加拿大是妥妥的,但終究也并不希望加拿大過度依賴英國,同時也覺得加拿大自身強身健體也可以增加應(yīng)對美國威脅的勝算,而加拿大本地人要求自治聯(lián)合的聲音越來越大。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1864年夏洛特敦會議召開,地點選在愛德華王子島首府夏洛特敦,而起初參加會議的加拿大各地代表來自新斯科舍,愛德華王子島和新不倫瑞克三省,但其他省份例如安大略和魁北克也想?yún)⒓?,不過知道時候已經(jīng)晚了,只得無奈地錯過。碰巧開會期間夏洛特敦有個馬戲團演出,當?shù)厝伺d趣全奔那頭去了,一度導(dǎo)致代表團都沒人接待。經(jīng)過一番商量和爭論,與會代表一致同意組建聯(lián)邦,而這就是今日加拿大雛形。
夏洛特敦會議后不久,加拿大各省代表又在魁北克碰頭,最終促成了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和新不倫瑞克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聯(lián)邦正式誕生,這一天也自然成為加拿大國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