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1日 12:30
哈嘍,大家好,我叫凱瑟琳,是一個從8年級就隨父母移民加拿大的“假留學生”。
雖然我跟留學生有些不太一樣,但是我有著一顆留學生的心。因為,當我在加拿大遇到了一些神奇的CBC(Chinese born in Canada)后,我才發(fā)現自己其實只是個來得有點早的留學生而已...
因為我讀的高中里有許多華人學生(有不少跟我一樣是隨父母移民出來的),所以我接觸的CBC還挺多的,大部分的CBC人又好又耐心還會關心人~
可是!身邊總有那么幾個非常奇葩的CBC…不吐不快...也想讓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他們。(以下內容源自我遇到的個別CBC,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很好的啦~)
1.CBC暴露又隨便的穿著打扮:
剛才說了,由于高中里有許多華人學生,但是這些人是剛移民出來的,還是CBC,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因為他們的膚色,舉止,打扮,與我們這群剛剛來加拿大的學生完全不一樣。
膚色:加拿大空氣污染較輕,紫外線更加猛烈,于是就很容易曬黑。從小長大在加拿大長大的CBC的膚色幾乎都是小麥色。
2.舉止:說到舉止CBC和留學生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CBC在笑都一定要露齒,特別是在拍照的時候;然而留學生在拍照的時候就是非常的靦腆,一般笑的時候都不會露齒。
“牙齒最難模仿,最講究細節(jié)和品質,所以最被外國人看重”,這也是為什么CBC很自信的露牙齒吧~
穿著:CBC的穿著主要以舒服為主,大部分偏運動風格。CBC最喜歡的搭配是上身無袖衫或是圓領衫,下身一定是熱褲,熱褲的顏色也是非常美麗啊!赤橙黃露青藍紫啥色都有!(我的天...年輕真好......還記得兩年前流行的邊穿襪子邊穿涼鞋的風格,小編到現在也get不到他們是怎么流行起來的。)
此外,雖然學校在夏天非常壓制學生的穿著,但還是壓制不住CBC妹子們那顆暴露的心,和當地妹子們一樣,經常是酥胸半露...很顯然,我們這群留學生的穿著就顯得保守許多。(疑問:CBC妹子為啥普遍發(fā)育得更好?難道是因為牛奶喝得多?)
除了夏天穿的非常暴露以外,在冬天的時候CBC也是穿的相當隨便。90%以上的人穿著有這幾樣:一件帽衫、一個大到能裝下全世界的雙肩包、黑色褲襪;女生是臟的一塌糊涂的雪地靴,男生是各種跑步鞋和工裝鞋。
(這畫風....也是...迷醉啊...青春不談戀愛嗎??你穿成這樣怎么偶遇你們的真命天子??還是你們的真命天子也是這種畫風...?)
這些風格到底!究竟!是怎么在他們之間流行起來的?。?!人家留學生就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寧愿穿的不舒服也一定要好看,這反差為啥子這么大??
應該是各有各的美吧?
2.超前又讓人充滿怒火的思想
有一些CBC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他們認為中國人是自己最大的污點...???
這些CBC非常的瞧不起學校那些說中文的留學生(包括隨父母移民的學生),一說中文這些CBC就各種看不慣??墒沁@些CBC不僅聽得懂而且也會說啊...這究竟是為什么??加拿大不是多文化國家嗎??(說個中文咋啦!不是白眼就是看人家一眼,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暗戀人家呢?。?/p>
當然啦,換個角度來想,cbc分第幾代這是個比較大的差別了,一代和一代之間有著微妙的差別。不同的家庭教育和背景不同帶出來的孩子也不同。有些家庭注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而有些家庭并不注重這些,甚至覺得中國文化不好,中國什么都不好...
真想帶這幾個CBC回國見見世面!讓他們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發(fā)達到超乎他們全家的想象。
3.不覺明歷的尷尬文化
CBC對加拿大的文化認知可以說是非常的認真和注重,相當于我們的愛國教育。
他們認為加拿大的前輩們?yōu)榱私裉齑蠹蚁硎艿降臋嗬妥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大家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比如在Remembrance Day的時候他們會在胸前別上一朵紅色的罌粟花,向保衛(wèi)國家犧牲的老兵致敬。
可是個別那些“愛國”的CBC,放國歌的時候你倒是站好別走來走去晃來晃去?。。】C嘛?。?!邊放國歌你邊走路還邊喊著愛國??。。ㄟ@種形式上融入了當地生活,戴個罌粟花的意義在哪里??Where??小編都不覺明歷的尷尬)
不僅僅是這些,CBC和我們用的社交軟件也是各種不一樣。我們都習慣用微信微博,他們都是Facebook、Twitter啥的。各玩各的開心就好了唄!非得整著我們不用Facebook就像活在古代的人一樣!再說了,微信微博的咋啦?為啥子我們在那玩的時候你一定要過來瞄一眼冷哼一聲嘞??(我也遇到好多玩微信的CBC,你咋不冷哼他們去呢??)
以前還與有一次我在Facebook看到有一個CBC發(fā)了一條動態(tài),他因為一場冰球比賽輸了,不僅喝醉了,還,哭了??哇...
我知道冰球對加拿大的影響等于乒乓球對中國的影響,可你不至于...哭吧??雖然得尊重他們個人的文化情感,但總覺得有些奇怪...(有時候,他們是不是yan過了點?)
其實,從這些不同點里可以看出,CBC與留學生之間隱藏著一條鄙視鏈:
有人說,CBC鄙視中學過來的,中學過來的鄙視大學過來的,大學過來的覺得研究生過來的沾染了太多國內習氣,不合群。當然,留學生也有一些鄙視CBC的。
似乎出國越早越排外,可是大家都是華人??!種族歧視很普遍,但是種族內歧視,難道就不普遍了嗎?
追溯一下CBC和留學生之間的鄙視鏈來源,華人移民可能才是罪魁禍首?想當年,最早的移民多是勞工移民(還有不少"難民"),八九十年代流行技術移民,前十年是投資移民,最近是留學移民...這些華人移民也是各種不一樣,也存在著互相看不順眼吧!
這么一看,鄙視鏈可能更復雜了吧...說也說不清了...這可能也導致了CBC和留學生之間的不合吧?
不管怎么說,我看到的這些只是一小部分,CBC也帶有不少本地人特有的優(yōu)點。并不是說CBC都與留學生為敵,我想說的是,大家都是華人,為什么就不能更加融合呢?更加團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