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留學 留學資訊

大學生怎么拍廣告(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5月20日 05:03

【2025年出國留學、雅思、托福、小語種、留學考試】專業(yè)咨詢 >>

您好!我是劉老師,請問您想了解出國留學、語言考試嗎?

點擊咨詢

本文參與少數(shù)派 2020 年度征文:宇宙說明書。

不知道你有沒有喜歡過這類的視頻:一眼看上去很酷、很有節(jié)奏感,時間通常不會很長,并且有著新奇的運鏡或者轉(zhuǎn)場,內(nèi)容則是一些第三人稱的鏡頭、例如旅行過程的記錄等等。這些視頻沒有對白、只有配樂,配樂就如同專門為視頻量身定制的,每一處的節(jié)奏都剛剛好。

我就是從這里開始愛上了拍視頻。

我們可以有很多名詞來稱呼這類的視頻,比如以前可以叫它旅拍視頻、短視頻,也可以叫它「MV(Music Video,音樂視頻)」。后來,我們又把它改稱為「Vlog(Video Log,視頻日志)」。

所以我就很好奇:這種好像還挺帶感的視頻,到底是怎么拍出來的?

到底什么是 B-roll

無論是上述哪種叫法,我們都可以粗淺地把這類簡短視頻的內(nèi)容分為兩類:A-roll 和 B-roll。拿現(xiàn)在火熱的 Vlog 來舉例:如果要拍一條旅游打卡視頻,那么 A-roll 就是「對著鏡頭講故事」的部分,比如對打卡地的介紹,行程的安排,諸如此類。而其它輔助敘事的鏡頭都可以算作 B-roll,比如打卡地的自然風景、人情風貌等等,也可以加入一些富有電影感的畫面、一些偶然間拍到的趣聞。

很顯然,一條視頻可以沒有 A-roll,但不能沒有 B-roll。沒有一位觀眾會樂意看著作者從頭到尾對著鏡頭扯閑篇,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看視頻都是奔著豐富多彩的 B-roll 去的,我們說「喜歡某某視頻」,也大多指的是喜歡它的 B-roll。

那么,想要拍出一些「像樣的 B-roll」,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考慮呢?

去年,我制作了一條《我的世界》的游戲視頻:《百年工大|我的世界 B-roll 挑戰(zhàn)!快來一起云返校吧~》。雖然現(xiàn)實的拍攝條件和游戲確實有很大差距,但是很多思路和技巧還是相通的。所以,在這里就把它作為案例來分享一下,聊聊如何從零開始拍一條「像樣的 B-roll」。

主題

拍視頻拍視頻,「拍」字當頭。但是在拍攝開始之前,還是需要先講一下「主題」。這并不是小時候?qū)懽魑哪菢拥男问街髁x,而是很多新手(也包括我)剛開始上來拍視頻的時候,確實會忘記主題表達。我在大學里剪輯的第一個視頻,就被老師戲稱為「雜耍蒙太奇」。

——奇不奇我不知道,總之就是雜耍,也就是沒有主線。

視頻的主線其實就是拍攝者的思考痕跡。這個主線可以是「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也可以是邏輯上的一些層次關系。

拿視頻中的實例來說,我的主線就是從校門進入,然后一直游歷到標志性的建筑物——主樓——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再拍攝各個地方的細節(jié)——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接著用延時攝影(由我的小伙伴拍攝完成)來展示建造的過程——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最后用一些大范圍延時攝影(由我的小伙伴拍攝完成)來收束。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梳理主題的好處是,可以讓整個視頻過程條理清晰,敘事不緊不慢。

拍攝

然后讓我們來聊聊拍攝。

提到拍攝,最熱的關鍵詞肯定是「運鏡」,干凈利落的運鏡可以讓視頻質(zhì)量瞬間脫穎而出。而「運鏡」中最熱門的,無非就是希區(qū)柯克、盜夢空間等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穩(wěn)定器支持類似的模式,這些戲劇化的運鏡很容易被不分場合地濫用,造成視覺疲勞,所以使用時一定要克制。

幾種特殊的運鏡方法

第一種運鏡方法,是希區(qū)柯克導演在電影中常用的方式,故而也被稱為「希區(qū)柯克變焦運鏡」。這種看上去空間扭曲的運鏡有個明顯的特征:在改變鏡頭焦距的同時也改變拍攝的距離,從而讓拍攝主體在畫面的大小和位置都不改變,常常被用來渲染緊張局促的氛圍。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希區(qū)柯克運鏡(由我的小伙伴拍攝完成)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希區(qū)柯克運鏡

具體的運鏡手法其實就四個字:推拉變焦。人往前走的時候,焦距就往回拉,人往后走的時候,焦距就往前伸??傊?,需要保證主體在畫面中的大小不變。這樣就可以用通過改變焦距來營造出空間壓縮感上的變化。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人往前運動,焦距縮短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人往后運動,焦距伸長

另一種運鏡方法,是諾蘭導演在《盜夢空間》中常用的運鏡方式,故而又稱「盜夢空間運鏡」。這種運鏡最大的特點就是畫面中所有景物都在旋轉(zhuǎn),并且鏡頭快速推進,甚至還可以加入鏡面對稱、速度反轉(zhuǎn)等等,讓效果更加戲劇化。這種運鏡方式特別適合縱深感較強的場景,來營造穿越時空的夢幻感。所以在拍這條視頻時,我?guī)缀跏且凰查g,就決定把它用在「校門-校訓石-主樓廣場-主樓」這條中軸線上,效果也很成功,這樣的運鏡方式瞬間提升了畫面的觀感。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盜夢空間運鏡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穩(wěn)定器都自帶這種模式,如果沒有穩(wěn)定器的話,也可以手動實現(xiàn)。拍的時候先假想一條中軸,然后邊前進 / 后退,邊讓相機 / 手機的鏡頭繞軸旋轉(zhuǎn),效果就出來了。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如影穩(wěn)定器的「3D Roll 360」模式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盜夢空間運鏡的實現(xiàn)原理

雖然容易被濫用,這兩種技巧依然是可以迅速提升畫面質(zhì)感的運鏡技巧。因為平常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以這樣華麗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人眼的焦距不會變化,主樓也不會突然天旋地轉(zhuǎn)。適當加入這類的鏡頭,整個視頻一下子就有了視覺沖擊力。

除此之外,「拼接運鏡」也很有意思。還記得何同學當時紅得發(fā)紫的 5G 視頻嗎?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他緊隨其后的第二條視頻:《【何同學】漲粉百萬后,我的生活有什么變化?》。在視頻的 3:40 處,有一個教科書般的拼接運鏡。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何同學的案例

同樣,我在視頻里也使用了類似的拍攝方法(由我的小伙伴完成拍攝)。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拼接運鏡(由我的小伙伴拍攝完成)

可以看出,畫面中的兩個標志性元素經(jīng)過鏡頭推拉,最終合并到了一起,構成了校門的視圖。

實際拍攝的時候,可以先確定交匯處的構圖,然后確定首尾兩個視覺興趣點,最后從一個興趣點一氣呵成運動到交匯處,再運動到另一個興趣點。這樣,在剪輯的時候就可以把它一分為二,將后半部分倒放和變速,就可以實現(xiàn)拼接的效果。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拼接運鏡的實現(xiàn)原理

利用方向來運鏡

上面的幾種方法雖然看上去形式新穎,但不宜濫用。實際上在 B-roll 中,利用拍攝方向來運鏡的方法則最為普遍。因為我們觀看視頻是有邏輯的。只要鏡頭在運動,就必定會有方向,而兩個同方向的鏡頭接在一塊,天然地就有一種連貫性和合理性。為了后期制作方便,我們更多地會在拍攝的時候就有意去制造這些邏輯。

簡而言之,通過方向來運鏡的通俗的表述就是,在拍攝的一條 B-roll 的結尾,將相機往上 / 下 / 左 / 右 / 前 / 后等等方向甩過,然后在另一條 B-roll 的開頭,以相同方向甩入。后期剪輯時,將兩條 B-roll 剪在一起,配合簡單的疊化轉(zhuǎn)場,就可以形成連貫流暢的視覺感受。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兩段素材都是向右運動

導演華勝輝在做客「新片場」時,曾經(jīng)分享了自己制作短片《折疊東京》時的運鏡方法;知名視頻博主 Daniel Schiffer 也在自己的廣告短片幕后分享中介紹過類似的方法,講的都是通過方向來運鏡。

其它運鏡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種運鏡方法之外,還可以在 B-roll 中加入POV(Point of View,第一人稱視角)、長鏡頭(一鏡到底)、延時攝影等等,讓畫面內(nèi)容富于變化。

  • POV:目前大多數(shù)主流穩(wěn)定器都支持 POV 的拍攝模式。
  • 一鏡到底:可以不用傻乎乎地真的一條視頻拍到死。在合適的地方中斷拍攝,后期巧用相似素材做遮罩,做「偽一鏡到底」,是常規(guī)的操作方法。
  • 延時攝影:這種拍攝方式在平面攝影中會提得更多,門檻也相對來講更低一些。篇幅原因,不再贅述。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水面 POV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大范圍延時(由我的小伙伴拍攝完成)

想要讓運鏡更加自然,還可以在運動方向上做文章。這一點和太極有些神似,也就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打個比方,如果想要向右運鏡,可以在此之前先向左「引」一段,然后向右就會顯得更流暢自然。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先向左「引」一段

素材管理

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曾說過:前期是譜曲,后期是演奏。對于制作一條完整的 B-roll 來說,拍攝只是完成了前期流程,在轉(zhuǎn)入后期流程之后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不過在「演奏」之前,我們還需要先來把「譜子」收拾一下。后期流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素材管理。其實素材有很多種分類依據(jù),比如時間、設備、畫面景別、拍攝場景等等。我們不需要管得那么多,在剪 B-roll 的時候,給素材大致分一下類別就可以了。

例如,前文所講的「通過方向來運鏡」,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入畫出畫可能很隨機,各個方向都有,那就需要在管理素材的時候,將它們按照入畫出畫的方向來歸類,或者打上備注,方便將來調(diào)用同方向的素材進行銜接。

配樂

配樂就是我們平時俗稱的「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樂)」。好的配樂就如同一個情緒放大器,可以極大地增強畫面的感染力,所以選擇配樂的時候也有諸多因素需要考量。

配樂的風格

一般來說一條視頻可能只有 B-roll,也可能 A-roll 和 B-roll 都有。如果視頻是 A-roll 和 B-roll 混合,需要針對 B-roll 的部分選擇單獨的配樂。如果整個視頻只包含 B-roll,那么在剪輯之前,尤其需要謹慎挑選一下配樂,因為配樂的風格往往就代表了這條視頻的風格。

合適的配樂可以和畫面內(nèi)容融為一體,強化畫面所表達的情感。許多新手常犯的錯誤就是,后期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開歌單聽一通,哪首聽著順耳就選擇哪首。這樣做其實不太妥當,原因很簡單:一首曲子好聽,并不代表它適合作為配樂;就算它適合作為配樂,也只是契合特定的畫面風格。就好像再漂亮的照片,做成手機壁紙也不一定就合適,這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在選擇配樂之前,最好事先思考一下這條視頻適合什么樣的曲風,再按方抓藥。

例如我在視頻中,想表現(xiàn)建筑的宏偉莊嚴,所以選擇了一款帶有類似「鐘聲」的配樂,后期再加入一些低音鼓點的音效。這樣的黃鐘大呂之音配合宏偉的建筑,就顯得較為自然。

配樂的節(jié)奏

在配樂的選擇上,還需要考慮整體節(jié)奏的多變性。文似看山不喜平,B-roll 也是如此。敘述類的 A-roll 視頻可以選擇 Loop(無限循環(huán))型的配樂,而 B-roll 則需要選擇一條帶有起伏、揚抑得當?shù)呐錁?,這樣才能更容易調(diào)動觀看者的情緒。

一個小建議是,選擇合適的配樂之后,先把它鋪陳在空白時間線上,再根據(jù)配樂的節(jié)奏來放入畫面進行剪輯,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剪輯的節(jié)奏。

無版稅的配樂

關于無版稅配樂的去處,可以考慮 Audio Library。曲庫里的所有配樂都按照流派、曲調(diào)、時長等等分好了類,最重要的是,這些配樂全部可以免費商用。其中一部分是無需署名的,另一部分則需要添加署名信息,使用時應注意甄別。

剪輯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怎樣才能剪出有節(jié)奏、帶感的 B-roll。

明確剪輯思路

我一直認為剪視頻和寫文章很相似,有的人喜歡一上來就展示氣勢磅礴的大場面,比如航拍、延時等等,一下子就把人的注意力牢牢抓??;有的人喜歡欲揚先抑,從局部的特寫鏡頭入手,然后見微知著過渡到整體。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方法,剪輯的時候都需要找準自己的思路。

精簡畫面內(nèi)容

新手期常常會犯的一個毛病是「不敢刪素材」。原因很簡單,前期花費大力氣拍了 60 秒的素材,到剪輯的時候大刀闊斧留了 2 秒鐘不到,怎么都下不去手。這種毛病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鏡頭冗長,讓一條完整的 B-roll 變成了素材堆砌的拼盤。其實剪 B-roll 有時候和電影預告片有些類似,適當「喂不飽」才更吊人胃口,就好像去飯店吃飯,最好吃的那盤菜永遠是感覺不夠吃的那盤。所以,適當縮減畫面內(nèi)容對剪出干脆利落的 B-roll 至關重要。

利用「非線性變速」

剪輯這事情很奇妙,有時候,恰當?shù)募糨嬁梢宰屒捌谂牡貌缓?、或者拍不出來的素材枯木逢春。打個比方,知名 UP 主「影視颶風」在《【干貨】一小時上手達芬奇剪輯!第五集 關于變速的一切》中 4:00 左右的位置,提到了「非線性變速」的概念。非線性變速的一大好處就是契合配樂的節(jié)奏,配合音樂進行「踩點」。在前期拍攝 B-roll 時,由于條件所限,很難形成非線性的運動,可是到了后期剪輯的時候,實現(xiàn)起來就非常容易。所以我們可以先拍攝勻速的素材,然后在在剪輯時將素材進行變速處理,畫面的快慢都可以隨心調(diào)整。

或許大部分人并不會像 Tim 在視頻中那樣,使用達芬奇軟件來進行剪輯,而是會使用更常見的 FCPX 或者 Premiere 等等,不同的軟件有不同的方法:

  • 如果使用的是 FCPX,則自帶的「速度切割」功能就可以很方便地實現(xiàn)非線性變速。
  • 如果使用的是 Premiere,華勝輝也在做客節(jié)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可以根據(jù)前文的鏈接來搜索到。

利用「聲音剪輯點」

一般我們看他人的 B-roll 作品,覺得剪輯節(jié)奏感把握得很好,會說這個剪輯很「踩點」,而「踩點」講的則是一個概念:「聲音剪輯點」。踩配樂的鼓點就是一種常見的利用聲音剪輯點的形式。知名 UP 主兼獨立導演「小鹿Lawrence」在《【干貨向】聽見轉(zhuǎn)場|電影轉(zhuǎn)場教程(下)》中,從影視專業(yè)的角度分享了一些關于聲音剪輯點的專業(yè)知識,如 J-cut、L-cut 等等。巧妙利用聲音剪輯點,也可以讓不同的畫面之間無縫轉(zhuǎn)場。

轉(zhuǎn)場

提到剪 B-roll,又有一個很熱的關鍵詞,那就是「轉(zhuǎn)場」。如果在 Bilibili 進行搜索,有大把大把的轉(zhuǎn)場教程,這些「民科」教程往往愛推薦一堆轉(zhuǎn)場插件,仿佛安裝了這些酷炫的插件,就可以在一夜之間變成剪輯大神。不可否認,很多 B-roll 確實很酷,但靠的并不是轉(zhuǎn)場效果。「濫用轉(zhuǎn)場」是服用了這些「民科」教程后的典型癥狀,和濫用運鏡一樣,這樣的視頻很容易引起審美疲勞,看多了會「膩」。所以,讓我們從頭開始,一步一步來。

幾種簡單的轉(zhuǎn)場

首先是前文提到的「方向運鏡」的轉(zhuǎn)場。這類的素材在銜接時,可以順著運動的方向,添加一個簡單的「方向模糊」,這樣更有利于素材之間的過渡。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添加簡單的「方向模糊」

關于轉(zhuǎn)場,許多新手還會做的一件事情是大面積使用「黑場過渡」、「白場過渡」或者「交叉過渡」。因為新手期對剪輯時機的把握還不是很熟練,直接硬切很容易導致畫面生硬、跳脫,所以才會轉(zhuǎn)而使用「頓挫感」沒那么強烈的淡入淡出、疊化等等。

我的建議是,最好還是下意識地少用淡入淡出和疊化的轉(zhuǎn)場。原因有幾個:

  • 一是淡入淡出和疊化在很多時候很「拖節(jié)奏」。
  • 二是頻繁使用黑場、白場會給視頻帶來很強的「割裂感」。
  • 歸根結底是第三點:這幾個效果本身就已經(jīng)被賦予了特定的鏡頭語言,并非所有場合都可以用。

所以該用硬切的地方最好還是硬切,這樣對培養(yǎng)剪輯感也會有很大好處。

利用相似素材來轉(zhuǎn)場

除了簡單的幾種疊化,還可以利用相似素材來做轉(zhuǎn)場。「小鹿Lawrence」也曾經(jīng)分享過他的轉(zhuǎn)場技巧,其中就提到了利用相似素材的方法。我在視頻中,則是用它配合方向運鏡進行轉(zhuǎn)場。實際上,前后兩個畫面所處的空間位置相去甚遠,但是利用「樹葉」或者「云朵」這一相似素材,即便是剪輯的時候直接硬切,也不會違和,可以達到無縫轉(zhuǎn)換空間的目的。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利用樹葉轉(zhuǎn)場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利用云朵轉(zhuǎn)場

其他轉(zhuǎn)場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讓人喜聞樂見的轉(zhuǎn)場,比如遮罩、亮度摳像等等,不一而足。轉(zhuǎn)場的目的是為了畫面銜接和內(nèi)容表達,不是為了炫技。只需要記住這一點,做出柔和克制的無縫轉(zhuǎn)場就不成問題。

音效

精美的畫面和配樂固然吸引人,而恰到好處的音效則可以進一步拉近觀看者的距離,帶來身臨其境之感。

強化配樂的節(jié)奏

我們可以把音效加到配樂的鼓點上,來強化配樂的節(jié)奏。由于配樂的鼓點往往是畫面的「聲音剪輯點」,所以可以在這里加入一些聲音,來充當轉(zhuǎn)場音效的作用。我在視頻的開頭部分,銜接幾個局部畫面時,就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加入了非常低沉的「咚」的音效。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咚」音效對應的畫面

利用或偽造環(huán)境音

此外,實際拍攝過程中的環(huán)境音也可以當作音效來使用,比如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夏天的蟬鳴聲、馬路上的車流聲等等,這會讓畫面更加真實。

當然了,如果拍攝過程中沒有真實聲音的話,完全可以通過后期加入音效來「制造」聲音。比如拍攝汽車時,大多是生活化的場景,不會有太大的聲音發(fā)出,但是后期剪輯時可以人為地制造一些啟動、過彎的音效,來讓畫面更有張力。

具體到這則視頻中,我在拍攝盜夢空間鏡頭時,加入了「咻咻咻」的穿梭音效;在拍攝水面的 POV 鏡頭時,加入了一些水流的音效,這些都比單調(diào)地鋪陳配樂效果好得多。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穿梭音效對應的畫面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水流音效對應的畫面

無版稅的音效

關于音效的下載,前文所提到的 Audio Library 同樣有提供,另外 Adobe Audition 提供的音效也可以免費使用。

其它

除了上面提到的所有這些方法,如果想要更上一層樓的話,還有一些其他的技巧。

將單一的技巧復合起來

如果你留意我使用過的案例,也許會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動圖出現(xiàn)了不止一次。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實際拍攝剪輯一個畫面時,可能同時運用了多種技巧。所以,將單一的技巧進行排列組合,就又會誕生出很多新花樣。

利用其它奇技淫巧

片頭的航拍俯視效果,來自 Google earth studio,可以從世界上的任何一個高空來拍攝自己想要的畫面。使用之前只需要注冊一下賬號并聲明用途,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收到反饋郵件,然后就可以盡情創(chuàng)作了。

而我片頭的 Logo 動畫,則是從零開始自學了一下午 Principle 的成果。這是 macOS 中的一款動效軟件,可以很方便地做出一些輕量的動畫效果,相信你上手一個下午做出來的成果一定比我好得多。

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你也能拍出「何同學」同款

片頭 Logo 動畫

此外,如果你曾看過一些其他的 B-roll,也許會對它們「手寫體」的短片標題很感興趣,iPad 上的 Zen Brush 就可以實現(xiàn)類似的效果。這是一款書法應用,可以將你揮毫潑墨的過程錄制成動畫保存下來,接下來可以怎么玩就不用多說了。

總結

拍攝一條 B-roll——或者廣義上來講,拍攝任何一條完整的視頻——其實和很多工作一樣,「里子」遠沒有「面子」看起來那么簡單。它難就難在這是一個多方合作的完整流程,哪怕是一個七八分鐘的小短片,也會經(jīng)歷從策劃、編劇,到實際拍攝時的勘景、制片、燈光、錄音、服化道,再到后期的剪輯、字幕、調(diào)色、動畫、特效包裝,直到最后的宣發(fā)等等大量的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背后都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但是拍視頻卻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2010 年索尼發(fā)布了第一臺微單「奶昔(NEX-5C)」,2018 年由 iPhone X 拍攝的電影作品《三分鐘》橫空出世。隨著影像行業(y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拍視頻的門檻越來越低,「單兵作戰(zhàn)」擁有了更多的可能,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利用微單、手機等輕量化的器材,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腦海中的創(chuàng)意。

從積累審美開始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名普通的視頻愛好者,只是想純粹地拍攝一些記錄生活的 B-roll,我有一個小小的個人建議:從積累審美開始。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遠離一些速成的毫無營養(yǎng)的「流量垃圾」,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中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這也是我提給自己的建議。

比如有的人喜歡《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色調(diào),有的人喜歡《愛樂之城》的氛圍,有的人喜歡《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情緒——我們并不一定非要去拉一些很老很老的片子,完全可以從這些近幾年的電影入手。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拉一些 8 分甚至 8.5 分以上的電影作品,并且最好是文藝片而非商業(yè)片,因為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剝?nèi)ル娪暗纳虡I(yè)套路,真正去留意鏡頭語言的運用、尋找自己喜歡的調(diào)色風格,這對于我們平時拍攝平淡如水的生活場景會有很大幫助。

內(nèi)容比技巧更重要

「小鹿 Lawrence」在《對 話 十 年 前,剛 入 海 的 自 己》中,有一段對白讓我印象尤其深刻:

但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未來,大家都突然有一天就不看電視了?
怎么可能!

而我們真的見證了這一天:「短視頻」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有線電視節(jié)目,成為了席卷全國的娛樂消費形式。一件事情「全民化」所帶來的影響往往是兩面的:

  • 一方面,作為我們這樣非科班的個人愛好者,即使對視聽語言粗通皮毛、對專業(yè)的影視理論一知半解,也可以輕松愉快地創(chuàng)作出像模像樣的內(nèi)容。
  • 另一方面,在一些其他場合,短視頻也正在逐漸變成一棵搖錢樹,逐漸與「內(nèi)容分享」的初衷背道而馳。

不難看出,兩者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內(nèi)容」。技術進步是推動藝術創(chuàng)作蓬勃發(fā)展的原動力,而科學技術的核心,大家心里都明白,是「以人為本」。短短十來年時間,相機就從「有錢人的消遣」一下子就走入了「尋常百姓家」,我在文中也介紹了拍攝 B-roll 的各種技巧,從拍攝到剪輯、轉(zhuǎn)場、配樂、音效……十八般武藝齊上陣。然而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當下想了什么、拍了什么。

還是拿這條片子舉例,當時拍這條《我的世界》B-roll 的時候,主樓其實早就搭好了,已經(jīng)在服務器里躺了一年了。當時由于疫情的緣故取消了開學,大家都呆在家里長蘑菇,遂再次回服務器填坑。也正是由于回不了學校,所以視頻發(fā)布之后,大家「云返校」的熱情空前高漲。我并非什么一呼百應的博主大 V,只是哈工大上萬名學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員。在沒有做任何宣發(fā)的前提下,我將視頻首發(fā)在了大學生們?nèi)匀辉谕娴?QQ 空間里面,結果發(fā)布后僅僅幾個小時,就自然累積了一萬多的播放量。

我之所以提到這些,不是為了自賣自夸,而是想表達一點:內(nèi)容比技巧更重要。我相信這一萬播放量里面,絕大多數(shù)都是沖著小伙伴們搭建的建筑去的,我只是把小伙伴們的勞動成果剪成了一條視頻而已,或許某些拍 B-roll 的技巧確實也發(fā)揮了作用,但是,「在《我的世界》里建造校園」這么個事兒才是內(nèi)容的核心。作為所謂的「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內(nèi)容,最需要打磨的東西也是內(nèi)容,它是我們所經(jīng)歷、見聞、感悟、分享的一切,構成了我們每一個有血有肉、有人間煙火氣息的獨特的個體。

拍視頻是一個長期積累和學習的過程,在行業(yè)內(nèi)的大方之家面前,我也只是一個門外漢,這些所謂的經(jīng)驗就如同葦草一般微不足道,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希望這些內(nèi)容恰好能夠幫助到你,讓剛接觸視頻拍攝的你少走一些彎路,拍出一條脫穎而出的 B-roll。

溫馨提示:
本文【大學生怎么拍廣告(掌握這些視頻拍攝技巧)】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