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3日 16:26
最開始學作品集本來是想要申請留學的,結果到了大四我有了保研資格,之前我都沒有保研的念頭。那這不是之前7788的各種情況嘛,家人也更希望我留在國內。所以,當初我就選擇了保研本校。
現如今,我已經成為北航研究生兩個月啦~
我的專業(yè)是設計學,和工業(yè)設計是一個學院,但和新媒體會有融合。后面應該會再根據導師的研究方向具體細分。這學期排課比較輕松,除了政治和英語,專業(yè)課只有設計管理、 交互設計創(chuàng)新實驗、環(huán)境展示交互設計實驗這三門,哦還有一門消費行為學的選修課。
這門選修課是經管學院的課程,北航會對研究生有跨學科的學分要求,只要是掛到任選課上的課程,不管什么專業(yè)的都能選。像我們這學期的設計管理就有不少計算機、機械專業(yè)的同學來一起上課,參與到產品設計中。
熟悉的校園
其實一開始這門課只有一兩位計算機學院的同學,可能是我們老師比較有魅力吧,有豐富的設計實踐經驗,形成了自己對設計獨特的體會。講課時也會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我們講各種不同的故事,就像是聽聽故事順便把東西學了。加上計算機之類的專業(yè)之后也可能會從事產品經理相關的職位,所以再上課的時候就發(fā)現,計算機學院的同學越來越多了誒~
課上主要會讓我們提出生活或其他方面需要改進的設計上的問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討論,出方案。最后結課的時候需要做一個設計管理的報告書,如果解決方案中需要一個具體的產品,那至少要把模型或APP界面做出來。
我們那門環(huán)境展示交互設計實驗課程也蠻有趣的,它并不是那種傳統意義的環(huán)境設計,而是將空間和交互設計結合去創(chuàng)作項目。像我們小組現在正在做的項目就是在用UE4去搭建一個虛擬的航空場景展覽館。
反正課雖然不多,但接觸到的東西挺豐富,一些技術、軟件、設計方法等等都會涉及。感覺研究生的課程也更加以學生為主導,老師會給出建議或指導,但不會限制我們做什么。
像植物一樣自由生長吧
課少的話起初是會有點無所事事,但是時間一長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進步,加上身邊的同學都在忙各自的事情,整個環(huán)境也會帶動自己。
最近我是覺得自己變化比較大,會開始主動攝取不同方面的知識。比如利用課與課之間碎片化的時間去讀紙質書、聽一些播客、看直播?;蛘弑苊獾粢恍]有用的社交,以寫日記的方式去記錄自己的對電影、書的想法,總結自己對身邊事物的體會等等。
參與世園會做志愿者
這樣不斷充實自己也是收集靈感的過程,只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才能在此基礎上得到一些新的創(chuàng)意等等。反正嘛,算是變得越來越好啦~
其實做作品集也一樣,大多數同學會同時開幾個項目,還要兼顧作品集創(chuàng)作和學校的事情,也容易變得慌亂。所以,不管什么時候,大家都要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不要被外界打亂節(jié)奏。
北航的研究生是兩年半的學制。研一基本都是上課,完成學分,研二開始的那個學期就要準備開題了。所以,我們有一年半的時間都是圍繞畢業(yè)論文這件事。
我覺得這并不是讓我們花這么長的時間就去寫一篇論文,做這一件事情,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去根據自己的課題進行研究如何做好一個設計,自己去發(fā)現、提煉設計中的原則,將自己的收獲體現在最后的論文中。
所以,就算是學校沒有課程,我覺得也要自己去參加比賽、閱讀大量的論文、積累設計實踐等等,尋找一些探索設計思路的方法。還是要通過研究生這個階段去完善自己的想法,建立自己的設計觀,讓自己在思想層面上變得成熟。
(劇透 參觀某城市的博物館)
這樣的話,之后不管是面對學習中的課題項目,還是之后工作中的項目,都能在項目找到你的時候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以及對設計的認知。而不是在接到項目后再開始準備,這樣可能就會錯失機會。
嗯,除了自己主動的積累,平時也可以多和導師多交流。我覺得自己的很多想法也是受我導師的影響。每周我們都有他的一節(jié)課,就是那門交互設計創(chuàng)新實驗,所以溝通的機會還挺多的。
導師會和我們聊很多對他自己對設計看法,包括一些工程的美學、審美的趣味性等等,就像一個儲備豐富的知識庫。之前決定保研本校,也是覺得老師們的本領我還沒一一學會,所以留下來繼續(xù)挖掘~
指導我們項目的時候,導師會聊聊他自己對項目的理解,還有他所聯想到的一些東西。然后你就覺得慢慢被導師強大的聯想力敲出了靈感,好像他也沒和你說什么具體的修改方法,但就是解決了自己很大的一個困惑。
而且在導師的指導下去進行對于設計的探索,總比自己盲目摸索要有效率。
之后有機會,怎么也要出去看看
因為挺早就想出國留學了。之前暑假的時候我參加過學校組織去牛津大學的交流活動,雖然只有兩個星期,但也充分感受了國外不同的環(huán)境氛圍。
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上面參觀的是牛津城的博物館哦)
當時就上午半天上課,下午會安排導游帶我們逛知名的景點、博物館。還會帶我們去認識牛津城里的酒吧,一路走一路介紹這個酒吧當時有哪個名人在這兒寫了書、產生了什么靈感之類的。感興趣的話,隨時脫離隊伍進去喝一杯~
之后,說不定哪一天我就能又回到去過的小酒吧打卡啦!
牛津小酒館
現在我還在漢藝跟著田老師學作品集,因為之前想申國外的服務設計,作品集里主要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所以現在想再做一個更偏向自我表達的,更能展示自己鮮明個性的項目。
我覺得有時候過于取悅用戶其實也不一定就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反而讓自己忽略了真正有意義的東西。還是想要在探索探索,剛好作品集的項目實踐和我在學校對理論的研究也互補了。
我也沒有特別針對保研的建議誒,但是作品集的創(chuàng)作倒是能再和大家聊聊。我很多項目其實都是在平時參加活動時候獲得的靈感,之前參加世園會做志愿者的時候,就創(chuàng)作了一個建立在園區(qū)的戶外裝置,為游客提供更好的休息;除了這個我也把參加比賽的項目放進了作品集里,是關于無人共享車的服務平臺,當時獲得了UXDA的全國三等獎。
參加世園會獲得靈感的項目
無人共享車獲得了UXDA三等獎
所以,大家平時可以在參與的活動中留心觀察觀察,看看能不能發(fā)現什么設計點。然后在比賽中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這樣項目也有了,保研資格也有機會爭取,自己也得到了鍛煉,反正啥也不耽誤~
還有嘛就是,在做項目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某個想法。我知道很多同學會做著做著就覺得這個不行,不完美,但是如果不解決目前的問題之后做到同樣階段的時候依然進行不下去。
我們要不斷去完善自己的想法和目前的項目,解決掉面臨的問題才能成長呀~如果你還有更多保研&藝術留學&作品集&申博相關疑問,可以再問問康石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