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留學 留學資訊

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的歷屆回顧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5月22日 02:58

【2025年出國留學、雅思、托福、小語種、留學考試】專業(yè)咨詢 >>

您好!我是劉老師,請問您想了解出國留學、語言考試嗎?

點擊咨詢

第一屆“兩岸四地”辯論邀請賽參賽學校包括了廣東、香港、澳門、臺灣四地,共八所高校:分別是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臺灣東吳大學、臺灣政治大學等,并邀請到了華語辯論圈資深辯手黃執(zhí)中、馬薇薇擔任評委嘉賓,于2011年12月打響賽事系列開端。

第二屆“兩岸四地”辯論邀請賽
第二屆“兩岸四地”辯論邀請賽在第一屆的基礎上升級革新,新加入了暨南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馬來西亞精英大學、臺灣大學,學校數(shù)量由八所增加到十二所,正式升級為國際級辯論賽事,評委陣容也完成升級,新邀請到了路一鳴、周玄毅、胡漸彪、袁丁、陳銘等擔任評委嘉賓,于2012年12月進行。香港中文大學奪得冠軍,馬來西亞精英大學獲得亞軍。

同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辯隊于2012年七月邀請馬來西亞籍辯手胡漸彪先生擔任教練,全面提升承辦賽事的能力及隊伍的水平,極大豐富了組織賽事的辯論資源。第一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即2013“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于2013年11月19日至11月24日于珠海舉辦,參賽高校24所,評審17人,賽事共37場,工作人員178人,參賽人員153人,賽事最終由臺灣大學奪冠,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辯手王梅獲最佳辯手稱號。

參賽學校
2013“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邀請到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的二十四所學校參賽,以下為參賽隊伍。
大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復 旦大學、四川大學、蘇州大學、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 分校
香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澳門:澳門大學
臺灣: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東吳大學
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精英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
澳洲:墨爾本莫納什大學、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
嘉賓評委
2013“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邀請到國際大專辯論賽20年以來每一期的最佳辯手,作為賽事專業(yè)評審來共享此次辯論盛會,以下為參賽評審介紹。
大陸評委
路一鳴: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主持過《三星智力快車》、《商界名家》、《對話》、《一鳴論道》和《道德觀察》等熱門節(jié)目,曾獲“央視十佳主持人”稱號,99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隊伍成員,全程最佳辯手
蔣昌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教授,93年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隊伍成員,最佳辯論員、知名媒體人,主持江蘇衛(wèi)視“最強大腦”節(jié)目
周玄毅:武漢大學哲學院博士、哲學院博士生講師、武漢大學辯論隊總教練、2000年全國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
馬薇薇:2002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隊成員,2003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隊成員,《奇葩說》辯手
陳銘,2010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隊成員,2011國際大專辯論賽全程最佳辯手,湖南衛(wèi)視新生代主持人
袁?。何錆h大學2001年辯論隊主力成員,現(xiàn)為南方報業(yè)集團著名記者、媒體人
海外評委
胡漸彪: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亞軍隊伍成員,01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隊伍成員
黃執(zhí)中:曾任臺灣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曾任臺灣中國國民黨中常委、臺灣世新大學講師,2003國際大專辯論賽亞軍隊伍成員,最佳辯手,05年國際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
劉京京:原澳門大學辯論隊領隊兼教練,2007年國際群英辯論會最佳辯手、第一屆亞洲太平洋地區(qū)大專院校華語辯論公開賽冠軍和第十一屆日立杯全國名校大學生辯論賽冠軍及優(yōu)秀辯手
熊浩:香港大學法學院博士,香港大學辯論隊領隊兼教練,鳳凰衛(wèi)視《寰宇大視野》特邀評論員
林正疆:95年臺灣輔仁大學最佳辯手,現(xiàn)臺灣著名律師
陳國坤:新加坡國立大學最佳辯手,現(xiàn)任蘇州大學教練
張哲耀:臺灣東吳大學辯論社教練,臺灣辯壇常青樹,資深辯論員
鄭秋樺:馬來亞大學前最佳辯手,王者歸來國際冠軍巔峰之戰(zhàn)冠軍,現(xiàn)為馬來亞知名民事律師 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致力于辯論競技專業(yè)化,定位是全球最大、水平最高的高校專業(yè)辯論邀請賽。
2014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了“辯論圈”的概念,并按辯論圈邀請本次賽事的參賽隊伍。我們邀請到來自16個辯論圈的24支隊伍參加本次比賽。并且邀請到殿堂級辯手擔任本賽事的評委,為大家?guī)砬八从械暮廊A評委陣容。他們分別是:林正疆、路一鳴、梁澤宗、陳勛亮、胡漸彪、周玄毅、袁丁、黃執(zhí)中、馬薇薇、劉京京、邱晨、穆楊、楊子江、羅 淼、萬華明、羅宏琨。
2014年主題活動有三個:“哲理辯論”、“約辯”以及“恐龍大戰(zhàn)僵尸”明星賽。香港中文大學繼2012年之后,再次奪得第二屆“新國辯”總冠軍;中國人民大學獲得亞軍。香港中文大學辯手詹青云獲得全程最佳辯手。
辯論圈概念:
一、打破以‘國家’或現(xiàn)行行政區(qū)域‘為單位的觀念,以’辯論圈‘為代表單位。
什么是辯論圈?當一個地區(qū)內(nèi),有相當數(shù)量的辯論隊伍,常年有共同參與、共同競技的辯論賽事,基本上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辯論圈。為什么要以辯論圈為單位?第一個原因:無論如何,大陸地區(qū)是全球華語辯壇中,擁有最多隊伍的地區(qū),自然,強隊也多。如以國家或現(xiàn)行的政治地區(qū)為單位,太多強隊就很難獲得機會參賽。
第二個原因:以辯論圈為單位,對推動全球華語辯壇技術交流來說,更有意義。
每一個辯論圈,通常會有自己的辯論認知和特色。通常,在同一個辯論圈內(nèi),各個隊伍會碰上的對手、會碰上的評委、會碰上的賽制,都大致相同。在共同的辯論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這個辯論圈通常會形成特定的一種辯論風格。
這也就是為什么,來自馬來西亞的辯論隊伍,大多擅長短打、偏好強攻。臺灣隊伍大多論述強、打法機動多變。以我們所知道的資訊,如上海、北京、福建等,似乎對辯論各有不同的論述,辯論風格也或多或少有所差異。
我們認為,以‘辯論圈’為單位,在相互參照、學習上,更有意義。
二、不以學校級別做參賽依據(jù)(重點高校、普通高校、職業(yè)高校之類)。
我們認為,辯論水平、特色,是不以學校的學術排名、級別、名望決定的。只要表現(xiàn)杰出、有特色,我們一律渴望能邀請該校參賽。
基于上述兩點,2014年賽事劃定了16個受邀辯論圈:除了澳門、澳洲、馬來西亞、臺灣、香港、新加坡辯論圈,英國辯論圈首次受邀參與;大陸地區(qū)則有北京、福建、廣東、湖北、江蘇、上海、四川、天津、西安這8個辯論圈受邀參與。
參賽學校:
本屆賽事共邀請到24支海內(nèi)外隊伍(以學校中文名首字筆劃數(shù)量排序)
馬來亞大學 馬來西亞精英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山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天津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
臺灣大學臺灣國立政治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蘇州大學 利物浦大學
武漢大學 南京審計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 莫納什大學
清華大學 廈門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澳門大學
澳洲國立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全球二十四支高校辯論隊舌戰(zhàn)珠海
第二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定于2014年11月25日至30日在北師大珠海分校舉行。本屆辯論邀請賽辯論會具體內(nèi)容將包括開幕式及高校見面會、辯論邀請賽、哲理辯論、明星辯論賽等活動,云集了歐洲、亞洲、澳洲等地的24所頂尖辯論名校代表隊參加,同時還邀請國內(nèi)外知名辯手、教練、領隊等擔任專業(yè)裁判。
參賽代表隊水平進一步提高
2013年在珠海舉辦的首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給珠海大學生和廣大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累計入場觀眾超過13000人,賽事視頻網(wǎng)絡點擊量超過32萬人次。當時共有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等地的二十四所學校參賽。
第一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成功舉辦后,大賽收到大量高校報名函,希望能參加第二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為增強賽事權威性、增加參賽隊伍水品、打造最高規(guī)格華語辯論賽事,本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賽事執(zhí)委會將參賽代表隊劃分為不同賽區(qū),給予每個賽區(qū)1-3個參賽名額,由各區(qū)域頂級辯論強隊將代表本區(qū)域出戰(zhàn)本屆辯論邀請賽。
評委嘉賓
本屆辯論邀請賽邀請的評委嘉賓全部為知名辯手、教練、領隊等專業(yè)裁判,這將是華語辯論史上最龐大、最權威的專業(yè)評審團。其中既包括為人所熟悉的中央電視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路一鳴,也有國際華語辯論圈知名辯手胡漸彪、林正疆、黃執(zhí)中、馬薇薇、袁丁、周玄毅、劉京京等。
據(jù)悉,本屆辯論邀請賽仍將安排一場氣勢恢宏、水平精湛的明星辯論賽,屆時廣大觀眾可以盡情領略各位辯神的語言魅力。
新賽制、新形式更增亮點
本屆辯論邀請賽在辯論賽制上進一步改進,除安排注重交鋒的競技辯論以外,新增設哲理辯論賽,縮小交鋒的技術要求,決勝以哲理深度、推論周全為最主要標準,力求促進華語辯論能進一步百花齊放。本次哲理辯論比賽以1人對壘1人形式進行,由黃執(zhí)中先生和周玄毅先生擔任上場辯手,馬薇薇女士擔任提問團團長,路一鳴先生、林正疆先生則受邀擔任點評工作,全部出席觀眾,將擔任票決勝負的評審。
除增設哲理辯論以外,本屆辯論邀請賽還設置了新的比賽形式——約辯,由初賽被淘汰的隊伍自由選擇其他未進入決賽的代表隊發(fā)起挑戰(zhàn),利用會期五天短暫的相聚機會進一步增加各辯論隊之間的深入交流。
賽程安排
2014年11月26日—11月27日 初賽 地點:國際交流中心三樓報告 廳、藝傳樓214
2014年11月28日13:30—22:00 復賽 地點:國際交流中心三樓報告廳
2014年11月29日13:30—17:00 哲理辯論 地點:國際交流中心三樓報告廳

溫馨提示:
本文【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的歷屆回顧】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