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留學 留學資訊

英國留學和教授近距離互動怎么做?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07日 14:39

【2025年出國留學、雅思、托福、小語種、留學考試】專業(yè)咨詢 >>

您好!我是劉老師,請問您想了解出國留學、語言考試嗎?

點擊咨詢

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體驗,第一個學期在大學上課完美的完成了論文,作業(yè)以及從沒有缺席過的出勤率。

可每當?shù)搅藢W期末,寫好的論文想給教授修改討論時,都會被教授安排到最后。而且還是一副“啊~你也是我的學生啊~”的樣子。

之前還看過一遍文章采訪了美國教授對中國學生的看法: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Levin-“不論我怎么鼓勵我的中國學生,他們就是不說話!。在我的課上,最安靜的一群人肯定是中國學生。他們不說話,我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聽懂了我講的內容?!?/p>

伯克利大學教育學院的教授Gomez-“不論我怎么鼓勵我的中國學生,他們就是不說話!。在我的課上,最安靜的一群人肯定是中國學生。他們不說話,我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聽懂了我講的內容?!?/p>

說實在,想要在國外大學取得完美的成績,有時候確實不光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可能更多還要取決于你的教授。海外大學的教授風格迥異,甚至在基本的英文發(fā)音上都會有云泥之別。以下是比較普遍的幾大類教授類型:

“難以接近”型

這種類型的教授從來都不茍言笑,他們對身邊的任何事都挑剔無比。他們只要一走進教室,學生們就會瞬間鴉雀無聲,這種一上場的寂靜對于學生來說簡直就是折磨。此外,幾乎沒有人敢反問他們任何問題,敢提出質疑的學生必須先自問“為什么我要第一個問他這個問題?”這類教授通常都有自己最經(jīng)典對白“你們是我職業(yè)生涯中最糟糕的一批學生...”。

“夸夸其談”型

這類教授完全屬于自我癡戀的那類人。他們可以不厭其煩地談論自己長達數(shù)個小時。并且,他們在講課時常常脫離主題內容,對自己的成就、學歷、學識以及獲得的諸多機會可以滔滔不絕地講下去。他們喜歡沉迷于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沒有人有興趣知道!),常常忘記時間,以至于課堂上的學生不得不提醒他們該下課了!沒錯,就是這么迷戀自己

“筆記狂人”型

這些教授對筆和紙的力量深信不疑。自邁進教室,他們就會讓你無休止地記筆記。多年來的授課經(jīng)驗的積累,他們不會講解基本的學術理論,而是習慣于講述自己小本本上的知識,這讓很多學生都摸不著頭腦,還不得不瘋狂地記筆記。整個課程下來,筆記的量大得驚人,復習將是學生巨大的挑戰(zhàn)!

“新手上路”型

這類教授似乎從來都沒有做好準備,常常遲到,上課也是迷迷糊糊,對學生而言,完全是可怕的教學。他們常常會推遲一些截止日期,不是為了學生,而是為了讓自己能趕得上。

他們對于教學不會抱有太大的熱情,往往比學生還不情愿上課。

“樂于幫助”型

這類教授是學生的最愛!他們可以為你提供有關任何問題的解決方案。無論是碰到任何領域的問題,你都可以向他尋求幫助和指導。他們喜歡把學生當朋友,通常不會居高臨下去批評學生,并且他們習慣于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比如上課遲到或者在課堂上開玩笑,或是在講座中與朋友閑聊,他們都不會介意。

“百科全書”型

幾乎每所大學都會有這樣的“百科全書”型的教授。他們是那些真正用知識引導你的人。無論他們做什么,他們都會確保以奉獻和完美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可以解答最為棘手的問題,甚至連Google都搜不到結果。

事實上,國外大學教授的類型還不止于此,初到海外留學的學生都深有體會——口音濃重的外語,天馬行空的授課,奇葩的任務要求——這些“奇葩”教授分分鐘都讓你抓狂。

留學海外,文化差異導致的不適應也會反應在師生關系上。如果在與國外的老師溝通時由于語言交流不暢、思維習慣不同等產(chǎn)生摩擦,該如何解決,該怎么跟教授套近乎?然后還能成為他們心中的學霸?

1.偽裝成對這個課很有興趣的樣子

教授們最高興的事就是學生對自己的課很有興趣,認認真真聽講,往往是學霸或者偽學霸才能深得教授的心。

2.教授走進教室的時候要sayhi

挺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好像沒有多少人注意。往往小細節(jié)上的用心是會讓你意象不到的,直接跟教授刷臉,刷存在~

3.上課時,與教授互動

國外教授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他們不會要求你回答的多好,但一定要有互動。教授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同時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作業(yè)。只要有積極融入的心態(tài),和教授的溝通也會很順暢。

很多學校的lecture大課都很無聊,教授一個人臺上講2-3個小時,學生在下面玩手機或者發(fā)呆。教授自己講全場也會很沒意思,一旦教授心血來潮問了問題,卻沒人回應,相對也會很有挫敗感。所以這時候,如果你能答上一兩次,不一定非要答的很好,就是要給教授留下一個印象,你有認真聽他的課,有回應。換做是你,你會不會心里有一絲絲安慰?

4.投其所好

有些老師上課時會明顯表現(xiàn)出對某一學術理論的喜愛或者不認同,所以寫論文時盡量避免對這些理論的追捧,上課的時候也不要與老師爭論一些無意義的問題。

識時務者為俊杰,一定不要太鉆牛角尖,非要和老師死磕到底,除非你不想拿一個好的分數(shù)。同理,上課時候,一定要仔細聽課,要知道老師的偏好,運用在你和老師互動以及作業(yè)里,會很有幫助。

5.成為“問題”學生

“不懂就問”大概是從小就被教育的,但是在課堂上并不是讓你隨意的去問一些無用的問題,那反而會讓教授對你有不好的印象。所以,再問問題前要認真做好功課才去問,問了高質量的問題會讓老師覺得你有認真的做research,思維開拓,這個時候“好印象”就有了。

下課與教授交流,如果你實在很難鼓起勇氣在課上進行發(fā)言,那就下課1V1與教授交流。這樣多多少少都不會有很大的緊張感。如果你只是做一個上課坐在那,下課就開溜的人。教授依舊很容易把你和普遍中國留學生現(xiàn)象綁定在一起的。

6.積極參與系里的活動和組內討論

課外講座、學術研討會、系里組織的學生俱樂部會談等,教授是會記錄這些活動的學生參與狀況的。

參與組內討論,這一點對大部分人來講是最難的,因為老外有時候思維很跳躍,而且有時候會聊到別的一些話題。不用太刻意的去看重“積極”二字,但是要有很快的應變能力和獨立思維。

可以在他們聊的時候只“聽”,但是當他們在糾結的時候,你提出1.2個自己的觀點,如果你的觀點好,全組員會很感激你的。所以積極在這里的意思不是你要參與所有話題的討論,但是往往需要你發(fā)表觀點的時候,給組員眼前一亮的趕腳往往是好的。

積極溝通是關鍵

留學當中,要認識到留學環(huán)境和自己之前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要積極適應環(huán)境,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新的環(huán)境,要盡快熟悉留學目的地的語言,了解當?shù)氐娘L俗習慣等,避免因文化差異發(fā)生沖突。如果真的和教授發(fā)生了沖突,要積極和教授溝通,而不是逃避甚至陷在誤會中。

遇到問題與老師開誠布公地溝通,采用平和而不是激烈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誤會。

在國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處相對自由,學生與老師間的交流并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所以,師生關系處理得好,教授不僅可以在學術上幫助留學生,甚至彼此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

留求藝是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好未來教育集團旗下專業(yè)留學品牌,以“透明、專業(yè)、高效”為服務理念,“全透明化”不刪差評的客戶服務系統(tǒng)、智能選校系統(tǒng),CRP人工智能申請平臺,讓留學申請全程透明無“黑幕”,點擊咨詢留求藝,獲取最權威性的留學方案!

溫馨提示:
本文【英國留學和教授近距離互動怎么做?】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湘ICP備2022011548號 美國留學 留求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