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17日 03:17
眾所周知,國內的高考是“一錘定音”的模式,決定你在國內上什么樣的大學,都是高考成績來決定的。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比較完善的高等教育的國家。經過幾個世紀的改革,打破了“一錘定音”的錄入模式?,F(xiàn)在英國的錄取標準是“證書制”+學校推薦+自我推薦。
英國高校招生實施的是“證書制”,與中國的“考試制”不同。英國大學不舉辦入學考試,主要依據(jù)學生的中學畢業(yè)資格及相應證書認證體系錄取新生。
英國的中小學教育是免費的。中學生在接受5年中學教育后,要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GCSE)。GCSE通常要考8-10門課程,由英國教育部門統(tǒng)一命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全國統(tǒng)考。通過GCSE考試,拿到證書后,就標志著中學教育結束了。
之后,如果你還想繼續(xù)深造,可以繼續(xù)進行兩年的免費學習,這段學習就是“大學預科”。被看作英國高考的“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A-level考試),就是在“大學預科”的這兩年中進行的。
在“大學預科”,學生們可以根據(jù)個人興趣和將來大學本科要攻讀的專業(yè),自己選讀課程。較好的中學往往會開設20-30門課程供選,課程的種類特別多,必修課程有英語語言、文學、數(shù)學、生物、化學、經濟等,選修課有古英語、音樂、歷史、地理等。比如說,如果將來想攻讀建筑,那么在A-level階段最好選擇藝術設計、建筑學、數(shù)學、物理等。
“大學預科”的第一年,你需要從必修課中選擇兩門課、選修課中選擇兩門課,完成考試,得到分數(shù)后就可以申請大學。因為只讀了一年,所以獲得的是“預錄取通知書”。
如何把“預錄取通知書”變成“錄取通知書”?這就要靠第二年的學習了。到了“大學預科”第二年,你需要從第一年選擇的四門科目中,再選擇你比較擅長的三門,進行考試,如果成績合格,“預錄取通知書”就會自動轉化成“正式錄取通知書”。
英國高校在招生過程中擁有充分的自主權,政府更多地發(fā)揮宏觀調控的作用。招生過程中,英國獨立的考試機構和招生機構與高校形成“招考分離”的招生模式,同時為考生提供專業(yè)化的招生服務。
A-level考試由幾個考試委員會負責,英國高校不參與其中。學生參加A-level考試獲得考試委員會寄出的成績后,高校再根據(jù)申報者的成績權衡錄取。
倫敦大學學院(UCL)副校長郭正曉認為,無論是申報學校還是組織考試,英國都由獨立的專業(yè)申請機構和專業(yè)考試機構進行,高校只負責自主選擇適合本校的學生。這種“招考分離”的方式,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公平性。
就錄取而言,在得到由獨立的專門考試委員會寄出的成績后,考生向專業(yè)的申請機構申報,高校根據(jù)申報者的成績通盤權衡后再予以錄取。事實上,中間還有嚴格的監(jiān)督、審核環(huán)節(jié),錄取工作也做到一視同仁,并接受輿論和社會的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