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1日 18:06
前幾天,憨爸有幸碰到斯坦福大學一位專門從事STEM研究的教授,我就很好奇地問他,STEM的涉獵太廣了,包括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機械、生物、計算機等等一大堆內(nèi)容,每個內(nèi)容都是包羅萬象,可是教學大綱也沒規(guī)定該教什么,我們這些家長都一頭霧水,你們準備怎么教呢?
教授笑了,他說其實沒有那么復雜,現(xiàn)在流行的教學方法都是將STEM融入到項目當中的!
緊接著,他給我演示了一堂他們斯坦福教育學院給兒童設計的教學課程。
第一部分
這堂課的項目主題是火箭計劃,一開始老師會給學生介紹一下什么是火箭,什么是宇航員,以及宇航員的登月計劃(LunarMission)。
緊接著,就有學生很好奇地問,月亮不是Moon嗎,為什么是Lunar啊?
老師告訴他們,Lunar這個名字來源于羅馬的月光女神,所以很多和月亮有關的詞語都用Lunar來表示。
點評:
通過開場的項目背景介紹教孩子關于天文方面的知識,認識火箭的功能,宇航員的職責,登月計劃等等。同時通過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給孩子講解單詞以及歷史方面的知識。
第二部分
老師接著說,既然要登月的話,宇航員得有食物和水,這些補給需要事先放在火箭里。可是補給的問題是不能太少,否則宇航員會餓死或者渴死的;也不能太多,否則火箭是裝不下的。所以該如何合理安排補給的數(shù)量呢?
于是,老師給出本次項目的主題,
設計一枚火箭能攜帶宇航員登陸月球,要求合理規(guī)劃食物和水的數(shù)量。
假設登月計劃是5天,如果想要規(guī)劃補給數(shù)量的話,需要事先知道哪些信息呢?
老師給了學生們一些紙,讓他們羅列出所有他們覺得有幫助的信息,有人寫了宇航員數(shù)量,有人寫了宇航員每天吃多少食物,有人寫每天消耗多少水…
緊接著,老師把學生們頭腦風暴的信息都綜合起來,就得到估算補給用量的所有線索了。
點評:
這就是鍛煉孩子ProblemSolving(問題解決)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小組討論對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也是一種提高。
第三部分
接下來,老師給了學生3張線索卡片。
一張卡片寫著宇航員名單,
一張卡片寫著宇航員每天消耗水和食物的數(shù)量,
還有一張卡片寫著火箭目前擁有的補給數(shù)量,
下面就要求孩子根據(jù)5天的登月計劃,來策劃,
1.總共需要多少水?
2.總共需要多少食物?
3.火箭還需要補充多少補給?
點評:
這一部分其實就是具體數(shù)學知識的運用,在一個實際的場景中,學會運用加減法以及乘法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第四部分
最后,老師畫了一個空空的火箭,旁邊放了一堆火箭里面需要裝載的物品,包括食物、水、油箱、宇航員座位、火箭頭、火箭尾等。她讓孩子們根據(jù)之前規(guī)劃的補給用量,把相應的物品都塞到火箭里,做一個完整的火箭,
點評:
這一步就是讓孩子學習火箭的內(nèi)部構(gòu)造,同時根據(jù)構(gòu)造合理規(guī)劃內(nèi)部區(qū)域安排,不但將數(shù)學知識靈活運用,也學習了科學和工程方面的知識。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主題“美國課堂里的STEM是如何的?”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想更進一步了解更多的留學相關內(nèi)容,可咨詢留求藝網(wǎng)(www.igog.net),我們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最專業(yè)的留學知識都聚集在這里!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