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留學 留學資訊

兩個女兒上哈佛(1):自信與堅持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18日 09:30

【2025年出國留學、雅思、托福、小語種、留學考試】專業(yè)咨詢 >>

您好!我是劉老師,請問您想了解出國留學、語言考試嗎?

點擊咨詢

當美籍華裔劉力明和張思珍夫婦的兩個女兒在去年和今年先后考上哈佛大學時,朋友、同事、鄰居一點兒也不驚訝。劉家的婷娜和穎娜相差一歲,都長得漂亮,且樣樣出色:文理兼優(yōu),不僅獲得科學論文獎,還獲聯(lián)合國作文競賽獎;音樂好,姐妹倆都拿到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頒發(fā)的鋼琴八級證書,婷娜還是中學交響樂團的鋼琴主奏,穎娜則是第一小提琴手;體育好,都是中學網球隊隊長;口才好、領導能力強,演講獲獎,且都在多個社團中擔任要職……姐妹倆名目繁多的獲獎證書,就有厚厚的一大沓。僅婷娜一人就獲了33項獎!婷娜獲得英特爾科學競賽半決賽獎時,希拉里寫信祝賀她;作為對這位少年天才的獎勵,有一顆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美國大學委員會2007年授予婷娜美國國家杰出才能獎學金”和全美AP杰出學者” 稱號……成功從來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劉力明和張思珍研讀過許多教育書籍,并以哈佛等名校錄取學生的標準來培育孩子——成績好僅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培育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領導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自信和堅持,成了女兒的生命習慣

20多年前,劉力明遠赴美國深造,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稍晚,原來在國內任廠長的妻子張思珍也到美國工作。像所有在美華裔一樣,他們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夫妻倆認為,家教的目的不是提高孩子的分數,而是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以及培育孩子的進取心、自信心、恒心等優(yōu)良品質。他們相信古訓: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夫婦倆利用假期與周末,帶孩子走遍了美國的西部,孩子在旅游中學到許多地理知識。在美國黃石公園,看到地熱和奇妙的定時噴泉,孩子好奇地刨根問底。好奇心正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幼苗,當然要小心呵護。劉力明認真地給孩子講解,最后不忘留下一個懸念:欲知謎底,去看某某書吧!兩個女兒回到家,地理書讀得親切有味。有一段時間,電視播動畫片奧特曼,兩個女兒看得入迷,又喊播得太慢了,一天播五集就好啦!張思珍說,去看奧特曼的書,很快就知道全部故事了。孩子立刻直奔圖書館,在那里抱著書一坐就是一整天。夫妻倆就是這樣利用一切機會,巧妙地培育孩子的閱讀興趣。而對于有閱讀習慣的孩子,課本上那點兒知識,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孩子最初的學習興趣要靠家長推動。兩個女兒開始學鋼琴時,很反感,穎娜瞪著眼睛問媽媽:醫(yī)生是不是要給病人彈琴?”她的理想是長大當醫(yī)生。張思珍說:科學家發(fā)現(xiàn)音樂對治療某些疾病有作用,你將來可以彈琴給病人聽。”婷娜也問媽媽:憑什么別的小朋友都在玩,我們要當牛做馬?”張思珍說:明明是我當牛做馬培養(yǎng)你們成為千里馬??!”事實上,真正成為千里馬”甚至萬里馬”的是劉力明夫婦——為女兒學琴,他們行程數萬公里。鋼琴老師的家距劉家46公里,一周一次,夫妻倆開車送兩個女兒去上課,且風雨無阻地堅持了漫漫10年!張思珍在市政府的衛(wèi)生部門擔任領導,劉力明在制藥公司搞科學研究,他們都工作繁重,但從來不誤孩子學琴;雪天路滑,別的家長都打電話向老師請假,但他們不;女兒生病了,只要不發(fā)燒,也照樣被送去上課。后來,鋼琴老師聽說劉力明的女兒考上哈佛,說這絕非偶然,有幾個家長能像他們那么有毅力?和學鋼琴一樣,姐妹倆學習漢語也堅持了整整10年。姐妹倆都在國外出生,學漢語在她們就像所有美國孩子一樣,非常困難;而父母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每個星期天準時把姐妹倆送去華夏中文學校上課。#p#副標題#e#張思珍通過行動告訴孩子,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難,只有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才可能成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堅持和毅力,幾乎成了兩個女兒的生命習慣。美國的小學太輕松了,每天下午兩點放學,就是課堂上的時間,孩子也聲稱我的工作就是玩”。最讓張思珍吃驚的是,小學竟連課本都沒有!她找來課本自己輔導孩子。與其說這是為了讓孩子多學點兒東西,不如說是為了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學生的核心任務是學習,成績好了,她才能自信啊!婷娜小學二年級時,張思珍讓她做小數加減。學期末,老師推薦她參加三年級的考試,按學校規(guī)定,考95分以上可以進天賦班。婷娜一舉考入天賦班。老師歡喜得摟住她說:婷娜,你真?zhèn)ゴ螅?rdquo;婷娜說:媽媽的功勞。她讓我兩天做完一本習題!”兩個女兒先后考入天賦班。進入天賦班,孩子會得到很好的心理暗示:我是最聰明的。這對她們自信心的建立非常有益。自信心是在反復的成功中培育出來的,而每一次失敗,都是對自信指數的一種檢驗和考核。劉力明夫妻總能讓失敗的孩子重新找到自信。有一次,婷娜參加一項科學競賽,論文只得了四等獎。婷娜是追求完美的孩子,沒拿到第一名覺得很失敗。孩子越是難過的時候,越需要父母安慰和鼓勵。張思珍對女兒說: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遭遇無數次失敗。愛迪生夠聰明了吧?他的燈泡是失敗了無數次才發(fā)明出來的。能競選美國總統(tǒng)的人都是杰出人物,可每次競選,總有一方會失敗。投入了那么多努力,在50個州一場一場地演講,可最終失敗了。你在電視上看到了,他們是微笑著面對失敗的。失敗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打得趴下!”兩個女兒經常參加各種學習競賽,劉力明夫婦總是對女兒說,大膽地去嘗試,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也不損失什么,反而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因為父母允許失敗,所以兩個女兒從不懼怕失敗。姐妹倆的人生信條是:抓住一切機會去嘗試,失敗了沒關系,下一次機會來了再抓住!”桂冠當然只屬于那些不怕失敗、有勇氣參賽的人。婷娜和穎娜在高中時獲了無數獎。婷娜除獲英特爾科學競賽半決賽獎,還獲全美青年流行病學者競賽決賽獎,又獲美國國家杰出才能獎學金……共計33項獎;穎娜共計獲18項獎,包括英特爾科學競賽半決賽獎等等。

溫馨提示:
本文【兩個女兒上哈佛(1):自信與堅持】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