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10日 18:29
你可以把全國所有的大學,想象成一幫學生。
這種事其實好多學校都干過,挑一部分成績好的尖子生,組個“尖子班”,或者叫做“火箭班”、“培優(yōu)班”之類,集中資源、重點拔高。
在211和985之前,這第一屆“尖子班”的名字,就叫“全國重點大學”。
1978年,國務院確定88所“全國重點大學”,尖子班1.0正式掛牌,后來又有所追加,到1981年,全國一共選定了99所全國重點大學。后來因為高校合并,這個榜單上至今可查的,是91所。
入選“全國重點大學”最多的地區(qū),當然是祖國首都北京,一共22所。排名第2的,不是上?;蛘邚V東,而是江蘇,一共有10所。還有一些地區(qū),比如廣西、河南、青海、寧夏、貴州等等,沒有高校入選。
沿用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官方——請注意是官方——就不再使用“全國重點大學”這個說法了。
為什么?
因為尖子班重組升級了。
1993年2月,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提出要面向21世紀,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yè)。所謂“211工程”,故此得名。
211工程后來在1995年11月正式啟動,取代了原先的“全國重點大學”,成為“尖子班”2.0。經(jīng)過一番高校合并后,至今實際建設數(shù)量是112所。
北京大學校園風光
211院校最多的地域仍然是北京。排名第2的仍然是江蘇,共11所211院校,略多于第3名的上海(10所),不愧為中國高等教育大省。
1998年5月,中國最高領(lǐng)導人提出,要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所謂“985工程”,故此得名。
985工程后來在1999年啟動了一期建設,2004年啟動二期建設,全國僅有39所入選。這些院校,同時也都在211之列。
打個比方來說,211是學校里的“尖子班”,那么985,就是尖子班里優(yōu)中選優(yōu),二次篩選出來的“尖刀組”,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最頂尖的水平。
那么,雙一流又是怎么回事?
所謂“雙一流”,全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
換句話說,這里有兩個名單,一個名單是一流大學,還是類似于“尖子班”;另一個名單是一流學科,就是單科成績的前幾名,每個學科,組一個尖刀學習小組。
能進尖子班的,應該各科都在前幾名,綜合實力超群;但也不排除天賦異稟的學生,人家就是一招鮮,單科成績特別好,比如蘭州大學的草學學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學科,等等此類,單科都是年級第一,也值得組個群,重點建設一下。
廈門大學校園風光
“雙一流”其實從2015年就開始了部署,到2017年公布的名單中,首批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有42所;世界一流學科465個,涉及高校137所。
隨著雙一流的出臺,211、985和當年的“全國重點大學”一樣,都步入了歷史的塵埃。2019年11月的時候,教育部官方就已經(jīng)發(fā)聲,今后“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tǒng)籌為“雙一流”建設——“尖子班”再次重組升級了。
那么,這三屆“尖子班”,究竟哪個含金量更高?
國家對于高校的重點扶持,從來都是動態(tài)的,包括最新一屆的“雙一流”建設,更是明確,每五年為一個建設和考評周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全國重點大學”,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一多半(54所)是農(nóng)業(yè)、礦業(yè)、海事、水利水電類的學校,隨著中國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后來有很多都“泯然眾人矣”,跟211、985、雙一流無緣。
這其實不是學校的退步,而應該說,是社會在進步。
上世紀90年代的211和985,顯然后者的含金量更高。
清華大學校園建筑
有一種說法是,211取其“廣度”,而985取其“深度”,211在評選的時候,同時關(guān)注了全國各省區(qū)教育資源的適當平衡,因此,布點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基本上,每個自然班,都至少選拔了一名“尖子生”。
985在評選的時候,在211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深度,畢竟要爭創(chuàng)“世界一流”,地域均衡性不如211那么明顯。除港澳臺地區(qū)外,我國有河南、江西、內(nèi)蒙等等12個省區(qū),沒有985高校。
所以到了雙一流的時代,其中的“世界一流大學”,基本上就是985的翻版,是在39所985院校的基礎上,又新增了鄭州大學、云南大學和新疆大學,共42所。
不過“尖子班”也分AB組,在42所“一流大學”中,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共6所大學被定位為B類高校,顯然,它們與A類的36所相比,還是略有差距的,有一點勉勵、督促的意思。
岳麓書院
至于“世界一流學科”,這個必須說清楚,因為對于填報高考志愿更有指導意義。
舉個例子來說,
江南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了“一流學科”,是全國頂尖的,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也都有這個學科,但是都沒有入選“一流學科”。
地球人都知道,浙大和上交,絕對是比江南大學牛叉,高考錄取的分數(shù)線,一般來講,也比江南大學高一個門檻。但是——如果你的高考志愿,是要報“食品科學與工程”類的專業(yè),反而是門檻低的(相對來說哈,其實也不低)江南大學,比門檻高的浙大和上交都要牛叉、水平都要高——那你說,你的志愿該怎么選呢?
江南大學雪景
當然嘍,這里必須說明兩點。
第一、“世界一流學科”只是參照標準之一,同為一流學科,其實背里也分369等。因為“一流學科”本身,也有一個隱含的AB組,區(qū)別就在于,這個學科后面帶不帶一個括號——(自定)。
按照官方的說法,不加(自定)標示的學科,是根據(jù)“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確定的標準而認定的學科;加(自定)標示的學科,是根據(jù)“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建議由高校自主確定的學科。
一個官方認定、一個自主確定,這個“硬度”絕對不一樣,可要加個小心哦。
假如都是官方認定的“一流學科”呢?那水平也未必相等??梢栽賲⒖慈珖谒妮唽W科評估的認定結(jié)果,深入評判。比如說:
南京大學北大樓
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它們的“化學”學科,全部入選了“一流學科”,也全都是官方認定、不打括號的“A組選手”,但是打開學科評估認定結(jié)果看——
清華大學是A+,
南京大學是A-,
大連理工大學是B
細微之處還是不一樣的。
第二,必須注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學科不是專業(yè),學科類不是專業(yè),專業(yè)類也不是專業(yè)??!
此話怎講呢?
我國的高等教育,無論本科還是高職,架構(gòu)設計都是三個層級。
本科是:
學科門類——學科類——專業(yè)。
高職是:
專業(yè)大類——專業(yè)類——專業(yè)。
武漢大學校園風光
學科門類,目前就是13個大類:
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shù)學。
這13個學科大類,下設若干學科類(專業(yè)類),專業(yè)類下面再分,才是高考志愿上填報的具體“專業(yè)”。考生填報的六位專業(yè)代碼,前兩位是學科大類,中間兩位表示學科類,后兩位表示具體專業(yè)的編號。
前邊說的“一流學科”和“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他們的對象,不是第三層級的具體專業(yè),而是第二層級的學科類(專業(yè)類)。因此說,同為一流學科,各個學校的研究方向、具體專業(yè)設置,也可以是不同的。
專業(yè)填報
舉個例子來說。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管理”和“國民經(jīng)濟管理”,這倆專業(yè)看上去貌似也差不多吧?這國民經(jīng)濟中,不也包含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嗎?但細看:前者的代碼是120301,后者為020103T。
12:管理學大類,1203: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類,120301: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
02:經(jīng)濟學大類,0201:經(jīng)濟學專業(yè)類,020103T :國民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
最后的這個“T”,是說該專業(yè)為特設專業(yè)。
貌似差之毫厘,其實這倆專業(yè)從根子上說,連學科大類都不一樣,畢業(yè)后,前者是管理學學士、后者是經(jīng)濟學學士;在校期間,學的專業(yè)課程、實習去向、就業(yè)方向……其實都大不一樣!
改開初期評定的全國重點大學,對于今天來說,參考意義不大。
985高校,含金量要遠高于211。
雙一流,包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這其中,一流大學的A組,基本上等同于當年的985;B組,實力基本上介于985和211之間。
一流學科,分為官方認定和自主確定兩大類,類似于一流大學的A、B組,一般認為A組實力更強。這里評定的對象,其實是我國13個學科大類下屬的二級“學科類”,或者說是“專業(yè)類”,而學科類再往下分,才是高考的考生,要去填報的那個具體的“專業(yè)”。
同為官方認定的一流學科,具體排名,可以再參考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jié)果。不過學科評估結(jié)果公示是在2017年,是基于歷史成就,雙一流的建設立項,是著眼于未來發(fā)展,二者側(cè)重點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