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留學 留學資訊

浙江傳媒大學是幾本(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2日 05:15

【2025年出國留學、雅思、托福、小語種、留學考試】專業(yè)咨詢 >>

您好!我是劉老師,請問您想了解出國留學、語言考試嗎?

點擊咨詢

一、兒童讀漫畫的實踐

一次在家長QQ群里與家長們聊孩子不愛看書的問題,一位家長說,那些標注拼音的書,孩子根本就不愛看。漫畫書字少,孩子倒是讀得津津有味??墒亲鳛榧议L的她不喜歡。她認為孩子讀漫畫書主要是在看圖,在學校連午休時間都在畫漫畫。一位家長說:孩子的語文老師說漫畫書孩子要少看。

我兒子的情況也差不多。

他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時,老師要求一學期內要讀完《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等四本書。

老師要求讀的是無圖的每個字都注音的課標版。盡管在課堂上老師會領讀那些文章,可是課后,我按照家庭作業(yè)的要求,讓他讀一篇,他說啥也不讀,被逼急了,他不是哭鼻子就是發(fā)脾氣。

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就給兒子買美繪版的,美繪版漂亮且有插圖,可他依然不喜歡。

我又給孩子買漫畫版的,孩子終于喜歡了,而且能自己主動讀了。

我給孩子讀漫畫,并不是最初就有意為之,而是因為孩子喜歡,能夠自己讀書。

我最開始給孩子看的書是繪本。他對繪本反應一般,喜歡的屈指可數,也就只有《爺爺一定有辦法》《逃家小兔》等幾本比較喜歡,反復讓大人給他讀。

而漫畫就不一樣了,他喜歡的,我都記不過來,并且,不用大人給他讀,他自己就能讀,而且是反反復復地看。

總結一下我孩子在讀漫畫中的得與失。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讀漫畫書的優(yōu)勢

(1)孩子能夠自己讀

漫畫的趣味性強,孩子喜歡,所以,基本不用陪讀了,他自己能夠主動讀,自己讀書。

有一次,兒子見媽媽在看書,問:媽媽看什么書呢?

他媽將一本純文字的書遞給他,他說:有意思嗎?你知道是什么樣子的嗎?

意大利哲學家維柯說過:想象不過是展開的或復合的記憶。由于孩子見識少,他們讀書有時光看文字是不能夠在腦海中浮現文字所描繪的場景和事物的,而漫畫恰恰就彌補了純文字書的這一缺陷。

(2)拿讀書當樂趣

有幾年,孩子幾乎天天向我要新書,當然,最想要的是他喜歡的漫畫書。

我也幾乎買遍了市面上適合孩子看的漫畫書。

看漫畫,他經??吹霉笮?,并會跟家人分享。

他能夠拿讀書當樂趣,有時我用一本新書交換他看電視的時間,他也愿意。

這一點,是我特別滿足的,通過讀書收獲快樂,已經出乎我的所望?!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粗R類的漫畫書,孩子都能如此快樂,夫復何求呢?

(3)培養(yǎng)起讀書習慣

我孩子讀書的習慣,愛書的習慣,基本上是靠漫畫書培養(yǎng)起來的。

沒事的時候,他就到書架前找書看。睡覺之前,也要看會書。

即便是癡迷于漫畫,他有時也會順帶讀一些別的書。就純文字書的閱讀量而言,相對于不愛讀書的孩子,他的閱讀量還是占優(yōu)的。

(4)知識豐富,人生有目標

各種漫畫書,堆積起來了他豐富的知識。小學同學給他起的外號是“百問百答”。小學畢業(yè)時,他的通訊錄上,有五六名同學寫了類似這樣的評價:知識豐富(原話是知識淵博),幾乎什么問題都可以問他。

知識豐富,那么他的學習成績怎么樣呢?這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

他在小學時學習成績一般——中等生,甚至有時是中下等生——讀書的優(yōu)勢幾乎沒怎么顯現。

而一上初中,就有所顯現了。課程一下增加到七門,他并不顯得吃力,而且成績穩(wěn)步上升,目前成績位列優(yōu)秀生行列。

讀書使得他有想法有目標,他對自己的人生很有規(guī)劃,想要當建筑師的理想,已經七八年沒變了。在小學時,就已經考慮將來要在哪個城市生活了。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讀漫畫書的劣勢

(1)太癡迷,難自控

一位家長說,她孩子對一套尋寶記漫畫太癡迷,后來,沒辦法她將書藏了起來。

我也買了那套書,后來的情形有些相像。我兒子沒事就看,晚上遲遲不睡,早晨爬起來就看,爺爺奶奶喊吃飯,他也不動彈。后來,經過跟孩子多次商量之后,我將書收了起來。

漫畫書,有時就是這樣,孩子一旦癡迷,也令人頭疼。

(2)不愿意看純文字書

迷上了漫畫書,再想讓孩子看純文字書,就有點難度了。

我當初打算將漫畫作為他閱讀純文字書的鋪墊和過渡,因為識字量少,理解能力差,也的確需要過渡。

問題是,吃慣了漫畫書那一套,再想拉到純文字閱讀上面,就需要費點勁。

這個轉變,我花了好幾年時間,小學四五六年級,一直在努力過渡,到初中一年級才算正式過渡完成。

當然,這也分孩子,有的孩子閱讀轉變就比我兒子快多了?;蛟S也與我兒子發(fā)育晚有關。

(3)語感不好

跟同學比,他的作文稍有優(yōu)勢——詞匯量大,想法多,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優(yōu)勢不明顯。

我感覺,最明顯的是,在遣詞造句詞語搭配方面,他的能力跟閱讀量不成正比。這或許跟漫畫的碎片化文字有關。

(4)內容量少,費錢

當然,漫畫書還有一大劣勢,那就是比較砸錢,通常一套漫畫書就得十來本,甚至是幾十本,需要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漫畫書的內容量少,由于大量的圖片占據了篇幅,一本漫畫書的內容量不多。

通常孩子個把小時就能讀完一本,有些家長不愿意給孩子買漫畫書,也不是完全因為認為讀漫畫書不好,還有感覺不值當的考慮,一本書,孩子一會功夫就讀完了。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二、漫畫書的市場現狀

一日,幾人在讀書群里閑聊。一人說:目前好的繪本基本是歐美和日韓的,因為國內在這方面才剛剛開始。另一人則說:小時候圖書多好,比漫畫強多了!我問:什么書好呢?他沒回答。一人逗趣道:連環(huán)畫。再問,他說: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

我寧愿相信他對小時候圖書的好感是出于對童年的眷戀,也不相信那時的書比如今的漫畫強。因為我清楚地知道三四十年前童書的情景。那時適合幼兒看的書寥寥無幾,除了小人書,再就沒有什么了。一位報刊編輯說:我們小時候看的書就像窮日子里的肥肉,有吃的就不錯了,遑論營養(yǎng)和對胃口。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令人可喜的是,現在的童書跟以前比進步很大。

以前,是不分童書與成人書的,頂多有個連環(huán)畫,算是適合兒童的。

現在,不僅有專門的童書,而且童書還是分年齡段的,想給幾歲孩子買書都可以買到。比如書上有時會標明適合多大孩子讀,如標明0-3歲,4-6歲,7-10歲,11-14歲……

現在的漫畫書,跟以前比,也大不一樣。什么暴力色情,不適合小孩,那是家長對漫畫書的印象還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我國最近一二十年出了許多寓教于樂的知識類的漫畫書。從外國引進的多,比如日本韓國英國等,另外本土也出了一些原創(chuàng)國學類人文類漫畫書。

這些漫畫書涵蓋各種科目,比如語文、數學、英語、生物、物理、化學等等。

簡單列舉幾個吧,一個不說怕沒有說服力,說了多就又有廣告嫌疑,反正,是沒有出版商給我贊助,我也不賣書。

比如英語漫畫書有《沃茲王國英語詞匯歷險記》《格萊姆森林英語語法歷險記》《上初中必讀的英語漫畫》,數學有《冒險島數學奇遇記》《數學世界歷險記》等等。

至于科普類百科全書類的漫畫就更多了。

比如《大英兒童漫畫百科》這套書就包含“物質和能量”“地球和生命”“人體和人生”“社會和文化”“地理”“藝術”“技術”“宗教”“歷史”等十大知識體系。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三、漫畫閱讀的科學研究

光說我自己的實踐感受,是沒有代表性的,下面說說相關科學研究成果。

Wertham在《誘惑純真的心靈》(1954) 一書中說,看漫畫書會干擾對閱讀的學習和語言發(fā)展,并宣稱“嚴重的閱讀困難和大量看漫畫書總是同時發(fā)生的,漫畫書不僅無法幫助學習閱讀,甚至是導致和加強閱讀混亂失序的原因”。

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斯蒂芬·克拉生在《閱讀的力量》一書中表示:并沒有證據支持Wertham的主張。針對漫畫書的內容以及看漫畫對孩子語文發(fā)展與在學校表現的研究顯示,漫畫書并沒有害處,甚至有不少證據都指出,漫畫書可以導致閱讀更多“有意義的”書。

Sperzl( 1948)針對五年級學生進行為期15周的研究,結果發(fā)現閱讀漫畫與閱讀其他素材的學生,在閱讀理解以及詞匯測驗上的成績并無差別,兩者進步的幅度都可以讓人接受。

Arlin與Roth( 1978)比較三年級的學生,讓一組學生閱讀“教育類”(例如經典的)漫畫,另一組學生閱讀“有趣度高”的書,兩組學生的閱讀理解力都有進步。從看漫畫中得到符合預期的進步,10周內進步了0.26年的程度。

Witty(1941)、Heisler(1947)、 Swain(1948)、Blakely(1958)、 Anderson,Wilson, & Fielding(1988)等人研究證實,長期(從小學低年級開始便持續(xù)不斷)看漫畫的人,在閱讀、語言發(fā)展與學習成績上都至少與不看漫畫的人相當。Greaney于1980年研究表明,孩子只看漫畫,其他的書都不讀,其閱讀理解的成績也不會顯著低于平均分數。

斯蒂芬·克拉生總結道:完全只讀漫畫書大概可以培養(yǎng)出適當的語文能力,但是若要發(fā)展至高階段的能力則不太可能。不過證據顯示,這種情況并不多見。一般來說,長期看漫畫的人同樣也會閱讀許多非漫畫類書籍,而且許多研究結果也顯示,他們閱讀的書比一般人還多。(《閱讀的力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年1月版P101、102)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講,吉姆·崔利斯本人小時候擁有的漫畫書是全社區(qū)最多的,這并沒有影響他成為閱讀領域的專家。美國當代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小時候擁有的漫畫書數量也是社區(qū)里最多的。

吉姆·崔利斯甚至還認為,童年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后往往會變成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他提出這樣一個證據:32個國家的20余萬名兒童參加一項閱讀能力評估考試,結果顯示,芬蘭兒童的閱讀分數最高。而芬蘭的9歲兒童最普遍的消遣書籍是漫畫書,59%的芬蘭兒童幾乎每天都看一本。

所以,吉姆·崔利斯曾說:“如果你有個抗拒閱讀的孩子,就讓他接觸漫畫吧。如果他看起來有點興趣了,就給他更多的漫畫。”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接下來再看看我國學者的研究。

學者劉宣文、楊帆研究認為:兒童漫畫識讀的近用能力在認知方面有一定發(fā)展,而在意志行為上還不能做到很好的自我控制。兒童漫畫識讀的理解能力尚停留在表面圖文水平,對有些漫畫所要表達的深層內涵沒有探究與理解。兒童漫畫識讀的應用能力已有所體現,但還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建議:社會大眾需重建漫畫閱讀觀,了解如何解讀漫畫才是漫畫與閱讀者之間相互影響最關鍵的因素,接納兒童對漫畫的喜愛并以積極正面的態(tài)度參與到漫畫世界中,善用漫畫媒介的特色,將漫畫作為一種與兒童交流甚至是輔助教育的工具。家長、老師等廣大教育工作者應重視提高自身的漫畫識讀能力,并以此為基礎發(fā)揮影響作用,幫助兒童更好地解讀漫畫。(《解讀漫畫: 一項基于兒童視角的傳播學質性研究 》,《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3年6月)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房欲飛認為:一、漫畫書也能提高閱讀能力,二、漫畫書未必會影響孩子讀純文字書的興趣及文字表達能力,三、漫畫書可以帶給孩子在繪畫創(chuàng)作方面的積極影響。(《早期教育(家庭版)》2016第9期)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兒童讀漫畫的實踐與分析

總結

總的來說,兒童讀漫畫書,有利也有弊,但相對于利,弊端被過分夸大了,人們對漫畫書的認識,往往停留在習慣性思維和刻板印象中。

世上并無有百利而無一害之物,世上也無一勞永逸之事。

綜合考慮兒童的理解力,兒童閱讀的階段性以及漫畫閱讀的作用,還是建議家長給孩子讀漫畫書的。

只是,當家長的需要合理利用,因勢利導,遇到問題及時調整。

作家曹文軒表示,中國孩子和外國的孩子相比,有一個很大的閱讀上的缺失就是插圖故事看得太少了,事實證明繪本對人的抽象思維發(fā)展很有意義,孩子們最初認識世界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插圖。

溫馨提示:
本文【浙江傳媒大學是幾本(到底該不該讀漫畫書)】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