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0日 10:27
美帝地廣人稀,不少留學生們還在國內便將買車一事提上了議程,然而真正坐下來開始準備買車時,復雜的流程、繁瑣的信息往往會讓同學們犯難。下圖是美國買車的大致流程,本文就按照這個流程為各位留學生講解一下美國買車攻略。
一、新車還是二手車?
買新車還是二手車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購買新車,最大的優(yōu)點是放心和省心,使用初期一般不會出什么問題,即便出了什么毛病基本上都有廠家保修,后續(xù)維修保養(yǎng)費用較低。如果保養(yǎng)得好,之后不管是置換新車還是學成歸國賣車,都能有個不錯的價格。唯一需要考慮的是折舊問題,如果畢業(yè)后計劃回國或者想過幾年就換車,最好選擇比較保值的車型。
購買二手車因為價格實惠是留學生購車主流,細心挑選的話二手車也足夠滿足生活所需。建議同學們選擇里程數在10萬英里以下的車,因為二手車出故障的概率較高,而由于人工費用高美國汽車修理費十分昂貴,萬一出了大毛病修車的錢都夠買輛新車了。留學生們也不像大部分本土美國人一樣從小耳濡目染汽車文化,大部分汽車故障都能自己動手解決。另外二手車保險費相比新車會高很多,購買時需要格外費心,購車流程也相對繁瑣。
二、選車要考慮到哪些因素?
車輛的主要使用地區(qū)和使用場景等不同會造成在選車時的極大區(qū)別,所以,第二步則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需求,學習一些車的基本知識,下面列出一部分硬性篩選條件,方便同學們選車。
硬性篩選條件主要有以下幾個:
1.
使用地區(qū):主要是針對冬季是否有持續(xù)性大雪。一般來說,在冬天時間長、經常下雪的地方必然拋棄后驅車型,避免常年遭遇下雪天爬不了坡而回不了家的尷尬。在這類地區(qū),就實用性而言,同級別動力情況下,四驅>前驅>后驅。
2.
使用路況:主要開車路徑均為城市道路的話可以選擇日系中小型轎車,在能滿足日常需求的同時乘車感受、操控性能、平均油耗等均能給人以相對均衡的體驗。而如果所在地區(qū)路況稍差,需要頻繁“翻山越嶺”的同學們則更適合選擇Jeep
Compass、Toyota RAV4等一類SUV。
3. 使用場景:平日用車的主要場景也是影響購車的一個主要因素。只是代代步購購物上上學的同學們可以毫無壓力地選擇本豐四神:Toyota
Camry、Honda Civic、Toyota Corolla、Honda
Accord,維修保養(yǎng)費用低、油耗低、配件便宜。而追求大馬力、操縱性的泡妞一族則可以選擇Ford Mustang、Dodge
Challenge等典型的北美肌肉車,也可選擇豐田86等入門跑車,新車二手價格都不算高。
總之,買車前應找準自己的需求,按優(yōu)先級順序列出需求,方便選擇相應車型。
三、如何選擇車型?
有了前面兩步的鋪墊與積累,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正式進入車型挑選環(huán)節(jié)了。其實通過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挑選,仍保留在你候選名單上的車型并不多了,接下來就是進一步了解并最終通過各類參數對比,篩選出最終model清單了(因為畢竟不是挑中某款車型就能正好在二手車市場能找到,所以最終還是要保留兩到三個候選項)。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是數據和各類報告,千萬不要輕信所謂的各類“江湖流傳已久的傳言”。如大家心目中似乎一直堅信的“日系車安全性能不及美、德系車”,但實際上翻翻目前主流車型的E-NCAP、NHTSA等碰撞安全測試報告,便會發(fā)現日系車近些年在安全性能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多,綜合安全性能指數已經不差美、德系車,各類碰撞測試中5星評價已不在話下。因此,一定要切記:以事實、數據為準。
那么,這個詳細的挑選環(huán)節(jié)中的各類數據可參考Consumer
Reports網站,這家公司不接受任何廠商贊助,各類測評大部分能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且市場上流通的絕大部分車型都能找到相應的信息,比較有說服性。雖然需要付一點費用,但是買車是筆大的花費,而且要用好幾年,這點小錢還是值得花的。
四、購車實戰(zhàn)
新車的購買相對簡單,挑好車型然后去4S店反復試駕就好。一般來說同款車型在推出新款后,之前老款車會一定程度的降價,心細的同學可以在出發(fā)去4S店之前上網多做一些功課,了解清楚車型在當地的價格,方便在和經銷商砍價時做到心中有數。試駕時除了關注車輛的駕駛體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確定需要哪些加裝產品,以防被店員推銷腦子一熱買一堆后面發(fā)現根本用不上的東西。
二手車常見的購買途徑有兩個:買個人的車,買車商的車。
一般情況下,懷著“無商不奸”的心態(tài),不少留學生們對從車商處購車抱有先入為主的不信任,而更愿意選擇直接從個人處購車。但從個人賣家處購車,實在不是個簡單的活。
首先,在一個大部分選擇二手車的人都會上的一個網站Craiglists.com上,抱著篩選征婚簡歷的心態(tài)逐一挑選、認真研究,找到屬于自己的Mr.
Right候選車,再從KBB、NADA等網站上對選中的車型有個預估的價位區(qū)間,然后通過Carfax或Autocheck查找車輛各類事故、維修記錄等(有事故的車盡量不考慮)。掌握了一大堆底牌后就可以和賣家開始斗智斗勇了。
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 Carfax與Auto Check上查詢到的車輛歷史也并非一定準確,
Carfax獲取車輛事故以及維修信息是通過保險公司與經銷商或者維修店。如果車輛出了事故不報保險或者車主不去正規(guī)經銷商店而去私人維修店修車,Carfax與AutoCheck是斷然無法獲取這些車輛事故與維修信息的。美國的車輛保險會考察車主及車輛的事故歷史,如果出了事故,那么下一期保險費就會漲很多。另一方面,出過事故的車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銷售價格,而且大家都知道買二手車時要查Carfax或者Auto
Check的歷史報告,為了高價賣出二手車,有不少人會避免去經銷店而選擇私人維修廠。所以考察二手車一定要眼見為實,Carfax和Autocheck報告只能作為參考。
對于不少同學來說,這個漫長的過程確實充滿了樂趣,愛車到手后也會有比較大的成就感。但整體來說,個人二手車交易水太深,容易上當受騙,所以比較適合對車有一定了解的中高級以上選手選擇。
而從車商處購二手車,一般情況下會比直接從個人處購車貴上1000-2000刀,但好處是省事,基本上可以代辦一切手續(xù),而且風險相對較小。所以,一家靠譜的車商對于菜鳥級選手來說是最佳選擇。
與狡猾車商殺價或心理戰(zhàn)網上的攻略很多,但其實看的還是個人本事,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但還是要提醒一句——選車商時最重要的是看服務質量!對客戶負責的車商會省去你后面很多麻煩包括交稅、后期維修等等。買同款車找四五家車商會讓你有更多選擇空間。
五、一手交錢 一手交車
交錢環(huán)節(jié)中,不推薦現金的交易方式,盡量使用支票,因為萬一出現糾紛支票交易有據可查。全款和貸款各有好處,但如果預算不夠又想買個差不多的車,可以試試用貸款。在美國很多關于購車的貸款項目,有些車商會直接提供利息很低的相關車貸,臨近黑五和年底有些車商會提供零利息等一系列促銷活動,需要買車的同學們可以多關注。
六、保險&稅
剩下的便是收尾環(huán)節(jié)了。一定要注意的是:買了保險再上路(當然,不少車商會要求買了保險再交車,想跳也跳不過這個環(huán)節(jié))。
美帝也有所謂的強制險,即法律規(guī)定必須要買的。主要包含兩種:
1)身體傷害責任保險(Body injury
liability)。顧名思義,當被保險人把人撞了,致使對方受傷或死亡,保險公司就要賠錢,但是如果是你自己受傷了,那不好意思,這錢還得你自己出。
2)財產損害責任保險(Property damage
liability)。這個就是當被保險人對對方造成了財產損失(把車撞壞了),或對其他財產造成損失(除了被撞的那個人的損失之外的損失),由保險公司賠償。
除了這兩種保險之外,其他的例如碰撞保險(Collision insurance)、道路緊急救援保險(Emergency roadside
service
insurance)等就看自己的情況選擇是否購買了。同時,購買保險時貨比三家也是有必要的,不同保險公司的保費之間的差別往往也夠吃好幾頓大餐。關于上稅,美國買車后要交使用稅(Use
Tax),這個稅的稅率是由你現在的住址和購買車輛的年份決定的,二手車根據年份會享有不同程度的減稅政策。拿著Title和購車收據去DMV辦牌照的時候一并繳納稅費。
當然,現在也有不少的車商提供打包價,即車價、保險、稅費打包成一個價格,交完錢可以直接提車走人,懶癌患者可以選擇這樣的車商。
走完上面這一系列的流程之后,同學們就可以開始享受美國汽車生活了。通過上面介紹同學們應該對購車流程清楚了不少,但是對車的性能部分可能還是有所疑問,找車商買車除了不停地試駕,對車內關鍵零部件還是要有些了解,有興趣的同學可在YouTube上搜些評車的視頻來了解下購車應該檢查車內哪些部件。買車最好帶上一個非常懂車的朋友一起,省力又放心。
在美國買車也要交稅的,只是各個地區(qū)稅不一樣。
留學生美國買車注意八大提醒
一丶不切實際買車
買車之前,一定要想好,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買車是做什么用丶每天的駕駛時間丶停車位的狀況,甚至每個月大概行駛多少里程,然后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車。
千萬不要為了某一次可能7丶8個人一起出行,就買一輛7坐的SUV或者VAN,畢竟偶爾結隊出行可以去租車,犯不著為了偶爾一次的活動花費過多的錢(當然,如果是土豪家庭就當小編在胡言亂語好了)
二丶按揭活分期付款買新車
與舊車相比,新車的好處太多了。各種先進功能丶開著倍有面子丶五年之內不用大修。更重要的是,很多車行說可以分期付款或者貸款買車。這樣算下來,花5000買輛十年左右的二手車,不如花5000首期,買輛新車開得爽快。
但是學生們要衡量比較的是,買新車當你付完首期以后,每個月還得從你零花錢里摳出幾百美金來還車款,沒有收入的學生是不是每個月都能保證有足夠的零花錢來支付車款,如果某個月支付不起,可能會惹上官司,甚至學生身份都不保。
三丶排斥日系車
許多中國人有“排 日”的情結,不想開日本車,但到了美國會發(fā)現,大街上有一半以上跑的是日系車,為什么呢?
首先是日系車故障率低;其次是保養(yǎng)便宜;第三是二手車殘值高,想想你畢業(yè)的時候要賣車,誰不希望賣高一些價錢。
至于國人無比糾結的鋼板薄厚的問題,小編認為尊章守法駕駛比鐵皮厚那幾毫米重要幾百倍,價格超10萬的奔馳S550與4萬左右的豐田 TUNDRA相撞的話,一點勝算的優(yōu)勢都沒有,跟大TRUCK就更別比了。
四丶混合動力車更省油
橫向對比,混合動力車的確比同型號的汽油動力車相比更省油,但是不是能提供更大的收益呢?
比如同款式的TOYATO Camry LE 和Hybrid LE對比,汽油動力的油耗是25MPG,混合動力可以達到43MPG,但是兩者的差價達3720美元,按照現在的市場油價,這個差價可以多加1162加侖的87號汽油。根據這個計算,得跑上7萬邁,這個多出來的差價才能扯平。留學生最多假期開出去旅游一下,一年總共1萬邁左右,4年下來也就4萬邁,劃算嗎?
五丶堅定信念買車
先講個故事:本來想去買輛自行車,結果去了一看要2500塊(單位:人民幣,下同);被告知不如買摩托車,才4000,但是看得上眼的要將近1萬了;這個價格不如買輛二手車,但挑輛二手捷達要4萬多,而國產新車才5萬多;但是5萬多的新車太小了,買輛稍微大一點的吧,8萬多,這個價格又可以買合資車。
但這個價格的合資車減配得厲害,心里不爽要買就高檔一些的,就帕薩特吧。人家又說買帕薩特不如奧迪A4,低配版和帕薩特價格差不多,開起來多有面子??!說得也對,但是低配要啥沒啥太糟心了,果斷上高配。但高配將近40萬啊,路虎極光降價后才50多萬,40多萬都花了還在乎那10萬塊錢嗎?說得也對…………最后買了輛飛機回家…………
所以,想買什么價位丶什么款式的車,就堅定信念,不要被人一忽悠就改變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到了Dealer,銷售人員會不厭其煩地向你推薦對他來說利潤最高的車款,很容易就掉入陷阱。
六丶多跑幾間Dealer
Dealer(經銷商),類似于國內的4S店,但又有些不同,美國Dealer除了New car之外,還有Used car。所以,不管是新車還是二手車,你都可以去Dealer買。但不能只在一間Dealer上困死。
由于華人越來越多涌入洛杉磯,所以一些Dealer專門設置了華人銷售組,給華人各種優(yōu)惠。遠離華人區(qū)的留學生,不妨到華人區(qū)的Dealer轉轉,對比一下誰家的車便宜就去誰家買。
七丶找Owner買車
與Dealer相比,直接找Owner買車,會比較經濟實惠,能夠比Dealer便宜1000美金左右。但也有一個風險,萬一買到了事故車或者故障頻發(fā),沒有售后保障會比較麻煩。
八丶如何選保險
買車以后,立即要做的事情有兩個:第一件事去DMV辦過戶手續(xù),第二件事去保險公司買保險。如果在Dealer買車,這兩個步驟可以省略。
在DMV辦完過戶手續(xù),會收到一張臨時車主證,正式的車主證會在2到4周之內寄到你留的地址。然后拿著這張臨時車主證,找保險經紀買保險。
關于保險的事情,也需要提前做好功課,或者請教學長介紹保險經紀。通常年齡越小,保費會越高,所以不要糾結為什么學長的保險費會比你低的問題。辦完保險手續(xù)后,也會有一張臨時保單,同樣是2到4周之內會收到正式的保單,還有保險卡。
在這里需要提醒的是,需要把保險卡放在車里,萬一有警察查車,要把保險卡也給警察。
最后,祝同學們都能買到自己滿意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