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留學 留學資訊

美本UCLA本科畢業(yè)申請芝加哥大學碩士好申嗎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5月24日 02:17

【2025年出國留學、雅思、托福、小語種、留學考試】專業(yè)咨詢 >>

您好!我是劉老師,請問您想了解出國留學、語言考試嗎?

點擊咨詢

美本UCLA本科畢業(yè)申請芝加哥大學碩士好申嗎

芝加哥大學碩士不好申。如果你除非成績很好的話,那可能會比較容易點。
芝加哥大學碩士申請條件:
1、TOEFL/IELTS成績要求:
(1)、物理科學部包括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物理科學、數(shù)學、物理、統(tǒng)計學等TOEFL總分要求不低于90分,IELTS總分要求不低于7.0分。
(2)、其他學院或?qū)W系要求TOEFL總分不低于104分,各單項成績均不低于26分;IELTS總分不低于7.0分,各單項均不低于7.0分。
2、學歷背景要求:四年制本科學歷背景;
3、GPA要求:芝加哥大學無最低GPA成績要求,按美國大學研究生錄取要求來看,最低GPA需達到3.0分以上;無特殊要求,申請者無需將本科成績換算成4.0計。
5、申請需要提提交GRE及GRE Subject成績。一站式出國留學攻略 http://www.offercoming.com

大學畢業(yè)后想短期出國留學一年。選擇什么項目好?什么方式?

去做互惠生吧,根據(jù)你的要求,互惠生項目非常符合!互惠生項目旨在為有志青年提供一個小在別國學習語言和文化交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出國方式更經(jīng)濟更快捷!而且女生更容易找到匹配家庭。
互惠生平時的工作就是去到互惠家庭幫忙照顧一小孩和一些簡單的家務每個月能拿到一定的零用錢,每年還有兩周帶薪休假,每周有一天完全不被打擾的周末。平時互惠生再送小孩去上學后自己可以上語言班。因為互惠生是以一個人家庭成員去到互惠家庭的,所以您過去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就像在家里一樣,平時幫著照顧一下弟弟妹妹在完成部分家務。每周的工作

大學畢業(yè)一年之后再申研出國留學,GPA 很重要嗎

出國留學GPA的重要性
1、在申請期間,GPA甚至比標準化考試:托福/SAT/GRE/GMAT更為重要一般說來,對于申請研究生的學生來說,3.0以下的GPA基本沒有大學錄取。
2、在留學期間,如果GPA達不到學校要求,會面臨退學的風險國外大學是典型的寬進嚴出,如果學生的GPA成績不好,達不到2.0的最低要求,一般會先留校察看,如果還得不到提高,則會作退學處理。而且,國際學生的F1簽證合法性與GPA直接掛鉤。本科GPA不足2.0,研究生不足3.0的學生會被勒令退學!
3、在找工作時,雇傭公司對GPA的側(cè)重,遠超過于畢業(yè)院校的名氣除了升學,外國企業(yè)在招聘時,都要求申請人填寫上一個教育項目里取得的GPA,這在中國職場并不常見。外國企業(yè)習慣根據(jù)在校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專業(yè)技能。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成績能申請到國外多少排名的院校?可以把你的基本情況(GPA、語言成績、專業(yè)、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中去,系統(tǒng)會自動從數(shù)據(jù)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yè),這樣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請到什么層次的院校和專業(yè)了,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本科留學生為畢業(yè)怎么申請碩士?

本科沒有畢業(yè),沒有學位證和成績單是申請不到碩士的,雖然在本科就讀期間可以用已經(jīng)的成績?nèi)ド暾埓T士,但拿到的offer也都是有條件錄取,是需要完成本科所有的課程,修滿了學分,并且學位等級達到了申請院校的要求才能換取無條件錄取。然而美國院校大多數(shù)都采用學分制,修滿了120-12個學分就可以申請畢業(yè),而掛科之后一般是沒有補考機會的,只有重修。所以根據(jù)情況可以給到以下建議: 1、本科沒有畢業(yè)愿意再出國留學,并且各方面條件都滿足要求的話是可以直接申請英國的碩士的。2、本科沒有畢業(yè)實在不想再出留學也可以帶有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輔助證明在國外順利畢業(yè)的,可以找工作,購買免稅車。樓主的遭遇確實也挺遺憾的,美國本科四年,需要修滿120-128個學分才能拿到學士學位。目前留學生回國進入國有企事業(yè)單位,落戶、升學、報考公務員等都需要學歷認證,沒有畢業(yè)已經(jīng)是不能再學歷認證了。

畢業(yè)后想申請美國研究生留學,需要如何準備?有人科普一下嗎?

如今,很多留學中介都吹噓自己每年幫助多少多少學生拿到了夢校的offer,把多少多少學生送進了哈佛、耶魯?shù)让?,但是實際上從各大學校早申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看,每年被錄取的學生qu指可數(shù)。

所以那些成功案例真的可以作為我們找留學中介的標準嗎,當然不可以了。從我自己的留學申請經(jīng)驗來看,案例其實就是廣gao,這些案例出現(xiàn)的方式大多是文字口頭,微信軟文,百度廣gao,顧問的口中等等。完全沒有參考性,里面的條件是隨便可以更改的,而且每個人的軟件條件也都不同,所以參考價值并不高。如果真的想申請到好一點的學校,還是踏踏實實的提高自身條件。

我申請美研的時候,清楚自己的條件一般,需要十分努力,才能達到自己要求。也沒有想過有什么捷徑走,還是找一個靠譜的中介,好好的申請,更讓人放心。要說一個靠譜的在,還是要從師資力量判斷,我簽的慧徳,后期老師都是八年以上有經(jīng)驗的。全程根據(jù)我的個人情況幫我規(guī)劃個性化申請,而且會綜合我的軟件條件,選擇適合我的學校和專ye。至于案例,也是后面簽約后,和后期老師聊的時候,老師會給我講講她接手過的案例,我覺的這個更加真實。

在和后期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我就表示我喜歡UCLA,特別想申請這所學校。老師告訴我有目標是好事,俗話說壓力就是動力。因為名校的敲門磚就是標化成績,所以托福和GRE,我需要認真的刷。軟背景方面老師挖掘了我潛在的亮點,在尋找推薦人的時候,了解到我們老師中有一位背景實力很強,學術(shù)方面國際方面的影響力比較大,不僅有多篇論wen和專li,還在國外出版英文專著。想想這樣的推薦人,對我?guī)椭鷳摵艽?。好在老師帶過我課程同時也帶過我研究項目,zui關(guān)鍵的是老師很愿意作為我的推薦人幫我推薦,支持我去美國深造??梢哉f申請中,這封推薦信把我推高了一個層次。

后面我認真的準備考試,老師已經(jīng)開始收集材料創(chuàng)建文書。幸運的是,我把握住了唯yi一次刷分的機會,打破了自己,刷到了滿意的分數(shù)。文書這邊也順利的進行著,我也參與其中,有任何問題也都可以隨時提。來來hui回的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我算是準備的比較早的,所以到后期好像也沒有什么危機感了,覺的該做的都做到位了。后面就是踏實的等待錄取結(jié)果,記得當時一個月過去了還沒有收到消息,特別的著急,兩個月的時候終于有了消息,被錄取了。語言已經(jīng)無法表達當時的激動心情了。

我打算出國留學,作為文科本科生,希望能夠?qū)W一些商業(yè)的知識和能力,有什么可推薦的學?;蛘呤菍I(yè)嗎?

可以給你推薦一下UCLA 繼續(xù)教育學院的MBA預科證書項目,MBA預科證書項目共學習6門課程,涵蓋會計、經(jīng)濟、管理、金融、營銷和商科數(shù)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實踐課程,全部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商學院)的批準。順利畢業(yè)的學生可獲得由UCLA 繼續(xù)教育學院頒發(fā)、蓋有UCLA金色印章的畢業(yè)證書。你可以咨詢“飛越東方”,他們是UCLA Extension在中國的官方授權(quán)招生辦公室

如果有機會去國外留學,但是現(xiàn)在留學生到處都是,出國留學有意義嗎?

如果有機會去國外留學,那當然應該去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漫長的人生路有過這么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也是很幸運很值得的。但畢竟去國外留學要有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要有自理自律的能力和意志,要有善于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因此在留學之前必須根據(jù)自身情況因人而異?,F(xiàn)在,留學大致有這三類人,第一類學霸,留學目標明確,想進世界名校,學成回國,這一類學子,既利國也利已,留學的意義不言而喻。第二類,學習努力,但考進211,985高校還有距離,不過家長愿化本錢送孩子留學,那怕賣掉房子也心甘情愿,這一類學子也用心,有的還邊打工邊學習,而且學業(yè)完成就留在國外工作。成了國外的打工者。生活也尚可以。第三類,學習比較吃力,在國內(nèi)基本上是與大學無緣,但家里有經(jīng)濟實力,在國外讀完畢業(yè)回國,相對來說,工作有好找也有難找,就看各人的運氣了。國外留學意義大小,這得看各人的所處的境地而異。但出國留學拓展視野,增加見識,提升境界,擴大聯(lián)絡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
現(xiàn)在出國留學,甚至本科高中就去國外就讀已經(jīng)成為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同時國外高校的神秘感也大大降低,再加上媒體經(jīng)常為了吸引眼球?qū)懸恍┙箲]性文章,《名校海龜回國失業(yè)啃老數(shù)年》《英國名校碩士在上海找不到月薪8000的工作》《美國讀書花了幾百萬,結(jié)果回國年薪十萬》,導致大家對出國留學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海龜競爭力越來越小還有那么多人去?出國留學到底為什么,到底值不值?
出國留學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
簡單一點,如果指望靠出國留學,用一個國外名校的牌子找個很好的工作,掙大錢,那就基本上不用考慮了,差不多層次的學校,國外的不一定比國內(nèi)的有競爭力。比如國內(nèi)985的電子信息碩士,20萬起薪是很正常的,博士30萬也正常,985和部分211經(jīng)管類碩士15萬起薪還是很正常的,但是國外同層次名校(指綜合排名差不多的)也不敢保證比這拿得多。
那出國留學還有什么價值和意義
同樣的本科學??梢陨暾埜玫膰獯髮W。比如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在國內(nèi)想考個985碩士比較難,但是申請國外好學校非常容易。高中一本左右成績就可以申請國外很不錯的大學了,排名比很多985211還高。本質(zhì)上這是一種花錢享受優(yōu)質(zhì)高等教育,“購買”名校文憑的行為,比如很多同學發(fā)現(xiàn)高中學習很差的同學出國后卻讀了很好的學校,覺得不可思議,心里不平衡。
同層次的高校,國外的高等教育質(zhì)量更好。這一點凡是在國內(nèi)讀過大學又留過學的都深有體會,高質(zhì)量的課堂教學和實驗、國際化的教學理念、開放性的思維方式都會在無形中提升個人的競爭力和發(fā)展?jié)摿Α?br>海龜?shù)膬?yōu)惠待遇。主要體現(xiàn)在落戶、購車、科研和創(chuàng)業(yè)方面,但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具體看所在城市。比如只要在國外學習一年以上,并且取得學士以上學位都有機會在大城市(北上深需要碩士以上學位)直接落戶享受福利;凡在國外正規(guī)大學(學院)注冊學習畢(結(jié))業(yè)和進修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留學人員,在其免稅限量和從境外帶進的外匯額度內(nèi),可用現(xiàn)匯購買國產(chǎn)免稅 汽車 一輛,以鼓勵在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在職稱評定方面,根據(jù)個人的學術(shù)背景、科研成果、專業(yè)及就業(yè)單位、地區(qū)政策等因素,留學回國人員的職稱比在國外高一個或者幾個檔次,并且申報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針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國家及地方政府根據(jù)具體相關(guān)規(guī)定以及個人或者其企業(yè)的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資金資助;對其稅收、貸款等方面也有一些優(yōu)惠。
戶籍、購車等對一般人意義不大,有了戶籍也買不起車和房子,但是出國的家境大都不錯,買車買房壓力不大。
對人生成長的價值。這是最大的價值但也是最不容易被人注意和發(fā)現(xiàn)的價值,如果把出國留學看成一種人生閱歷和體驗,那意義很大。留學,首先應該是一種開闊視野增加閱歷提升獨立自主能力的機會,這些沒辦法用錢來核算,這些經(jīng)歷對拿高薪和提升升收入方面可能沒有立竿見影的快速提升效果,但是對提升人生質(zhì)量,拓寬人生的寬度和深度很有幫助,可以讓人受益一輩子。而且因為留學群體的家境普遍較好,這方面的提升從才顯得更重要,大家需求不同。
有人說我家鄰居去美國讀書幾年回來還是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那是人的問題,去火星也白給,跟出國留學沒關(guān)系,很多留學生基本上不上課到處吃喝玩樂呢,誰叫人家是富二代呢。
另外出國留學沒那么費錢
一說留學都很費錢,不一定的,不少英國香港一年制碩士四五十萬就夠了,和國內(nèi)碩士相比提前2年畢業(yè)掙錢,也很劃算。另外去北歐和德法意等國家學費很少,有的地方也可以通過打工養(yǎng)活自己,花不了多少錢。能拿到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或者全獎那就基本上不用花錢了。
那說到底要不要出國留學?
有這種疑問的,基本上是家庭經(jīng)濟情況也不錯,但還沒到花上百萬、幾百萬灑灑水那個程度。我只能這么告訴你,如果沒有特別大的經(jīng)濟壓力,是完全可以考慮的,但是不要把出國留學當成一門生意,不要用投入產(chǎn)出比的心態(tài)來衡量出國留學的價值,不要把回國能找到什么樣的工作,多少錢一個月當做目的,不然就不用考慮了。
多說幾句,別因為幾個噱頭新聞就對留學的人別人指指點點,什么傻呀,被人騙啊,花錢買文憑沒用之類的,畢竟人家也沒笑話你窮呢。
很多年前,我認為留學不過是換個地方學習和生活,獲取一段”在遠方”的經(jīng)歷。至于對于人生會有多大的轉(zhuǎn)折,直到踏上飛機的那一天,一切依然只是懵懂的幻想。
那時的我只知道,在自己最好的年華,去往一個嶄新而陌生的國家,呼吸著不一樣的空氣,結(jié)識不一樣的朋友,說著不一樣的語言,吃著不一樣的食物。這種魅力,無可抵擋。
后來我念了書,畢了業(yè),做過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工作。從進入夢想中的大學,到夢想中的公司,從夢想中的旅行,到夢想中的城市。一路走的挺遠,成長的印記也好幾次狠狠的打在臉上。
直到今日,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和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打交道。我很喜歡這份工作,除了因為它所帶來滿足感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縱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我至今還沒有遇到一個后悔留學的學生。
因此,不管你把留學經(jīng)歷想象成是是一個大染缸,大熔爐,亦或是大金礦。每一類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屬于自己的寶藏,以及把自己塑造成獨特的模樣。
所以與其問留學是否有意義,或許問題應該是:你從留學中,想獲得什么?
60年前你若問新中國的第一批知識分子,可能答案是縱橫四海,改造國家。錢學森、丁肇中、李政道,他們這一代為了祖國,選擇義無反顧。
20年前你再問,答案大多是改善生活,追逐夢想。電影“中國合伙人”中,鄧超飾演的徐小平從美國大使館出來的時候意氣風發(fā),高舉美國簽證喊著USA,USA. 他們中的很多人,后來真的再也沒有回去過。
現(xiàn)在再問,答案一定會光怪陸離。關(guān)鍵詞可能是:眼界、文化、發(fā)展,或者是自由、 探索 、體驗,甚至是逃避。
當下的你可能已經(jīng)對于自己留學之后的路有了一定的規(guī)劃。但請放心,留學之路一定會顛覆你最初的預期和打算,最終把你帶往完全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因為認識的某個人,上過的某門課,參加的某次活動等等等等。
但在我看來,這正是留學的最大魅力,一種精彩到極致的不可預知性。
而如果你還在猶豫,可能是因為有放不下的東西,可能是有對于未知的恐懼,可能是面對陌生國度學習工作缺乏自信?;仡^看來,最難的無非是踏出第一步,而后的路,誰不是踉踉蹌蹌走過來的。
沒人能在這個時候遞給你一張金色入場券,保證你一路平坦波瀾不驚;更不要期待一個萬無一失、一步到位的選擇,能夠保證你魚和熊掌兼得。
放棄對穩(wěn)定性和確定性的追求,是心智成熟的第一步。對不確定性的擁抱,也是成長的重要法則。
頭頂有星辰,心中有戒律,眼前有路和遠方。不規(guī)規(guī)矩矩的活,這樣的人生,在我看來才值得一過。
留學的意義是什么?沒有人能給出你標準的答案,你的篇章只會由你自己譜寫,重要的是記住自己的初衷和夢想,一路上不斷糾偏,在關(guān)鍵的時候做出最符合你當下利益的決定。
所以,那個最初的一瞬間,讓你動起了“我要留學”的念頭的,現(xiàn)在還能回憶起來嗎?
要有情懷,也要重現(xiàn)實
年代變了,留學不再是單純?yōu)榱烁纳粕罨驗閲ЯΑ_@幾年很多各種渠道找到我的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都或多或少洋溢了各類情懷。最常見的有:名校情結(jié)、美國夢情結(jié)、移民的情結(jié)、心無雜念做學術(shù)的情結(ji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情結(jié)等等。
這無可厚非,以夢為馬,賦予自我行為重要的意義,是駕馭生活的重要態(tài)度。但如果陷得太深,把情懷變成了執(zhí)念,它很可能就會在未來給你帶來災難。
我不止一次在美國和加拿大遇到工作不如意的博士生們,聊到各自的留學生涯,他們的回答釋懷中透著無奈:“我當初來這里就兩個目的,拿到綠卡,然后專心搞科研?,F(xiàn)在發(fā)現(xiàn),綠卡是拿到了,但是博士后還在一輪一輪的做,沒有公司愿意要我,科研的路現(xiàn)在看起來也只不過是個幻想的烏托邦?!?br>我還有一位關(guān)系很好的朋友,復旦本科畢業(yè)以后同時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金融工程碩士的職位,我當時是建議他去多倫多大學,因為相對就業(yè)更好。而他沒有想清楚,最后還是懷著執(zhí)著的美國夢選擇了UCLA. 然而畢業(yè)后發(fā)現(xiàn)國際學生拿著OPT完全沒有機會找到對口工作,于是又被迫匆匆回國,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應屆生求職大軍,最后勉勉強強進到了四大,和很多國內(nèi)本科/研究生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類似的還有非名校不去的情結(jié)。我曾經(jīng)給一位想讀計算機的同學強烈推薦申請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而最后家長卻讓他選擇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原因是這所大學在英國QS上能排全球34名,而滑鐵盧大學只排到了152名。而只要你做點研究,就會知道滑鐵盧大學在整個北美的IT屆都有很高的聲譽,每年有大批量畢業(yè)生會直接去硅谷工作。而曼徹斯特大學畢業(yè)后,則首先面臨英國嚴格管控的工簽政策。每100留學生中只有不到3人能夠留在英國工作。想起來,我都會替這位學生捏一把汗。因為那虛無縹緲的名校情結(jié),他和硅谷很可能就這么擦肩而過了。
個人的情懷和夢想,如果不能凝結(jié)到整個 社會 的分工體系中去,再大的幻想都只是個美好的泡沫。將下半生的前途,都壓在這樣一個幻想之上,注定是一個風險極高的賭博。
羅曼·羅蘭也說過:缺乏理想的現(xiàn)實主義是毫無意義的,脫離現(xiàn)實的理想主義是沒有生命的,就是這個道理。
留學只是起點,不是目的
所以我從來不會鼓勵每個人盲目的出國念書,甚至是為了逃避國內(nèi)的教育而去留學。一個在自己國家讀書都覺得不適應的學生,我很難想象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后問題會迎刃而解。
你如果從來沒有選過小班的研討課,參加過出國的夏令營,也沒有參與交換生項目,甚至沒有用英文做過獨立的論文和課題研究,又如何能判斷自己更適合海外的教育模式呢?
你需要的是多體驗,多搜集信息,讓理想落地??梢哉疫^來人聊天,去學校網(wǎng)站研究,努力看清自己所選擇的路的前方形勢,了解自己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方向在哪里,清楚自己做什么事情會比別人有優(yōu)勢,知道將來誰會愿意為你的才華和時間買單。
這些都想清楚,你便不會在選校和選專業(yè)上一頭霧水毫無頭緒,在寫PS (個人陳述)的時候無從下筆。
這些對于自我的定位和認知,在你出國前可以是模糊的,有偏差的,這都沒關(guān)系。實際上隨著學習和生活經(jīng)歷的不斷深入,他們一定會不斷的被調(diào)整和糾偏。但如果你壓根不去想,兩眼一抹黑就上了飛機,那無異于避重就輕,自欺欺人。
而如果你連學校的申請要求都找不到,相關(guān)表格也不會填,我覺得你可能還未達到留學生的起碼能力標準:即信息收集和獲取,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 。這些軟性的技能,才是決定留學之路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反復和一些學生說,留學不是目的,而只是開始,是人生躍遷的第一步。這一步即使讓你踏上跳板了,也不代表你最后就能一躍而起。
實際上,中國留學生在海外面臨的挑戰(zhàn)不一而足:從語言劣勢,到社交尷尬,從文化差異,到各類偏見。在學校的時候,你還是交錢的主,加上圈子小且單純,這些問題可能都不太凸顯。而如果進入了 社會,到了實習/求職階段,需要讓別人給你錢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難上加難。人家憑啥要找一個文化不通、溝通有障礙的外國人呢?
所以90%的留學生畢業(yè)后在當?shù)卣夜ぷ鞫紩允「娼K,剛踏上跳板就摔了個跟頭,最開始的各類美好想象被逐漸打回原形。所以,想著通過留學本身就能順利走向人生巔峰的,未免太天真樂觀了。
長期來看,對于個人增值的最好辦法,無疑是在職場中證明自己,不斷提高溢價。而不是通過獲取“留學生”這樣一個簡單粗暴的標簽。
現(xiàn)在出國的人確實比較的多,回流的也比較的多,有一些回流的回國工作拿著幾千的工資,與出國的留學費用遠遠不成正比,有的人就會說,有什么意義出國留學,還是拿這點工資,還沒有某某在國內(nèi)上大學拿的工資高,怎么怎么的。
出國留學有什么意義?這個就像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的,每個人的回答都是不同的。和你分享一下,我周邊留學出國的朋友的一些想法~
留學出國的經(jīng)歷開闊了眼界,看大了世界發(fā)展的變化,對于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了很大的影響,在國外比國內(nèi)思考的更好的,學習的更多,了解了國外的傳統(tǒng)文化和思維方式,理解了多元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學習了了很多新的技能。
出國留學對于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但是不管最初是出于什么目的,相信這段經(jīng)歷都會成為鐫刻在每個留學生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段記憶。只有當一紙文憑來之不易,我們才會珍惜苦盡甘來。
如果有機會去國外留學,請你一定要出國開闊眼界,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是真的好。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研究院院長 張維為教授在上海某知名大學演講時講過:“ 一出國,就愛國,這個比例至少有70%,這效果比黨的教育還要好?!?br>我覺得張老師說的這段話確實非常有道理,現(xiàn)在國內(nèi)很多的憤青每天蜷縮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去讀書學習,努力工作充實自己,相反地習慣了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碗來罵娘。將自我懶惰或者不努力導致的生活不順遂,直接怪罪到祖國頭上,導致他們骨子里一直認為祖國就有兩點不好,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所以他們生活的才不好。但其實只有一句話: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
如果有機會去國外留學,請一定要出國看看,不要覺得現(xiàn)在留學生到處都是就覺得沒有意義,而是為了開闊自己的眼界,用親身體會去驗證自己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出國留學會幫助你快速成長,出國留學更多的是感悟文化不同,了解不同,發(fā)現(xiàn)不同,最終以包容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不同,然后會對自己的祖國變得更加熱愛。
出國留學可以見證中國巨龍的崛起!
中國巨龍已經(jīng)醒了,真的,已經(jīng)醒了,讓歐美國家猝不及防的醒了,讓日韓東南亞小國膽寒的醒了。很多人享受著國家快速發(fā)展帶來的福利,卻身在福中不知福,覺得中國仍然是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缺乏基本的認識和民族自信心。以下是幾個小例子:
如果有機會留學和現(xiàn)在到處都是留學生,應該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出去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因為出去留學過或者為了有一個優(yōu)于其他人的經(jīng)歷,而謀取個人的利益或者發(fā)展。
作家謝可慧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中寫到過,那對西班牙遇到的父子,在高迪的建筑參觀的時候,那個父親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在歐洲的那么多天的經(jīng)歷熏陶,不會比上一學期的藝術(shù)課效果差。
當時,她就想到她的一個閨蜜的父母,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讓孩子見世面。
逢年過節(jié),她的父親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讓她帶上作業(yè)本,去大山大水里。她問她的父親,到底什么樣的人,稱得上優(yōu)秀的人。父親說:學習成績好的人是智商高的人,能左右逢源的是情商高的人,而真正優(yōu)秀的人,是見過世面之后,對于任何事都寵辱不驚的人。
她去過最北的北方,也去過最南的南方,打過地鋪,睡過帳篷,去做家教差點被騙,寫作又被騙錢??墒撬⒉缓蠡冢粋€人對知識最大的敬意,是能夠通過知識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好,讓自己越來越寬闊。
所以,去留學不是因為你留過學,而是因為你見過世面,如果你足夠優(yōu)秀,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眼界和格局。
出國留學,最大的意義是開闊眼界,體驗中西不同的文化差異,中西不同的思維方式。如果能進入常青藤名校,還能接觸到領(lǐng)域領(lǐng)先的學科帶頭人,在精英圈子積累人脈。
但如果你只是想混個文憑,鍍個金,那意義不大,現(xiàn)在海龜泛濫,洋文憑不值錢。
前幾天我曾回答過其它類似的問題,其實無論出國與否,大學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節(jié)點,一個岔路口。人生中這樣重要的節(jié)點,也就兩三個。
所以,大學也許是你一生中唯一一次可以離開故鄉(xiāng),到另一個陌生環(huán)境居住生活,體驗不同的人文環(huán)境機會。
我對高中生的建議是,如果是男生,走的越遠越好!
國內(nèi)不乏一些好的大學,但如果經(jīng)濟實力足夠,也有遠大志向,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換一個城市,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豈不更好?
有沒有意義,取決于你出去的目的是什么。
這幾年外界宣傳的低齡留學,出國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大了,但是比起國內(nèi)的高考還是幸福感強很多。
出國以后打算留在當?shù)氐?,只能說太難了,現(xiàn)在整個大形勢相比之前,差了很多。想要留下來,付出很多只是一個必備的條件,但不代表付出了很多就能留下來,特別優(yōu)秀,還有婚姻,機會更大;
出國以后打算回來的,分兩種,一種是去開闊視野的,對他們來講,不管競爭多大,出去都是增加國際視野。
另一種是鍍金,國內(nèi)高考競爭壓力那么大,國外的學校同樣的成績,出去的話學校排名更高,搖身一變回來。像北京的入戶準則,像廣州的人才綠卡,對學校都有要求。
只要條件允許,出國留學當然有意義!
留學生雖然到處都是,但是留學帶給你的收獲會受益終身的。
從國內(nèi)眾多的學生中脫穎而出,參加各種考試,過五關(guān)斬六將被國外某個大學錄取,說明你的實力不凡!
如果想要被美英加奧排名前列的大學錄取,條件很嚴苛。首先大學GPA要在3.0以上,必須有學位證畢業(yè)證,其次雅思成績要在7.0以上,如果是申請商科,GMAT成績730以上,能達到這樣的成績,考過的人都知道它的分量,沒有人能隨便成功,沒有金剛鉆,攬不來瓷器活!
在國外留學,會睜眼看到世界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會成為融匯中西方思想精華的人。
世界和而不同,在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國家,不但能收獲自信和勇氣,還能從收獲友誼和合作,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個不但有西方的 科技 和理性,還要有東方的心胸和美德的人,成為一個兼顧東西方文化而又能用不同風格,不同背景的思想充實自己,還能達到均衡發(fā)展的人!只有融匯中西的人才最有競爭力的人!
出國留學會讓你快速成長,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出國只能靠自己。在海外異鄉(xiāng),吃喝拉撒學全靠自己,從獨自坐飛機到獨自報道租房,再到獨自生活學習,考驗的不僅僅是語言,獨處異國他鄉(xiāng),是對人全方位的鍛煉和考驗,提升的不僅僅是學識,還有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判斷能力,慎獨能力等方面的升華和提高。收獲的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希望通過留學你也成為像傅雷先生所說的這樣一個人: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大,又微妙又率真。
很多東西你沒有見過,你就以為不存在,說得通俗易懂就是井底之蛙。出國有沒有意義是相對的,對于一個不用心的人,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留學可以拓寬人生的邊界,讓你打開更廣闊的視野,看問題看得比別人更長遠,包容心也會變強。
留學非常有意義。

出國留學流程

去美國去留學,除非申請到美國排名前50大學的本科生或者博士生,否則實在沒必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出國留學,進入美國名牌大學本科,將是國內(nèi)名牌中學尖子生的選擇。其實像耶魯,哈佛這樣的名牌大學,最重視的是本科生,其次是博士生,碩士生排在最后。畢業(yè)后,用人企業(yè)和機構(gòu),也首先看你那個大學的本科。
美國社區(qū)大學(Community College),也可以翻譯為“社區(qū)學院”。美國有3000多所大學,其中社區(qū)大學占了很大一部分,共有一千兩百多所社區(qū)大學,擁有一千多萬注冊學生,美國高中畢業(yè)生有近一半的學生選擇社區(qū)大學,占美國本科生的46%,社區(qū)大學申請入學條件要求低,畢業(yè)在美國頒發(fā)副學士學位,學生較易申請入學。當然,尤為重要的是,作為中國學生,務必確定將要選擇的社區(qū)大學是否通過了中國教育部認證。社區(qū)大學每年學費在5000美元左右,而美國公立大學學費每年一般在2-3萬美元左右,私立大學每年學費在3-5萬美元左右。社區(qū)大學的學費不足公立大學的一半。不管你在國內(nèi)學習成績是否一定出色,是國內(nèi)工薪階層進入美國大學的比較有效途徑。如果你成績十分優(yōu)秀,但苦于資金不足的問題,社區(qū)大學可以進入美國名校的跳板,如果你成績一般,也是出去美國留學的一個機會。社區(qū)大學的學生與其他在四年制美國大學學生一樣,可以在學校內(nèi)工作20小時/星期,另外相對寬松社區(qū)大學的學習和管理,使學生更有機會獲得兼職工作,有效減輕了留學的成本。社區(qū)學院一般學費加生活費僅為10萬左右人民幣,選擇“2+2”(2年國社區(qū)大學+2年美國普通大學)的留學計劃,成就了成績或者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高三學生“曲線”留學美國前50強名校的可能,并且可為留學生減少一半的費用,大大降低留學費用。除了上述特點,社區(qū)大學的入學時間比較靈活也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一般四年制大學從申請到開課的時間,需要約六個月或更多的時間,要申請獎學金的話,一般要提前一年申請,相比之下社區(qū)大學的申請時間通常只需四年制大學不到一半的時間。另一方面,大部分四年制大學只允許外籍生每年入學一次,而社區(qū)大學通常每學期均讓學生入學,有的一年可以四次入學。
美國社區(qū)大學的錄取條件比普通四年制大學要低,一般高中成績在70分以上都符合要求。學校可以提供語言培訓,所以如果學生語言分數(shù)沒有達到入學標準,只要通過測試,修滿相應的語言課程即可,無雅思、托福等語言成績同樣可以申請入學。一般來說,在本州內(nèi)的社區(qū)大學基本可以成功轉(zhuǎn)學分(達到本州最低分數(shù)要求的情況下),但是跨州轉(zhuǎn)學,學分承認度稍有不同?,F(xiàn)在,社區(qū)大學轉(zhuǎn)學體制最完善的是加州,基本上任何一間社區(qū)大學與加州的絕大多數(shù)四年制大學都有轉(zhuǎn)學協(xié)議,有的甚至有轉(zhuǎn)學保證,學生的GPA分數(shù)較高時,就可以申請全美排名靠前的四年制名校就讀大學。在美國,從兩年制大學轉(zhuǎn)入四年制大學時,只要學生的學分足夠(一般為90學分),就可以申請進入四年制大學繼續(xù)讀大三、大四,最后畢業(yè)。部分美國常青藤名校不直接招收國際學生,或者只開放少量名額,并且要求相當嚴格,申請者必須具備極高的SAT和托福成績,這就限制了很多成績一般但想進入美國名校的學生,而從美國社區(qū)學院畢業(yè)申請大學則可以享受美國學生的待遇,不需要再考SAT,只要社區(qū)學院兩年的GPA成績足夠好,美國大學對轉(zhuǎn)學生的GPA(平均成績)的最低要求是3.0,如果打算成功轉(zhuǎn)入綜合排名前40名的大學,GPA成績需要達到3.5以上,申請名校也不是問題(包括美國常青藤大學),這樣一來不失為是國內(nèi)工薪階層比較優(yōu)秀或有志的學生進入美國名牌大學的比較有效途徑。在美國大學本科排在第一位最牛的專業(yè)是金融專業(yè)。以美國圣莫尼卡社區(qū)學院(SantaMonicaCollege)為例,2010年圣莫尼卡社區(qū)學院840名申請人中有223人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全美排名第21)成功錄取,這些學生畢業(yè)時拿到的學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奧龍尼學院(Ohlone College)是加州109所社區(qū)大學之一,位于加利福尼亞弗里蒙特市市區(qū),離舊金山僅半小時車程,全校約18,000 名學生,國際學生來自20多個國家,提供40種以上的科目選擇。升學率高。完成本校大一、大二課程的畢業(yè)生成功轉(zhuǎn)學至加州大學伯克利(UC, Berkeley)與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qū)(UCLA) 的比例有40%。入學要求:高中畢業(yè)(或高中以上學歷),高中成績平均分80分,無托福/雅思成績可申請有條件錄取先修語言課程,這對本來入校時沒有任何語言成績的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入讀了一所四年制大學,在你畢業(yè)后可以在美國進行一年的實習來積累工作經(jīng)驗,這個項目被稱為“OPT”。OPT一年之后,如果你依然想留在美國工作,就必須找到一家愿意支持你申請“H1-B”簽證的公司。如果你入讀了一所社區(qū)學院并獲得了副學士學位,你將能夠在社區(qū)學院畢業(yè)到轉(zhuǎn)學至四年制大學的期間獲得額外一年的OPT實習機會。國際學生一般有一年的OPT時間,在這個時間內(nèi),原則上你還是F1的身份,但你可以工作,在OPT期間內(nèi)找到工作后,需要公司資助(SPonSOR 保證人)的工作簽證,H1-B,申請了工作簽證后,等你的OPT過期了,你就可以以工作簽證來工作了,工作簽證一次性是3年,3年過后,可以再延期3年,六年過后,就必須要出美國一年才能重新以工作簽證回美國工作,當然,在這六年中,你可以請公司申請綠卡,或其它途徑申請綠卡,就可以一直呆在美國,合法工作。

女兒出國留學申請感悟

? ? ?
過了4月15日,一切都塵埃落定了,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地幻想過,到了415那天,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點點滴滴,會是怎樣的感慨:興奮?悲傷?亦或是無奈?事實是,我現(xiàn)在的心情無比地平靜,peaceful ?& secured,知道了未來的歲月需要去期待什么、會面對什么。
看過很多人寫的“出國留學申請總結(jié)”,很欣賞一句話,“申請總結(jié)有二種,一種是看完后可以有所借鑒的,一種是看完沒什么幫助的,就像讀一個故事,故事結(jié)束了,感慨一聲后也就都忘了”。很希望我自己寫的是第一種吧,會盡可能地把想到的、做到的寫下來,有什么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我的申請一路走來好像都很順利,說實話,申請之前,我沒有太多的自信,看看自己的背景,我很懷疑自己能不能拿到OFFER的,結(jié)果真的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仡^看看,我覺到我總是按我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事情,我沒有接受很多人的意見,我討厭陳舊的模式和所謂的經(jīng)驗之談,Maybe ?that’s ?the ?price ?I ?have ?to ? pay. But ?I’m ?truly ?blessed ?in ?a ?lot ?of ? ways. 也許真的沒有太多可以讓后人借鑒的地方吧。
我需要感謝爸爸媽媽,感謝您們在各方面對我的關(guān)心和支持,感謝好友們給我很多的想法(盡管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感謝分散在全美各地各個學校的學長學姐們對我的熱情款待,真的非常感謝您們?yōu)槲宜龅囊磺小?br>一、我的大學四年
1.1我的時間表
我覺得一切要從天文這個專業(yè)說起,因為不同的同學進了這個專業(yè)都抱著不同的想法。我是那種高考結(jié)束填報志愿的時候有點頭腦發(fā)熱,覺到這個專業(yè)聽著挺帥的,就報了,結(jié)果還真的被南京大學天文系錄取了,有點誤打誤撞的感覺。所以在申請出國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花了很多時間來思考自己將來到底要不要繼續(xù)學天文,天文這個專業(yè)今后是否適合我之類,也許對鐵桿的天文愛好者,這一步可以忽略了??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畢竟目的決定手段嘛。出國真的不是目的,只是另一段漫長旅途的開始而已。
在南京大學讀大一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著要出國,其實完全不是為了天文,只是覺得自己要出去闖一下,鍛煉一下自己。另外在參加完一次次的師生交流、早期科研報告之類的活動之后,我就很明確自己不想在國內(nèi)讀研,我不喜歡那些活動,那些活動總讓我覺得很壓抑。但對于出國,我沒有付諸太多的行動,天文這樣一個專業(yè),我不知道本科畢業(yè)了可以做什么,那個時候只是一個朦朧的想法,我沒有很認真地上課,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的社團、學生會以及各種各樣的組織中度過。
大一的時候跟著學長參加了什么創(chuàng)新項目,I quit halfway, doesn't ?end ?well....
那時聽說大二會比較空閑,再加身邊的牛人都開始準備考試了,所以就報了大二的六月份的GRE。后來事實證明這不是很明智的決定,大二的課程真的很緊,第一次開始掛課,人生就此完整。
過了大二的英語六級,趁熱打鐵,大三的九月我就把IBT考過了,之后的日子不算太向上,學術(shù)依舊沒有長進,繼續(xù)掛課,找了導師,科研很打醬油,其他生活依然豐富多彩。
大三的暑假我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即UCLA交換了3個月,跟了一個很好的導師,做了一個很不錯的項目,不得不說,這三個月的經(jīng)歷給了我很多很多,碩鼠MM對我說,“你用三個月的時間得到了別人辛苦三年的東西,你還要抱怨什么?”
整個申請差不多是從大四的九月下旬(即2009年9月)開始正式準備的。
總體說來,我是希望自己能早早地把英語考試解決掉,大三的時間可以做一點科研,補一下gpa。
在我申請的時候,大概的情況是這樣的:
1.GPA ?: ?Overall :82.7 ? ? ? ? ? ? Rank: 3/26
2.GRE ?: ?General :550+800+4.5 ? ? Sub(Physics): 830 ? 77%
3.TOEFL: ?Reading:29 ?Listening:29 ?Writing:29 ?Speaking:23
4.Paper ?: ?一篇Submitted Astronomical ?Journal論文,我是第二作者(2009年和ucla的導師合作完成的,2010年1月被接收)
5.Research experience:有一些觀測經(jīng)歷,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等等。
6.其他 ?:全美數(shù)學建模的一等獎meritorious winner
南京大學天文系學生會主席
南京大學天協(xié)會副會長
coach in X-Changed Cross Cultural Program (免費帶小朋友游美國的經(jīng)歷),自我感覺課外活動方面經(jīng)歷比較多。
我一直對GPA感覺有點自卑,物理的sub也低了點。應該看完我的物理sub就沒有人會覺得我是牛人,我的major gpa比overall還低,所以基本都不列。我花了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許這就是太放任自流的結(jié)果。
1.2推薦時間表
我覺得大一、大二的時候,課程比較多,又非?;A,應該多花點時間好好學習,特別是大二,如果那時候GPA低了,到了大三,由于課程太少了,再怎么努力平均下來GPA還是很低。另外,真的需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到底喜歡不喜歡這個專業(yè),未來的路要怎么走。其實身邊大學畢業(yè)后去找工作、讀研、考公務員、轉(zhuǎn)系轉(zhuǎn)專業(yè)的人都很多,不要自己把思維限制了。
對于確定今后很想讀天文的同學,建議還是早點找個導師(例如在大二的時候),主動跟老師聯(lián)系一下,哪怕只是打打醬油、看看文章、處理處理數(shù)據(jù),至少會對科研有一點概念,也許會發(fā)現(xiàn)和自己想象的非常不同吧。因為我有一小段不是很快樂的在創(chuàng)新項目的經(jīng)歷,所以我覺得參加這些項目不失為一個督促自己好好工作的方法,可是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反而被各種各樣的考查、報告所限制了,不參加而直接與導師聯(lián)系也不失為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到了大三,如果已經(jīng)確定出國了,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各種考試。大三上學期可以把IBT考掉,IBT建議不要考得太早,因為有的學校是需要你在入學的時候這個成績?nèi)匀挥行У模源笕タ糏BT比較合適。對于一些想出去交換的同學,則可以考慮早點考一次,因為很多交流項目需要IBT成績的。大三六月考GRE,有了IBT的準備,GRE應該也會容易一點?,F(xiàn)在聽說GRE要改革了,考試的機會應該會更多,但我仍然建議在大三的時候去考就可以了,不用太早。
出國,英語總是需要的,所以一路上都不能放棄??墒?,也不用太過介意英語考試的成績,因為沒有學校會只是因為你的英語成績不好而卡你的。大三的時候也要注意平衡專業(yè)課、英語考試和科研之間的關(guān)系。
二、申請篇
2.1選學校
對于天文專業(yè),實在是沒有太多前人的經(jīng)驗可以參考,而且之前大多申請的都是研究生,背景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有天文專業(yè)的學校還是很多的,有的是在physics ?& ?astronomy里面,我主要是參考了下面這個網(wǎng)站:http://www.astro.umass.edu/arny/astro_gradprogs.html
我是基本上把網(wǎng)站上面羅列的學校的研究生項目都瀏覽了一遍,我關(guān)注的主要是研究方向,由于那個時候我還不確定自己今后想做什么方向,所以我就偏向研究方向比較廣的,另外是有沒有望遠鏡時間,我想做偏向觀測方面的。如果對某個學校很喜歡,我就再瀏覽研究生列表,看一下里面有沒有中國學生,有的話就去騷擾一下,問一下那邊情況怎樣。如果那個人回復得很積極、很正面的話,就考慮申請一下,如果那個人對我愛理不理的,看來他在那邊過得很痛苦,就考慮不申請了。我知道這樣做隨機因素很大,可是我比較在乎生活質(zhì)量,如果他過得不開心,很大可能我去也會不開心的。另外如果系里一個中國人也沒有就算了吧,估計這個學校沒有招收中國學生的習慣之類的,我也就不去申請了。
關(guān)于天文的ranking:天文很官方的ranking好像只有1995年的,反正我沒見到過,后來有各種各樣的非官方的排名。我承認到今天我有那么點后悔,應該多申請一些天文更牛、更好的學校,盡管到今天我也不是很知道天文具體的排名是怎樣的。
另外,我知道我的物理不是很好,而且感覺和物理系的同學相比沒有競爭力,所以我申請的基本全部是astronomy/astrophysics,看到physics ?& ?stronomy的就基本全部pass掉了。
最后我一共申請了19個學校:
1. University ?of ? Hawaii(UH)
2. University ?of ?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
3. University ?of ? Taxes ?at ?Autstin ?(UT-Autstin)
4. Cornell ?University
5. Columbia ?University
6. Johns ?Hopkings ?University ?(JHU)
7. University ?of ? Washington ?at ?Seattle ?(UW)
8. Penn ?State ?University ?(PSU)
9. Ohio ?State ?University ?(OSU)
10. University ?of ? Virginia ?(UVa)
11. University ?of ? Maryland ?(UMD)
12. University ?of ? Florida ?(UFL)
13. University ?of ? Arizona ?(UA)
14. University ?of ? Colorado ?at ?Boulder ?(UCB)
15. University ?of ? Massachusetts ?(UMass)
16. University ?of ? Wisconsin ?at ?Madison ?(UWM)
17.Caltech,
18.Oxford,
19.AstroMundus ?(一個德國的項目)
這個順序差不多也就是我心目中對各個學校的傾向性。
現(xiàn)在看來,一方面我可能申請的學校數(shù)量有點多,盡管大家說申請20個左右的學校不算多,但還是要看個人。另外,我當時覺得申請時是拉開檔次了,現(xiàn)在看來也不盡然。其實還是應該多申請一些天文方面更牛、更好一點的學校。在美國有的學校綜合排名很高,可是天文排名一般,有的學校則相反,所以還是要自己注意。
2.2準備材料
選好學校之后,要注意各個學校的申請截止日期。學校申請材料的過程一般有二種,一種是先到先審,一種是過了deadline一起審。天文的學校一般都是第二種,所以時間上一般都是來得及的,不要太趕,要認真仔細準備材料?,F(xiàn)在一般都是網(wǎng)上申請,所以只需要在申請截止日期之前把網(wǎng)申的東西填好,申請費交掉就好,寄過去的成績單之類的可以稍晚一點,沒關(guān)系。
另外還要注意很多學校對美國學生的要求和對國際學生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可能截止日期不一樣,寄的東西也可能不一樣,而且有的還有cover ?letter。有的學校既要寄材料到department,又要寄到研究生院,就是很復雜。
下面簡單說一下申請學校需要準備的材料:
1.Personal ?Statement:我是自己先寫了一個類似模板,800-1000字左右,然后再根據(jù)各個學校的具體要求而進行修改。大概就是說說自己的情況、以前做過的研究、以及以后想工作的方向等內(nèi)容。由于我的GPA比較低,所以就作了一下說明。
2.Curriculum ?Vitae:一頁就好,模板很多,都大同小異,學術(shù)相關(guān)的要寫,其它方面我覺得列一些也無妨。
3.Letter ?of ? Recommendation:一般學校都要3封推薦信(也有要2封或者4封推薦信的)。我的1封推薦信是國內(nèi)的導師寫的,2封是美國的,一封學術(shù)方面的(UCLA的導師寫的),一封課外活動。一般也都是這樣安排,二封寫學術(shù)方面,一封寫一些課外活動、人品之類。我個人很不贊成自己打個草稿然后讓導師改改就交的,這樣一方面增加自己的負擔,另一方面寫得可能不是那么真實。所以找好推薦人寫好推薦信也很重要,找個了解自己的導師,早點說明。
4.還有一些其它材料如成績單、在校證明、排名證明之類,可以在百合的飛躍手冊上找到具體的辦理方法,這些就是留夠時間,不要到時候來不及就好。
三、后申請時代
天文的學校一般是沒有面試的,目前為止我只聽說過University ?of ? Michigan ?會打電話面試。天文的offer發(fā)的很早,我2010年1月9日剛申請結(jié)束,沒幾天就陸陸續(xù)續(xù)拿到offer了。
關(guān)于陶瓷,我沒有這么做,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研究經(jīng)歷太少,不知道要和導師講什么,而且覺得很難在短短幾封郵件之中說出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另外由于天文系學生的錄取一般是由學校錄取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有的學校委員會里的人也一年一個樣,不固定,所以導師一個人也很難說了算,就像ucla的導師對我說,他不是學校招生委員會里面的人,不能給我什么保證,他讓我自己要多申請一些學校。但不管怎樣,陶瓷多少應該會有點用處吧,所以大家自己斟酌吧。
3.1申請結(jié)果
學校 ? ? ? 收到OFFER時間
OSU, ? ? ? ?2010.01.02.
PSU, ? ? ? ?2010.01.28.
UFL, ? ? ? ?2010.01.30.
UT@Austin, ?2010.02.02.
UVa, ? ? ? ?2010.02.08.
U Hawaii, ? ?2010.02.09.
U Arizona, ? 2010.02.11.
UCLA, ? ? ?2010.02.13.
AstroMundus, 2010.02.13.
UMass, ? ? ?2010.02.14.
UC@Boulder, 2010.02.16.
JHU, ? ? ? ?2010.03.06.
我一共拿到了12所學校的OFFER。
WaitingList: UMD,
UW@Seattle
Columbia
Rejection:
Cornell,
Caltech,
UW@Madison,
Oxford
我的WaitingList和Rejection基本上都是自己去問出來的,他們都沒有很及時地給我發(fā)郵件。WaitingList中Columbia給我的回復很積極,說如果感興趣歡迎去他們學??纯?,很有可能錄取。其它二個學校都反應一般,說今年的競爭很激烈,希望不大。聽說Cornell今年的經(jīng)濟形勢非常不好,打算招5個學生,就只發(fā)了5個OFFER,所以比較難。Caltech嘛,一貫的牛校,被拒了也正常。不是很懂為什么UWM拒我,可能是那邊的天文系人比較少,基本上都是做galaxies ?& ?extragalactic,方向不是很對口。英國學校的申請細節(jié)請看xiaojiangjiang的總結(jié)。
另外,建議大家拿到OFFER之后如果確定不去的話就早點拒掉,推薦一下其他的同學,也算是為了攢攢RP吧。
3.2背起行囊走天下
2010年2月1日我就到了ucla寫畢業(yè)論文,我問導師我今后要去哪里讀書,他說"you should visit as many places as possible and find where you feel happiest."
所以我就實地考察訪問了很多學校:
學校 ? ? ? ? ? ? 訪問時間
1.OSU ? ? ? ? ? (2.10.-2.13.)
2.UFL ? ? ? ? ? (2.18.-2.21.)
3.UC @Boulder ? ?(2.27.-3.02.)
4.UCLA ? ? ? ? ?(3.08.-3.09.)
5.U Hawaii ? ? ? ?(3.14.-3.17.)
6.PSU ? ? ? ? ? ?(3.18.-3.20.)
7.JHU ? ? ? ? ? ?(3.21.-3.23.)
8.U Arizona ? ? ? (3.31.-4.04.)
9.UT@Austin ? ?2009年暑假去訪問過了。
通過訪問,我寫了DayDreaming和NightDreaming, DayDreaming是主要介紹學校和地理位置的,NightDreaming則主要是寫天文的。
3.3何去何從
很幸運是的選校的時候我正好在美國做畢業(yè)論文,所以有機會去實地訪問了很多地方,對學校、導師、研究生會有很多直觀的印象。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之后,我把范圍鎖定到了三個學校:OSU, UCLA, U Arionza。
下面簡述一下我的選校標準:
A. 學術(shù)方面:
(a) overal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就是整體的教育模式,是否需要做TA,什么時候做TA,什么時候開始做研究,課程設置情況如何,資格考試怎樣,畢業(yè)的時候一般發(fā)多少文章等等。
(b) advisor:
導師的質(zhì)量是軟件條件,有沒有很適合的導師。有的學??傮w的科研實力很強,可是并不代表很會培養(yǎng)學生,有的導師不是很愿意或者不能帶學生了。有的導師不是很在乎學生,等等。一般需要找到>3 potential advisors
(c)Telescope time:
望遠鏡時間是硬件條件,Then the science you can do is not limited by telescope. It is only ?limited by your imagination.以及學生可不可以做PI,等等。
(d)Reputation:
學校天文總體的聲譽情況,以后畢業(yè)后學生的去處,等等。
B. 生活方面:
(a) graduate students:
去看學校的時候可以順便觀察一下研究生是否很友好,系里的氛圍是不是很和諧。
(b)City:
學校所處城市的地理位置、氣候、治安、消費水平,等等。
(c) Chinese friends:
看一下那邊的中國留學生生活得怎樣,這很可能是你未來生活的寫照。
對其中的每一項,我都有自己的期望值,按這個一項一項對照下來,我覺得UA是最合適的,所以我是一心覺得我會去UA了。結(jié)果,世事難料,somehow,ucla的導師對我太好了,權(quán)衡之下感性大于理性,我決定留在了ULCA,這就是我為什么一直掙扎到4月14日才最后決定的結(jié)果。
關(guān)于最后的選學校,再多說兩句:
1.It’s ?all ?up ? to ? you.
選一個學校,也許專業(yè)排名、綜合排名什么的都很重要,可是自己想想,今后要在那個地方呆上5、6年的,綜合考慮一下吧,但是心態(tài)真的很重要,同一個地方,幾乎一樣的情況,我見到有的人過得很幸福、有的人過得很郁悶,其他人的模板真的都不一定適合你,找準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2.選定了之后不要抱怨,請相信這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覺得生活不像游戲可以存檔、復讀的,選一條路走著不好玩就再去走另一條路。經(jīng)常聽到有人抱怨說,早知道這樣,就不來這里了,如果我去XXX地方會過得更好,更開心。真的不要有這種想法,這樣只會讓自己更不開心的,要相信這是自己最好的選擇,并且好好適應吧。(文/許偲藝)

畢業(yè)是不是可以直接申請美國博士留學

本科后直接申請美國讀博是可行的,但不是很容易的事。
本科后直接申請美國讀博探討:
首先,從大范圍來說,肯定是木有問題地。但是具體到學校和專業(yè)就不是簡單的YES or NO來回答了。通常來說,文科專業(yè),例如人類學,社會學,公共政策,國際關(guān)系等,允許本科畢業(yè)直接申博的美國大學較多,如UCLA的人類學,但是也有傾向 于碩士學位后再申請的,如亞利桑那大學。而對于工科和理科學生來說,接受度就比文科相應小,難度也大。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我個人覺得不難理解,相對而言,文科門檻較低,對于專業(yè)相關(guān)的preparatory 課程要求低,而工科或者理科,無論是理論知識和研究經(jīng)歷都需要有一定儲備才更有利于博士的攻讀。無論是讀研還是讀博,不同于以課程為主的本科教育,需要協(xié)助教授做研究,參加研討小組,發(fā)表論文等,故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都有自己的考量,故申請政策和錄取要求自然不同。
當然,政策歸政策,美國學校在實際錄取操作中又是如何呢?據(jù)統(tǒng)計,文科學生本科畢業(yè)直接申博的成功率并不高,而翻看被博士錄取的學生材料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是有碩士學位的,極少數(shù)是本科學位??磥恚究浦苯幼x博的愿景是好的,但道路并非暢行。尤其近年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人數(shù)陡增,持有本科學位和 碩士學位的candidates 一起競爭,在博士錄取名額非常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試想,本科學位持有者需要多么優(yōu)秀才能贏得教授的眼球呢?況且,大家申請讀博都是沖著“有獎可 申”去的,那一個本科生需要多么的優(yōu)秀才足以讓教授把錢給TA呢?可見,接受歸接受,錄取歸錄取,本科生需要“內(nèi)外”都很強大才行!說起‘強大’,我想插一個小例子。2010年,有個玩“機器人”的老手和高手--高中生李維漢竟然被美國馬里蘭大學提供了本-碩-博連讀的資格(本科4年、碩士2年、博士3 年),而且在連讀的9年內(nèi),將獲得約合人民幣265萬元的全額獎學金。可見,如果足夠強大,別說碩-博連讀,本-碩-博連讀都不在話下。本科后,是申碩,是先碩后博,還是直接申博,要結(jié)合自身條件和將來職業(yè)規(guī)劃,慎重抉擇哦。
通過對本科畢業(yè)直接去美國讀博士是否可行的分析與介紹,希望對于計劃本科畢業(yè)直接去美國讀博士的同學在申請準備的過程中能有效利用本文信息,做好美國留學規(guī)劃和準備工作。

溫馨提示:
本文【美本UCLA本科畢業(yè)申請芝加哥大學碩士好申嗎】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