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25年04月23日 00:42
培訓啦消息:本期小編就來講講關于去留學 堅持自己的選擇還是聽從父母?,以及它的詳細介紹。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去留學 堅持自己的選擇還是聽從父母?吧。
小時候第一次被批評是因為考試得了99(班里其他人都是100),高中三年年級前十,高考失利覺得天都要塌了;大學被調(diào)劑到哲學系,大一一年心如死灰;大二決定出國:我想去法國,家人想我去美帝讀金融...如何選?
這不是假設,而是Yang 5年前面臨的真實人生選擇,想知道她選了哪個嗎?先不告訴你們。
其實作為一個從小成績中不溜的人來說,真的蠻難理解拿“滿分”是什么感覺,直到Yang說她小時候錯失第一個100分時心里巨大的落失:那1分就像憑空打開了一個無底洞,你再填別的任何東西進去都是不完整的。
“最好的”還不夠,要是“完美的”才行。
Quora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How many hours do 4.0 students study per day?(要得到4.0需要每天學習多長時間)
排在第一名的回答是:
Don't let 4.0 ruin your university!(別讓4.0毀了你的大學)
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Quora,比起回答問題,這里更像是一個闡述自己觀點的地方。
Kayee TongMD at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VP Operations at Cryptoexchange, Inc
“在大學的頭兩年,我都拿到了4.0,代價是每天學習4-7小時?!?/p>
要拿到4.0就意味著你要專注于最細節(jié)的部分,每一個教授的偏好、每一門課的作業(yè)、課前閱讀、每一門考試花大量時間準備;這一切都意味著犧牲其他(社交、睡覺、課外活動)。
第三年開始,我專注于商業(yè),從我獲得第一份來自真實世界的經(jīng)驗后,我開始意識到4.0的成績是多么無用!
我每天用1個小時學習,成績在3.9左右?,F(xiàn)在換我來問你:和其他候選人相比,你所擁有的4.0究竟能帶來什么真正的價值?
你擅長社交嗎?你能帶來有價值的聯(lián)系人嗎?你是領導者嗎?你能在短時間內(nèi)最高效得工作嗎?(當我不再爭取4.0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了這些特質(zhì))
事實上,很多名校、名企反而會拒絕那些4.0的學生。
某些人會以犧牲健康為代價,賺取相當無意義的分數(shù),在最健康的年紀犧牲健康,把時間花在高難度的課業(yè)上,這也是最諷刺的部分:越難的課程實用性反而越低。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校會拒絕只有4.0分數(shù)的候選人,他們會給學校帶來的只有負面價值!
Andrew BoysenPhD student at Whart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大多數(shù)時候,我從早上8點開始工作,到凌晨2-4點結束。”
我?guī)缀跏怯肁+的成績開始我的博士學位(相當于4.0),很多時候,從早上8點到凌晨4點我都呆在辦公室里,這一點兒也不健康,也分散了你對真正重要的工作的注意力。我意識到自己每天花太多時間在預習下一節(jié)課(雖然我喜歡這么做),我沒有時間整合學到的知識。
我不建議為了4.0而拼搏。
“名校”光環(huán)往往是“名不副實”的
聯(lián)邦咨詢委員會投票踢出了全美最大的大學認證機構
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事業(yè)、更好的未來,很多大學在招生時都會給出這樣“三好”的承諾,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輕易獲得學位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公司正在降低他們對學歷的信任,畢竟,大學招生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營銷。
事實上,更多雇主已經(jīng)開始傾向于通過自己的學費援助來界定高等教育的質(zhì)量。據(jù)德勤報道:美國約71%的雇主為其工人提供學費,每年花費近220億美元的福利。
比如:星巴克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支持其雇員完成學士學位課程;還有全美最大的健康福利公司Anthem與南新罕布什爾大學合作,為其雇員提供免費且自定進度的學士學位課程。
頂著“光環(huán)”的學生越來越多,寧當鳳尾不當雞頭?
最近,一篇來自前藤校招生官的文章也著重分析了為何名校越來越難進——"In addition to the sheer number of applicants applying, the expectations for candidates have increased."(除了申請人數(shù)的大量增加之外,名校對于被錄取者的期望也大大提高)
以前收到一所藤校的錄取通知書已經(jīng)足以讓人激動不已,現(xiàn)在只有收到全部藤校的offer才值得被人說道。
拿到20所大學offer
年僅16歲收到全部8所藤校offer
說實話,在這個考試培訓滿天飛的年代,SAT滿分、無懈可擊的essay,申請者的“優(yōu)秀”與否已經(jīng)越來越難用量化標準衡量了。
“雖然通過認真準備考試來使得分數(shù)提高的做法并不必然意味著這些申請者真正比十年之前的學生更為優(yōu)秀,但是,這卻意味著平均考試成績的提高,這會傷害那些使得沒錢獲得別人幫助的學生?!?/p>
寧當雞頭還是暫做鳳尾?
Yang說:“想想小時候因為錯失1分而被批評,這種生活我再也不想經(jīng)歷第二遍了。”
她去了法國,選擇一切重新開始...
所以,為什么總是說你要在該玩的年紀放肆玩,不要等到自己身體垮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來得及出去看看這個世界。
來源;培訓啦
好的,那么這就是培訓啦給大家分享的去留學 堅持自己的選擇還是聽從父母?,希望大家看完這篇由小編精心整理的內(nèi)容后,能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解決你的疑惑!查看更多選擇 自己的 父母相關文章請訪問培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