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道
閱讀、高效學習、自我提升、思維等方面的知識分享。
發(fā)布時間: 2024-06-25 11:23:09
華南師范大學這所院校的代碼是10574。
華南師范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南師大” ,校本部位于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1、校園介紹
華南師范大學建有廣州石牌、廣州大學城和南海3個校區(qū),占地面積共3020畝,校舍面積共133萬平方米;下設38個院系機構,開辦83個本科專業(yè),下設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0多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 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200多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有專任教師2081人,其中副高級以上1300 多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000 多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1800多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335人、碩士研究生7177 人、博士研究生797人、博士后在站人員100余名。
2、院系專業(yè)
截至2017年6月,學校下設25個二級學院,擁有84個本科專業(yè),學科布局覆蓋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門類。
3、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專任教師2030人,其中副高級以上115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22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1812人?,F(xiàn)有院士(含雙聘和外籍)12人,“”1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7人,“與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創(chuàng)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5人,“萬人計劃”入選者5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5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廣東省領軍人才5人,廣東省創(chuàng)新科研團隊2個,珠江學者26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yǎng)對象7名,并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13名。
4、折疊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設有教育技術學、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7]光學、體育人文社會學(重點培育)4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 “211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含5個攀峰重點學科,14個優(yōu)勢重點學科和3個特色重點學科,共18個一級重點學科和4個二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心理學、體育學和教育學3個學科進入全國高校前10%;化學、植物與動物學、工程學和數(shù)學4個學科進入 ESI 全球前 1%。學校擁有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0多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后流動站,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0多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學科布局覆蓋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 12個門類。
你是問10574哪個高校嗎。華南師范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院校代碼: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考研報考時必須要了解的,華南師范大學的院校代號即院校代碼為10574。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教育部為高校編排的代碼有5位(此代碼全國通用),此代碼一般作填報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碼也不一樣。
華南師范大學這所院校的代碼是10574。
院校代碼的含義
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愿而加注的由數(shù)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qū)W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代號編排
院校代碼由教育部統(tǒng)一編排,號碼有5位。各省教育考試院為方便高考生填報志愿,將有在本地區(qū)(包含省、直轄市,自治區(qū))招生計劃的高校重新編排,號碼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辦學情況有變動,故高校代碼有調(diào)整。
學校簡介
華南師范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南師大”,主校區(qū)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 “國培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廣東省重點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基地等,為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lián)席會理事單位。
學校前身是1933年創(chuàng)立的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范學院,1935年更名為勷勤大學教育學院,后歷經(jīng)廣東省立教育學院、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廣東省文理學院等發(fā)展時期。1951年10月,國立中山大學師范學院、私立華南聯(lián)合大學教育系并入廣東省文理學院,設立華南師范學院。1952年,南方大學俄語系、私立嶺南大學教育系、國立海南師范學院、國立廣西大學教育系、湖南大學史地系地理專修科、國立南昌大學師范部地理專修科和海南師范??茖W校等院校及系科并入。1970年,學校改稱為廣東師范學院,1977年復名為華南師范學院,1982年更名為華南師范大學。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廣州石牌、南海、廣州大學城和汕尾4個校區(qū),校園占地面積4462.16畝,校舍面積153萬平方米,圖書402萬冊;專任教師2577人。
? ? ? ? ? ? ? ? ? ? ? ? ? ? ?
院系專業(yè)
截至2021年5月,學校下設32個二級學院,擁有91個本科專業(yè),學科布局覆蓋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門類。
2022年2月,學校新增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yè)、數(shù)字經(jīng)濟專業(yè)、金融科技專業(yè)、功能材料專業(yè)、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專業(yè)、大數(shù)據(jù)管理與應用專業(yè)、跨境電子商務專業(yè)、信息安全專業(yè)、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5月6日,學校有專任教師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博碩生導師1227人,有博碩士學位2287人?,F(xiàn)有院士(含雙聘和外籍)1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33人,萬人計劃入選者7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8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廣東省領軍人才5人,廣東省創(chuàng)新科研團隊2個,廣東省高等學?!扒О偈こ獭眹壹壟囵B(yǎng)對象7名,并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17名。
教學建設
質(zhì)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9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2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精品課程3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5門;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0 個、省級特色專業(yè)19個;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廣東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7個、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1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71項、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0個):應用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社會體育、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jīng)濟學、體育教育、物理學、地理科學。
省級特色專業(yè)(19個):教育學、心理學、漢語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經(jīng)濟學、英語語言教育(師范)、體育教育、生物科學、教育技術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
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有1個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9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3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含6個攀峰重點學科,14個優(yōu)勢重點學科和3個特色重點學科,共19個一級重點學科和4個二級重點學科);有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學科布局覆蓋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門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心理學、體育學、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4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物理學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教育技術學、科學技術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植物學、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光學、心理學、體育學、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光學、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培育)
對外交流
華南師范大學
截至2021年4月,與3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金融學本科畢業(yè)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學碩士錄取率屢創(chuàng)新高。成立國際聯(lián)合學院,與廣東省教育廳、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區(qū)人民政府簽署四方協(xié)議共同打造國際合作示范區(qū)。加入LHCb、BESIII實驗國際合作組,與香港大學合作共建“粵港量子物質(zhì)聯(lián)合實驗室”,成功獲批4個省部級高端智庫平臺。“一帶一路”學術交流機制常態(tài)化,連續(xù)舉辦四屆東南亞論壇,“東南亞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先后獲批教育部、國家民委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培育)。與柬埔寨發(fā)展資源研究院合作申報的瀾滄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獲批通過。在柬埔寨、緬甸和印尼設立了3個海外研究基地。馬來西亞研究生教學點完成招生并正式開學。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學院,其中2所孔子學院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
科研平臺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擁有高能高安全性動力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隔膜材料與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綠色光電子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huán)境理論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化學儲能材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光信息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創(chuàng)新開發(fā)平臺示范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心理應用研究中心、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海外移民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重點研究基地(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備案國別與區(qū)域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有10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工程實驗室、30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重點智庫、1個廣東省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國際合作基地、1個廣東省環(huán)境保護重點實驗室、6個廣東省高??蒲行椭攸c實驗室、3個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廣東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等。學校還擁有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此外,廣東省網(wǎng)絡圖書館、廣東高校建筑規(guī)劃設計院、華南足球發(fā)展研究中心等機構均設在學校。
校徽
華南師范大學?;罩黧w圖案為三個“人”字的交疊,闡明“以人為本”以及“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闹螌W要義。主體圖案結構嚴謹,點線相連,寓意教育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結合、交叉和延伸”;色彩層次分明,表達“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育人意義。
校訓
“艱苦奮斗、嚴謹治學、求實創(chuàng)新、為人師表”。
以上就是關于華南師范大學院校代碼是多少?全部的內(nèi)容,如果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關注培訓啦網(wǎng),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