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01 07:48:01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詩詠嘆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fā)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nèi)、室外的環(huán)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xiàn)主人公一夜未眠,難以入睡;后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后產(chǎn)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這里不僅帶有對自作聰明的后悔,也有作者注入的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慨嘆。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边@兩句描繪的是主人公環(huán)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內(nèi),燭光越來越黯淡,云母屏風(fēng)上籠罩著一層深深的暗影,透露出主人公在長夜獨坐中黯然神傷的心境,蠟燭慢慢燃燒,不斷減少,主人公面對蠟燭和孤燈清影為伴。室外,銀河逐漸西移垂地,牛郎、織女隔河遙望,獨處孤室的不寐者看著這一派銀河即將消失。那點綴著空曠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將隱沒?!俺痢弊终普娴孛枥L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動態(tài),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漸沉下去。“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表明時間已到將曉未曉之際,著一“漸”字,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流逝。寂寞中的主人公,面對冷屏殘燭、青天孤月,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盡管這里沒有對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寫刻畫,但借助于環(huán)境氛圍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圍的意緒卻幾乎可以觸摸到。詩人把主人公思想情感的變化過程巧妙地通過環(huán)境的變化體現(xiàn)出來。
寂靜的長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會聯(lián)想起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仙子──嫦娥。據(jù)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為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不死藥,飛奔到月宮,成了仙子?!版隙鸸聴c誰鄰?”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這孤居廣寒宮殿、寂寞無伴的嫦娥,其處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嗎?于是,不禁從心底涌出這樣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當(dāng)初偷吃了不死藥,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面對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應(yīng)悔”是揣度之詞,這揣度正表現(xiàn)出一種同病相憐、同心相應(yīng)的感情。由于有前兩句的描繪渲染,這“應(yīng)”字就顯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兩句與其說是對嫦娥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不如說是主人公寂寞的心靈獨白。
但是,詩中所抒寫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靈藥”式的情緒,卻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現(xiàn)實人生感受,而含有更豐富深刻的意蘊。這是一種含有濃重傷感的美,在舊時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廣泛的共鳴。詩的典型意義也正在這里。
詩人為何要選取這些意象,是我們欣賞詩歌時要注意的問題。屏風(fēng)有多重形式的,為何要寫云母屏風(fēng)。云母最早的典故來自如下:云母為飾,故名。一說用云母代替車上的窗紗,四望透明。古為帝后所乘。《太平御覽》卷七七五引晉傅玄《傅子》:“以云母飾車,謂之云母車。臣下不得乘,時賜王公貴臣?!薄稌x書·謝玄傳》:“獲堅乘輿云母車?!薄顿Y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引此文,胡三省注:“趙彥絟《續(xù)古今註》:石虎皇后乘輦,以純云母代紗,四望皆通徹。”晉軍俘獲苻堅所乘云母車??梢娫颇缸銎溜L(fēng)可以四望通徹透明,這不僅讓人可以從外邊看到里面未眠的主人公,同時主人公也可以看到外邊的情景。這用云母做的屏風(fēng)可見主人公身份的高貴,不同凡俗。再說銀河,寫牛郎織女,還是寫的是男女情感,但是牛郎織女雖然只能隔河相望,但是還算恩愛,讓人羨慕他們堅貞的愛情。這個愛情為后面的愛情故事鋪張,是嫦娥與后羿的感情。嫦娥到底是不是偷吃了后羿的靈藥呢?這個沒有定論。為何要偷呢?她早知道這靈藥的藥效,要到天上去。天上代表什么地方?天上代表一個高遠的地方,那里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但最美好的理想?yún)s不是想象的那樣。因為夜夜都看到的是碧海青天,那樣孤獨無援,獨自一個人飛到月宮,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軾的這兩句一定從這里有所啟發(fā)。
這首詩歌首先一個是愛情,愛情多形容君臣關(guān)系,李商隱夾在牛黨和李黨的爭斗中,成了兩面都不討好的人,和蘇軾在舊黨和新黨中間受到迫害打擊一樣。美好的愛情象征著和諧的君臣關(guān)系,人際關(guān)系,象征著理想的實現(xiàn)。
其次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并不是按照我們的預(yù)見去實現(xiàn),往往事與愿違。理想好像是實現(xiàn)了,但人生奮斗的方向可能是錯誤的,從而失去了更為寶貴的東西。所以會后悔,當(dāng)初的理想是不是不切實際的。否則今天怎么會落到這種夜夜碧海青天的孤獨無奈之中。很明顯李商隱從這里隱喻了自己的一生不幸的遭遇,被命運捉弄的感慨。這今日夜夜的悲劇命運竟然是當(dāng)時一時的沖動不成熟的行為導(dǎo)致的結(jié)果。
那么我們?nèi)松鷳?yīng)該怎樣去選擇呢?誰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將來是錯的?詩歌在這種讓人沉思的悲痛之中戛然而止,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這些解決也讓古今文人與之共鳴,在人生征程中,我們?nèi)绾握业阶约旱恼_位置,站好自己的隊伍,才能活得精彩。而不是走錯了路,不能回頭,不能改變,只有無可奈何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