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美文學(xué)習

動物的古詩有哪些(寫動物的小詩分享)

在詩詞中,有一種題材稱為“詠物詩”。何為“詠物詩”?

文人墨客常常在作品中托物言志,將個人的高尚情操及美好品質(zhì)與精心選擇的“物”結(jié)合在一起,以此表現(xiàn)自己的遠大志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蚴前焉羁痰恼芾碓⒁馓N含在“物”中,以含蓄的方式帶出自己的思想認識。

好玩的是,有時候文人們腦洞大開,思路清奇,詠的對象千奇百怪,讓人意想不到。見過詠花草樹木的,也見過詠一些常見動物的,但萬萬沒想到,還有文學(xué)家把目光放在了這些“物”上,真是大開眼界。

詠水車

對的,你沒看錯,蘇軾寫過一首詠物詩,對水車進行了一波歌詠。水車就一毫無生氣的工具,有什么好夸贊的?實則不然,農(nóng)耕時代,水車對于勞動人民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蘇軾別出心裁,把贊美之詞用于水車身上。

《無錫道中賦水車》

翻翻聯(lián)聯(lián)銜尾鴉,犖犖確確蛻骨蛇。

分疇翠浪走云陣,刺水綠針插稻芽。

洞庭五月欲飛沙,鼉鳴窟中如打衙。

天工不見老翁泣,喚取阿香推雷車。

在蘇軾筆下,水車動如“銜尾鴉”,靜如“蛻骨蛇”,能為農(nóng)田輸送水分,滋養(yǎng)農(nóng)作物健康生長,因此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若是碰上干旱的天氣,農(nóng)民苦盼雨水而不得,天公不作美,那就只能采取自救的方式,喚來子女一起推水車抗旱,保護好農(nóng)作物。表面上看蘇軾是在歌頌水車在耕作中發(fā)揮的強大功用,實際上也是在贊嘆勞動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更能從中深深感受到,蘇軾那顆為民擔憂、關(guān)愛百姓的赤誠之心。

詠石灰

在建筑工程領(lǐng)域,石灰是很常見的材料,同時也是許多工業(yè)的重要原料,用途十分廣泛。我們的先輩也早已開始使用石灰,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謙甚至創(chuàng)作了以石灰為題材的作品,成為不朽經(jīng)典,流傳后世。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說是詠石灰,其實于謙是借物喻人,以石灰比喻自己。石灰的開采需要經(jīng)過千萬次的捶打方能成功,還要歷經(jīng)熊熊烈火的煅燒,千磨萬難終成器。面對重重磨礪,石灰未曾表現(xiàn)出絲毫退縮,反而將之看成等閑之事,粉身碎骨也不怕,只想留下一身清白。這種不怕艱難險阻、勇敢無畏的精神,是于謙對高潔人格的追求,更是他立志要做一個清白之人的堅定信念。此詩讀來鏗鏘有力,有股錚錚傲骨之氣。

詠“冰淇淋”

夏日炎炎,吃點冷飲冰品什么的最涼爽舒服了。古往今來,人們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巧妙運用各類食材,創(chuàng)造出不少適合夏天食用的甜品,讓大家更加開心地度過這漫長的夏日時光。有一種口感類似于現(xiàn)代“冰淇淋”的甜品,就出現(xiàn)在楊萬里的詩中。

《詠酥》

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

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

估計是楊萬里很喜歡吃這款甜品,也可能是天氣太熱受不了,吃了感覺很清爽,于是他真情實感地為此寫了這首詠物詩。這“冰淇淋”外觀看著像是凝固的狀態(tài),吃起來黏黏膩膩的,到嘴里又融化掉了,還給人帶來一種清新涼爽的享受,實在是美味又奇妙。難怪楊萬里把“冰淇淋”當成寫作的對象,讓后世一窺當年的解暑妙招。

詠蕃劍

唐代愛國詩人杜甫寫過不少詠物詩,作品不落俗套,極具個人特色,境界極佳。皆因他能很好地結(jié)合自身人格特征及人生志向追求,把所詠之物人格化,讓我們從文字里看到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是如何在動蕩的時代里頑強地生存、抗爭。

《蕃劍》

致此自僻遠,又非珠玉裝。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氣必騰踔,龍身寧久藏。

風塵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蕃劍出身僻遠,不似那出身高貴者般有著好看的外在形象。沒有高顏值,就意味著全然無用嗎?不,蕃劍自帶耀眼光芒,具備非一般的劍氣,必將在未來遇到惜劍愛劍之人,成就一番偉業(yè)。杜甫以蕃劍自況,雖然自己出身平凡,但才氣難掩,千里馬終會得到伯樂的賞識,在亂世中一展拳腳。當然,這也是杜甫期盼早日能得到朝廷重用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他雄心壯志的體現(xiàn)。

詠蝙蝠

長相丑陋的蝙蝠,并沒有吸引大眾喜歡的外在資本,在西方國家甚至被視為吸血鬼的化身,寓意不祥。然而在古代,因為“蝠”與“?!敝C音,蝙蝠卻是吉祥物般的存在。人們紛紛把蝙蝠的形象融入到建筑、器皿、衣服等物上,樸素地表達著盼望招來福氣的愿望。

《蝙蝠》

伏翼昏飛急,營營定苦饑。

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為。

古詩詞中專門吟詠蝙蝠的作品極少,宋代詩人范成大的這首詩是個中佼佼者。從古人的視角出發(f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蝙蝠不只有“?!钡南笳鳎瑢嶋H上它們以蚊子作為其中一種食物,也是在為人類除害,使我們免受蚊子叮咬之苦,某種程度上是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在為人類做貢獻。古人的這種想法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思維角度,蝙蝠或許長得丑陋、甚至可怕,但亦有其可愛的一面,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人類社會才能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通過品味古人這些題材奇怪的詠物詩,我們在增長見識、感受古詩詞魅力之余,還能從中覓得學(xué)習的榜樣,見賢思齊,樹立遠大志向,追求健康、獨立、高潔的人格,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作者-

小柴,喜音樂美食,愛電影品茗,只想快快樂樂過日子,不想唯唯諾諾度一生。

溫馨提示:
本文【動物的古詩有哪些(寫動物的小詩分享)】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