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1-01 05:42:01
經(jīng)典梨花古詩詞名句,句句皆美,驚艷了時光,讀一讀,哪句寫到了你的心坎上?
《春怨》
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前幾年一部劇的熱播,令“寂寞空庭春欲晚”這句詩為許多人所熟知。唐代劉方平這首《春怨》,寫一位深宮婦人的極端孤寂,淚無人拭,景無人同看,整日里只有一人獨自向著黃昏。
大好的春天也在這整日蹉跎中漸漸走到盡頭,最后一句以梨花落滿地而宮門依然緊閉而收尾,給整首詩覆上一層冷清孤寂的氛圍。主人公在一天之末、一個季節(jié)之落幕時嘆春光易逝,也傷于美人遲暮。
梨花滿地
《無題》
宋·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宋代晏殊這首《無題》詩是寫與戀人別后的刻骨相思,第二聯(lián)為寄情于景的名句,寫得非常美。繼首二句說完與之離別后各自西東不再相逢的情景后,頷聯(lián)描繪出一幅梨花朵朵、柳絮飄飛的清幽月夜圖景,柔和纏綿,情致深長。
這兩句營造出一種朦朧疏淡的美感,令人為當日之景與情而沉醉,亦能讀到縈繞在其中的纏綿相思。
《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這首梨花詩寫在暮春時節(jié),是他離開密州前往徐州之后寫給接任密州知府的孔宗翰所作。在這首詩里,所描寫的同樣是暮春之景:淡白梨花與深青楊柳相映,柳絮飄飛,梨花滿城。
與上述詩詞寫離怨不同,蘇軾后兩句將抒發(fā)的情志上升到了人生的高度。他寫一株東欄梨花開得如雪一般,人生又能看得幾時清明呢?這兩句為非常多的人所喜愛,從中不單單能讀到人生短促無常之感,更能讓人看淡人生沉浮,看得清明。
梨花雪
《玉樓春》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人生大悲哀,莫過于英雄老去,美人遲暮。在辛棄疾這首詞里,也是寫暮春春歸,上片寫詞人想將春光留住,但芳草萋萋,落花隨水流,只能徒勞地附在飄零的飛絮上。
春終將逝去,而人也總會老去。下片寫如流水般逝去的人生,鏡中已是兩鬢斑白。最后一句以風雨中的梨花作結,將這傷春之愁、傷時之愁都綰在梨花枝頭,寫得含蓄動人。
梨花風雨
《眼兒媚》
宋·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這首詞景寫得美,相思情也寫得柔腸百結。上片先寫楊柳依依,迷蒙了春愁,寫海棠與梨花也寫得很有特色,說海棠花還未像雨點一般墜下,梨花先如雪般飛落,便知道春天已經(jīng)逝去一半了。
后兩句寫戀人已去的相思:往事難追,只能在夢中追尋。而那滿懷思情,只能結在郁而不展的丁香與豆蔻枝頭。整首詞充滿追憶,無限感傷。
梨花枝頭
《一剪梅》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同樣是寫閨怨,劉方平的《春怨》以“梨花滿地不開門”作結,而唐寅這首詞則以“雨打梨花深閉門”開篇,勾勒出一幅冷清孤絕的畫面。在這樣的情景之中,春已匆匆逝去,而人卻只能在傷懷之中度過,因為困于相思。
最后一句也是相思詞中的經(jīng)典,相思無處不在,隨時隨地與君相系,所以早晚看天看云都在想你,可謂是將相思寫到了極致。
《采桑子》
清·納蘭性德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梨”與“離”諧音,所以梨花也同“離花”,所以我們所看到與梨花相關的古詩詞,大多在寫春逝,寫離別,寫別后的相思。納蘭容若這首詞中,同樣是整篇在寫別后的相思,不同的是他更多的是直接寫情,所以無一句不凄迷,無一字不傷懷。
前面幾句將情宣泄到極致,最后一句反而含蓄收束,以梨花月落作結,將分離之苦,多情人的痛苦與無奈都融于這滿地落花,沉沉月色之中。
月夜梨花
不如桃花的妖艷,不如紅杏的熱鬧,梨花總是淡淡的、素凈的,它靜靜地開在春風里,落在春的結尾處。一樹梨花,寫盡春光逝去時光短促,道盡別離相思,你最喜歡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