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美文學習

自律的句子(自律的句子經(jīng)典語錄)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13 03:30:01

羅斯福曾說:

“有種品質可以讓人在碌碌無為之輩中脫穎而出,不是天資,不是教養(yǎng),而是自律。”

生活中,自律的人,說話知深淺,欲望有節(jié)制,處事只求剛剛好。

話不言盡,慮不過多,欲不過縱,便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話不言盡

《論語·公冶長》記載了一段對話: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p>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意思是說,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是不善言辯。

孔子回復“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是說伶牙俐齒、咄咄逼人常會被人討厭。

看過一個故事。

詩人蘇東坡,有一次去拜訪王安石,他來到相府時,王安石正在睡覺,管家就將他帶到書房用茶。

蘇東坡發(fā)現(xiàn)書桌上放著寫了一半的《詠菊》詩,他不禁暗笑:

老師一向下筆千言,而這首詩才寫兩句,不曾終韻,看來老師已是江郎才盡。

讀完“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這兩句詩后,蘇東坡一時間內心澎湃,不吐不快,于是揮筆續(xù)寫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睂懲?,便離開了。

王安石醒來之后,看到蘇軾的字跡,笑道:

“他既然不曉得黃州菊花落瓣,且讓他去看看?!?/p>

于是,王安石借故把蘇東坡貶到黃州。

一年后,適逢重陽節(jié),蘇東坡邀好友一道賞菊,待看到菊花架下滿地鋪金時,驚得目瞪口呆,半晌無語。

蘇東坡認識到自己的膚淺,之后,為亂改菊花詩的事,專門向王安石道歉。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很多時侯,你以為自己見多識廣,就隨意評論他人,殊不知,你不過是略知一二。

話不說盡,是對未知保持敬畏,是對生活保持謙遜,說話留余地,是一種修養(yǎng)。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認為,君子行事要果斷敏捷,而言語,則務必要謹慎小心。

所謂人情世故,一半都與說話有關,在話語中逞威風,最易惹出是非。

話不言盡,留三分不點透,才能給他人留顏面,給自己留后路。

慮不過多

作家檀金在《你就是想得太多》一書中寫道:

“所有的不堪和煩惱,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戀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擔心和疑慮,全是自己的原因?!?/blockquote>

網(wǎng)友小雅吐槽了一件事。

小雅的朋友小鐘要換新車,不想分期付款,希望小雅能借給她幾萬塊錢。

小雅很糾結,她和小鐘那么好的關系,不借,可能傷了友情,借的話,她自己又有買第二套房的打算。

考慮再三,小雅跟小鐘說,她只能表示一下,借不了太多。

小鐘覺得借得不多,拿到錢后,一沒打欠條,二沒說什么時候還。

過后,小雅很想問一下小鐘,可是左想右想就是張不了嘴。

快要辦買房的手續(xù)了,小雅真想問問對方什么時候還錢,可還是開不了口。

一來怕對方會想,才借幾天啊就要還,這么小氣。

二來怕對方覺得,你不是說家里錢不多嗎,怎么立馬就要買房了呢?

小雅為這事翻來覆去地想,整個人都魔怔了。

她說,她連續(xù)好幾天晚上做夢都是這件事情,一想起來,就覺得有團陰云籠罩著自己。

既后悔自己當初為什么要把錢借出去,又琢磨著怎么開口要錢才不會得罪人。

很多時侯,我們的煩惱都來自于過多的想象,可想得再多,也沒有辦法改變過去,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焦慮。

糾結的時侯,最好的辦法,就是聽從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做出果斷的決定。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馮唐在《萬物生長》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換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p>

一個人最大的內耗,就是跟自己過不去,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反復琢磨。

勤思固然能讓人自省,讓人明理,但過度考慮,只會讓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淵。

卸下那些不必要的負擔和糾纏,掙脫心靈的羈絆,才能以灑脫的心態(tài),向前奔赴。

欲不過縱

看到過一個故事。

在阿爾及爾地區(qū)有一種猴子,非常喜歡偷吃大米。

于是,當?shù)剞r(nóng)民根據(jù)猴子的特性,研發(fā)出一種捕捉猴子的巧妙辦法。

他們把一個葫蘆型的瓶子掛在大樹上,并在里面裝滿猴子最愛吃的大米。

這種瓶子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于,猴子的爪子剛好能伸進去,但當它們抓滿一把大米后,爪子就拿不出來了。

直到農(nóng)民過來抓獲它們時,它們都還蹲在原地,手里緊緊地抓著一把大米。

農(nóng)民利用猴子貪婪的天性,一抓一個準。

很多時侯,我們就像那只無法掙脫欲望的猴子,求而不可得,得而不知足。

人若不懂得節(jié)制欲望,終將被欲望反噬。

有這樣一句話:“盲目的貪欲煽動著人們,到后來卻永遠使人們受著酷刑?!?/p>

生活中,有的人太過貪婪,有了還想再有,欲望無限膨脹,不曾有過真正的快樂。

有的人,懂得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不去追逐無止境的欲望,內心平靜舒坦。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有位作家分享過他的一次經(jīng)歷。

一次,他到西班牙旅游,在一座小島上,碰見一位垂釣的老人。

小島海產(chǎn)豐富,然而老人釣上來的都是些很小的魚。

他不解地問老人家:“遠處有更多更大的魚,您為何坐在這里釣小魚呢?”

老人不假思索地說:

“夠一頓早餐就好了,多余的東西,再好我也不要?!?/p>

老人的一番話,讓他醍醐灌頂。

如果人們總是以有限的精力,去追逐無限的欲望,就此沉淪,終會迎來一場悲劇。

人活一世,只有放下求而不得的欲念,才能活得坦然自在。

有句話說得好,縱欲是本能,節(jié)制是本事。

欲不過縱,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律。

《小窗幽記》里有句話:

“凡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凡物,留不盡之意則用裕;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blockquote>

大意是:說話、處事、用情,留一份不盡之意,則益處無盡。

話不言盡,留三分不點透,給人留顏面,給己留后路;

慮不過多,拋去多余的擔憂和疑慮,才會多一分淡定從容;

欲不過縱,不沉淪于欲望的追逐,人生路上才會多一些豁達。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人生,不求太滿,才能圓滿。

點個“贊”,余生,愿你嚴于律己,擁抱生活好運氣。

也愿你歷經(jīng)世事滄桑,仍然做一個內心純凈而豐盈的人。

溫馨提示:
本文【自律的句子(自律的句子經(jīng)典語錄)】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