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將學習一門新的學科——物理,很多同學都覺得物理有點難學。培訓啦網(wǎng)小編提醒:提前去看一看物理知識,做好物理的預習工作,就希望在正式學物理的時候,自己能夠跟上老師的進度,將物理學好。
其實,初中物理難度還不是很大,這一科的學習,也跟其他學科一樣,只要掌握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物理是一門重視實驗的科目,所以同學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物理這一科,還重視獨立思考、理性分析、總結(jié)歸納的能力,將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篩選出重點,理清章節(jié)的知識關系。下面培訓啦網(wǎng)小編收集整理的怎樣學好初二新學科物理的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01、細讀書,多設問,培養(yǎng)自學能力
主要包括課前閱讀,課堂閱讀和課后閱讀。
▲ 課前閱讀,有的放矢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的不同,結(jié)合課文中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如閱讀“功”這一節(jié),可列出如下提綱:① 物理學上“做功”的含義是什么?它和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做工”有什么不同?② 做功必須具備哪兩個必要因素?有哪幾種情況不做功?③ 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計算做功的多少?④ 功的單位是什么?通過閱讀,對新課內(nèi)容有一個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識點,找出重點、難點,作出標記,以便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時突破,攻克難點。
▲ 課堂閱讀就是在進行新課的過程中閱讀,對那些重點知識(概念、規(guī)律等)要邊讀邊記,對關鍵的字、詞、句、段落要用符號標志。只有抓住關鍵,才能深刻理解,準確掌握所學的知識。比如,閱讀“重力的方向”時關鍵是“豎直”;閱讀“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課文時,抓住“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和“總保持”。在閱讀時,若遇疑難,要反復推敲,為什么這樣說,能不能那樣說?弄清原因究竟。
▲ 課后閱讀結(jié)合課堂筆記,在閱讀的基礎上勤總結(jié)、歸納。新課結(jié)束或?qū)W完一章后,結(jié)合課堂筆記去閱讀,及時復習歸納,把每節(jié)或每章的知識按“樹結(jié)構(gòu)”或以圖表形式歸納,使零碎的知識逐步系統(tǒng)化、條理化。通過歸納,可以對學過的知識加深理解,使知識得到升華。
02、細觀察,會觀察,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學習物理獲得感性認識的源泉,也是學習物理學的重要手段。初中階段主要觀察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觀察實驗儀器和裝置及操作過程,觀察物理圖表、教師板書等。
★ 觀察要有主次如在觀察水的沸騰時,要圍繞下列問題觀察:① 沸騰前氣泡發(fā)生的位置、氣泡大小、多少,溫度計的讀數(shù)怎樣變化?② 沸騰時觀察氣泡的變化,溫度計的讀數(shù)是否有變化?③ 停止沸騰時,溫度是否變化?
★ 觀察要有步驟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應按照一定的步驟,一步步地仔細觀察。比如,在“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中,可按以下步驟進行:① 首先要觀察所使用的壓強計,用手指擠壓壓強計盤上的橡皮膜,觀察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xiàn)的高度差,壓強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② 將水倒人燒杯中,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u形臂兩邊液面是否出現(xiàn)高度差,根據(jù)觀察判斷水的內(nèi)部是否存在壓強。③ 改變橡皮膜所對方向,再觀察u形管兩邊的液面,根據(jù)觀察判斷水是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其大小有什么關系。④ 保持金屬盒所在的深度不變,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各個側(cè)面,比較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有什么關系。⑤ 將金屬盒放人不同深度,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加怎樣改變。⑥ 觀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壓強和鹽水的壓強是否相同。
★ 觀察時要思考如在引入“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前做有關演示時,當觀察了同一高度處的小車從斜面上分別經(jīng)過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時運動的距離越來越遠后,要認真思考: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大小跟什么有關?當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摩擦力很小時,運動的距離很大嗎?當小車在光滑的平面上(無阻力)運動時,運動的距離將有多遠?經(jīng)過觀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對定律的理解。
03、勤實驗,會操作,提高實驗技能
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對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實驗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驗應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邊學邊實驗和小實驗。
演示實驗起著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過演示實驗可以通過分析物理現(xiàn)象,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在學生實驗中,要接觸實驗器材,了解實驗目的和原理,嚴格按使用規(guī)則和程序親自操作,作必要的記錄,根據(jù)實驗內(nèi)容得出結(jié)論,做到手、眼、腦并用。通過實驗,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學到探索物理知識的方法。
04、多思考,細比較,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
孔子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動力。在物理學習中,多動腦,多質(zhì)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內(nèi)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可先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認識到浸在液體里的物體不論是上浮的還是下沉的都受到浮力,接著思考以下幾個問題:① 既然浸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為什么鐵在水中下沉?木塊能浮在水面上呢?② 把同樣重的鐵塊和木塊同時放在水里又會怎樣呢?③ 用鋼鐵制造的大塊在輪船為什么又會浮在水面呢?
然后通過對放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大小的關系,根據(jù)二力合成的知識,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對教材上的各種結(jié)論,不僅要善于從正面提出問題,還要善于反向思考。在學習中一定要積極思維,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找出異同和聯(lián)系,掌握知識的本質(zhì)。
05、善記憶,會記憶,提高記憶效益
為了使學到的知識牢固地銘刻,必須加強記憶,使知識信息貯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學記憶,就可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智慧的倉庫”。在新的學習活動中,當需要某些知識時,則可隨時取用,從而保證了新知識的學習和思考迅速進行。
☉理解透徹,記得牢理解是提高記憶質(zhì)量的前提。對初中物理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額定功率”、“實際功率”、“比熱”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否則容易發(fā)生混亂。
☉語言簡煉,記得快可將一些重要知識編成順口溜,以幫助學生記憶。如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編成:“一物一線等值反向”;光的反射定律可編為:“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哪來哪去,角度不變”;電路識別可編為:“簡單電路四元件,源器線加電鍵,逐個順次是串聯(lián),電路分叉屬并聯(lián)”。
☉反復強化,記得準對有些知識,需反復強化記憶。即凡涉及到該內(nèi)容時就不斷強化剛形成的條件聯(lián)系,并及時運用、鞏固,以加強記憶。
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培訓啦網(wǎng)編輯整理,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感謝您的閱讀。意見反饋贊1分享分享
溫馨提示:
本文【初中物理|新學期如何打好初二物理學科的基礎】由作者教育那點兒小事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