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9-11 00:36:02
01
《山泉煎茶有懷》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02
《冰柱》
[唐] 劉叉
不為四時雨,徒于道路成泥濘。
不為九江浪,徒為汩沒天之涯。
不為雙井水,滿甌泛泛烹春茶。
不為中山漿,清新馥鼻盈百車。
不為池與沼,養(yǎng)魚種芰成霪霪。
不為醴泉與甘露,使名異瑞世俗夸。
華麗的辭藻,蒼涼的詩境。只有雙井水,才能煮好茗煎好茶。好茶還須好水烹,欲品春茶先品水,茶水相宜味更醇!
03
《夜泛陽塢入明月灣即事寄崔湖州》
[唐] 白居易
湖山處處好淹留,最愛東灣北塢頭。
掩映橘林千點火,泓澄潭水一盆油。
龍頭畫舸銜明月,鵲腳紅旗蘸碧流。
為報茶山崔太守,與君各是一家游。
[嘗羨吳興每春茶山之游,
頤入太湖,羨意減矣。故云。]
春天最適合做的事情是什么?除了讀書煮茶之外,最令人羨慕的就是茶旅尋游,大詩人白居易也是茶中豪客,也并不能隨時隨地說走就走,世界那么大,不能去看看,就在這一杯茶湯里,尋覓回味吧!
04
《重過何氏五首·之一》
[唐]杜甫
落日平臺上,春風(fēng)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表現(xiàn)了詩人在夕陽余輝的春天里,因茶而情景交融,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
05
《茶山貢焙歌》
[唐]李郢
使君愛客情無已,客在金臺價無比。
春風(fēng)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里。
茶成拜表貢天子,萬人爭啖春山翠。
驛騎鞭聲砉流電,半夜驅(qū)夫誰復(fù)見?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先及清明宴。
這首詩比較長,把當時成千上萬人采摘、制作、吃茶、進貢春茶的場景描寫得淋漓盡致。聞到“香勝梅”的春茶,見到“萬人爭啖”的喝茶場面,驛站的騎手揚鞭催馬行程四千里要趕在清明節(jié)前,把春茶運到京城。把一番爭先恐后的“春茶大戰(zhàn)”的場面寫得極妙。
06
《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湯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一至七言詩”是隋唐時期的一種詩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寶塔詩”。此詩是元稹等人歡送白居易以太子賓客的名義去洛陽的。全詩一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第二句寫了茶味香和形美。第三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制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后盛在碗中浮餑沫。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飲。結(jié)尾時,指出茶的妙用,不論古人或今人,飲茶都會感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后喝茶有助于醒酒。
07
《山家》
(唐)張繼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08
《吃茗粥作》
(唐)儲光羲
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
念君高梧陰,復(fù)解山中衣。
數(shù)片遠云度,曾不避炎暉。
淹留膳茗粥,共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09
《尋戴處士》
(唐)皇甫冉
車馬長安道,誰知大隱心。
蠻僧留古鏡,蜀客寄新琴。
曬藥竹齋暖,搗茶松院深。
思君一相訪,殘雪似山陰。
10
《夏日題老將林亭》
(唐)張蠙
百戰(zhàn)功成翻愛靜,侯門漸欲似仙家。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fēng)回聚落花。
井放轆轤閑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
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塞沙?
11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又名《七碗茶歌》
唐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fēng)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fēng)暗結(jié)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guān)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fēng)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fēng)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來還得蘇息否?
盧仝,唐代詩人、文學(xué)家,自號玉川子。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為“茶仙”,常常將之與“ 茶圣”陸羽相提并論?!镀咄氩柙姟芬步小镀咄氩韪琛?,是唐代盧仝的作品。這首詩朗朗上口,文字優(yōu)美,境界深遠,可以說是歷年歷代的茶詩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其實,《七碗茶詩》并不是單獨的一首詩,它其實是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的節(jié)選。盧仝的好朋友諫議大夫孟簡派人把得到的新茶送給盧仝,盧仝飲用之后,即興而作此篇。關(guān)于“七碗茶”的一段因為太過精彩,所以常常被人取出來單列成篇。
12
《玉泉寺》
[宋] 李復(fù)
門銜大路久慣入,客館蕭蕭蔭寒竹。
春茶自造始開嘗,色味甘新氣芬馥。
更窮上方縱登覽,峰嶂四環(huán)森萬木。
投老經(jīng)過得少留,明發(fā)飛塵暗征轂。
“色味甘新氣芬馥”僅僅用了七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春茶特色、味醇、甘爽、新鮮、茶氣芳香。
13
《趵突泉》
[宋] 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濕常早,澗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少際涌如輪。
曾成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果然是喝茶的行家,不但能品出茶的味道,還能說出春茶究竟為什么好:經(jīng)歷了一冬的滋養(yǎng),山澗里的茶葉味道更純、更真!
14
《謝筠守趙從周寄貢蘗中洲茶》
[宋] 王洋
道院文書靜,傳簽報兩衙。
籠山疏藥圃,祖寺摘春茶。
珍品少為貴,佳名遠更夸。
要知清白德,盞面看浮花。
春茶因數(shù)量稀少而更顯珍貴,加之自清幽的廟宇,名氣自然很大,備受推崇。要真正品得出茶德,看點茶時建盞茶湯表面白色的浮花就知道了!
15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16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17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18
《寄獻新茶》
[宋]曾鞏
種處地靈偏得日,摘時春早未聞雷。
京師萬里爭先到,應(yīng)得慈親手自開。
曾鞏認為春茶是搶手之物,尤以明前剛摘時,京城人們都以能得到春茶而感幸甚。
19
《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
(宋)蘇軾
仙山靈草濕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fēng)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p>
而蘇東坡則以一代茶人的深情,把春茶描摹成花容月貌,冰雪心腸,蘭心蕙質(zhì),神韻迷人的絕代佳人。讀了這首詩,尤以“從來佳茗似佳人”一句,人們對蘇東坡筆下的春茶,怎能不傾慕?怎能不心醉呢?至今人們把這一佳句,以“欲把西湖比西子”相對。
20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fēng)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xiāng)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tài)的復(fù)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胸襟。后兩句說的是: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21
《鳩坑茶》
宋 范仲淹
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
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茶。
22
《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宋 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fā)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吁嗟天產(chǎn)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荬。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全敢不歌,陸羽須作經(jīng)。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fēng)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
贏得珠璣滿斗歸。
范文正公這首詩全名《和章岷從事斗茶歌》,簡稱《斗茶歌》,堪稱有宋一代茶詩的奇制,遠承盧仝《七碗茶詩》,后開楊誠齋《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黃山谷《煎茶賦》,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全詩共六韻二十一聯(lián),一氣呵成,首尾相應(yīng),讀來暢陜淋漓。前七聯(lián)兩聯(lián)一轉(zhuǎn)韻,從建溪茶產(chǎn)地、種植、采摘、制作,到北苑民間斗茶,一路寫來,如春日行山陰道中,自是風(fēng)光無限。
23
《定風(fēng)波·暮春漫興》
(宋)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fēng)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fēng)。
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24
《滿江紅·和范先之雪》
(宋)辛棄疾
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
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
云破林梢添遠岫,月臨屋角分層閣。
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
吟凍雁,嘲饑鵲。
人已老,歡猶昨。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最愛霏霏迷遠近,卻收擾擾還寥廓。
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25
《詠孟端溪山漁隱長卷》
(明)陶振
翦裁蒼雪出淇園,菌蠢龍頭制作偏。
紫筍香浮陽羨雨,玉笙聲沸惠山泉。
肯藏太乙燒丹火,不落天隨釣雪船。
只好巖花苔石上,煮茶供給趙州禪。
26
《采茶歌》
[清]陳章
鳳凰嶺頭春露香,青裙女兒指爪長。
度澗穿云采茶去,日午歸來不滿筐。
催貢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
詩人在以詩贊嘆春茶的同時,也不忘采茶女的辛勞。
27
《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28
《觀采茶作歌》
清·乾隆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地爐文火續(xù)續(xù)添,干釜柔風(fēng)旋旋炒。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jīng)太精討。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