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8-18 05:42:01
薄伽丘的《十日談》里第四天的第一個故事,寫的一對情侶遭到家人反對,最后雙雙死亡的悲劇。
《十日談》的故事中,父親是國王,女兒曾有過一門地位匹配的婚事,后來丈夫去世,女兒回到父親身邊生活,這個父親控制欲極強(qiáng),女兒基本沒有自由。女兒后來喜歡上一個出身卑微的侍臣,雖然門不當(dāng)戶不對,但兩人還是悄悄相愛了,瞞著國王。
當(dāng)國王發(fā)現(xiàn)后,怒不可遏,將侍臣誅殺,并且取出心臟送給女兒,女兒看到愛人的心臟后飲毒而亡。
而《玫瑰花精》中換成了哥哥反對妹妹的愛情。
這篇童話里,安徒生讓玫瑰花精以第三視角來講述故事。妹妹和一個男青年情投意合,祈求能相愛一生,永不分離。
但這段感情遭到了女孩哥哥的反對。故事當(dāng)中并沒有詳細(xì)說明為什么哥哥會反對,總之就是哥哥很“壞”,絕不允許妹妹和這個男子在一起,找了理由把妹妹喜歡的人派到很遠(yuǎn)的地方去執(zhí)行一項艱巨的任務(wù)。實際上是暗中把男子殺害了。
這里其實我們能發(fā)現(xiàn),妹妹喜歡的人應(yīng)該是地位較低的人,從故事中能看出來,這個男子是哥哥的下屬,很可能是衛(wèi)兵之類。而且哥哥能無所顧忌地隨意就取了對方的性命,那更說明,這是一個對哥哥來講無足輕重的人。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蛛絲馬跡可尋。不過,僅這一點其實就足夠了。
所以呢,故事其實講的就是在傳統(tǒng)的門第觀念很強(qiáng)的社會里,愛情也罷,婚姻也好,都講究門當(dāng)戶對。而門不當(dāng)戶不對的感情往往會受到家人的反對和阻撓。
哥哥不認(rèn)可妹妹的愛情,于是將妹妹喜歡的人殺害。但這個時候花精目睹了兇殺之后為青年謀不平,所以將事情原委告訴了妹妹。
因此,這里宣揚的還是人類永恒的主基調(diào):真善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花精們替妹妹報了仇,并且將真相大白天下。
這個故事里,令人感動的是,安徒生借這對冤死的青年男女之口,講了什么是真正的愛情,不同譯本里這個觀點的表述稍有不同,但意思一樣,其中一個譯本寫道:
他們希望永遠(yuǎn)不要分開。他們彼此相愛,比最好的孩子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還要強(qiáng)烈得多。
這個觀點跟他在《小美人魚》里的觀點一致:愛一個人勝過愛自己的父母,愿意把全部的思想都放在這個人身上,愿意對這個人忠誠。
如果以榮格學(xué)派的童話分析師馮·法蘭茲的觀點來看,愛情意味著一個人真正成為成年人,童話當(dāng)中的人物對愛情的追求意味著人格的獨立與完善,所以安徒生對愛情的觀點我極為認(rèn)同,愛上某個人,渴望和對方擁有愛情,實際上是人們心理上脫離母體的象征。
不得不說,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里,愛浪漫美好,故事雋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