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美文學習

孔雀愛尾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孔雀愛尾啟示)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1-16 14:54:02

原文

羅州山中多孔雀,群飛者數(shù)十為偶①。雌者尾短無金翠。雄者生三年有小尾,五年成大尾。始春而生,三四月后復凋,與花萼相榮衰。然自喜其尾而甚妬②,凡欲山棲,必先擇有置尾之地,然后止焉③。

南人生④捕者,候甚雨,往禽⑤之,尾沾而重,不能高翔。人雖至,且愛其尾,恐人所傷,不復騫翔⑥也。

注釋

  1. :伙伴,同伴。
  2. (dù):同“妒”。
  3. :作指示代詞,這里。
  4. :活的。
  5. :同“擒”。
  6. 騫翔:飛翔。騫,飛起。

譯文

羅州的山中有很多孔雀,幾十只為一群在一起飛翔。雌孔雀尾羽短而且沒有金黃色和翠綠色。雄孔雀出生三年后開始長出小的尾羽,五年后長成大的尾羽。立春的時候尾羽開始生長,三四個月后又凋落了,和花朵的盛開和凋謝同步。然而孔雀喜愛自己的尾羽并且非常忌妒,凡是想在山林里休息,一定要先選擇可以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棲息在那里。

南方人要捕捉活孔雀,要等到下大雨的時候才去捕捉,這時孔雀的尾羽上沾了雨水變得很沉重,不能高飛。雖然有人走近,但是因為孔雀愛惜自己的尾羽,恐怕被人損壞,就不再飛翔了。

文言知識

說“焉”:“焉”的本義是一種鳥,但不知道具體的種類。

“焉”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 指“豈,如何”。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指“于是,就,乃”,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如《墨子·兼愛上》:“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作指示代詞,相當于“之,此”。如上文中的“然后止焉”。
  • 作疑問代詞,相當于“哪里,怎么”。如《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 作語氣詞,表示肯定、疑問、感嘆等語氣。如《愚公移山》:“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又如,《魚我所欲也》:“萬鐘于我何加焉”;
  • 表示狀態(tài),用于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相當于“然,樣子”。如“心有戚戚焉”。

文化常識

孔雀的寓意

孔雀體態(tài)優(yōu)美,丹口玄目,細勁隆胸,被古人認為孔雀是“文禽”

孔雀羽毛有圓形眼狀斑,如同“孔”,所以又稱“孔鳥”。因為當年南越國盛產(chǎn),所以又稱“越鳥”。

從古至今,孔雀在文學、藝術(shù)和宗教上都久負盛名,傳說孔雀就是百鳥之王鳳凰的化身。

孔雀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鳥類,尤其是在開屏時更加光彩奪目。在古時人們便認為,孔雀開屏是一種吉祥如意的征兆,能夠驅(qū)邪除煞,帶來好運。過去富貴之家多畜養(yǎng)孔雀,即希望家里常有“祥瑞”。

孔雀還有前程似錦的寓意。從明朝開始,官服上會綴有補子,補子上用動物的圖案來對官職進行區(qū)別。三品文官用的就是孔雀。

在清朝,皇帝會給王公貴族和有功之人賞賜花翎。花翎即孔雀的尾羽,花翎又分單眼、雙眼、三眼,所謂“眼”指的是孔雀尾羽上眼狀的圓。

三眼花翎最為尊貴,象征著無上的榮耀,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蛋病⒑土?、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

出處

北宋·李昉等《太平廣記·禽鳥二》

啟發(fā)與借鑒

孔雀以尾羽為傲,甚是珍惜,但也為其所累,因害怕傷害尾羽而不敢高飛,最終被捕獲??兹敢驗閻巯灿?,反而喪失了自由甚至生命。

一個人有長處肯定是好事,但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將才華當成炫耀和驕傲的資本,以博取大家的贊美和羨慕,那往往就會遭人嫉妒,從而為自己埋下禍根。

溫馨提示:
本文【孔雀愛尾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孔雀愛尾啟示)】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