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學習方法

姹紫嫣紅”出自《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這句話描寫的是貴族小姐杜麗娘游覽自己家的后花園,發(fā)現(xiàn)萬紫千紅與破井斷墻相伴,無人欣賞,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驚異和院惜,表達了對美好青春被禁錮、被扼殺的嘆息。

原文: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譯文:

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臺,如云霞一般燦爛絢麗。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只有像我這樣被阻隔在深閨中的女子,才辜負了這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啊。

注釋:

⑴商調(diào):宮調(diào)名,元曲常用宮調(diào)之一。皂羅袍:曲牌名,過曲,亦常用作小令。

⑵姹紫嫣紅:形容花的鮮艷美麗。

⑶斷井頹垣:斷了的井欄,倒了的短墻。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舊冷落。

⑷奈何天:無可如何的意思。誰家:哪一家。后句意為自己家的庭院花園里沒有賞心樂事。

⑸朝飛暮卷:形容樓閣巍峨,景色開闊。

⑹翠軒:華美的亭臺樓閣。

⑺畫船:裝飾華美的游船。

⑻錦屏人:被阻隔在深閨中的人。忒:太。韶光:大好春光。

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三十四歲考中進士。歷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禮部祠祭司主事等職。萬歷十九年(1591)因上章抨擊朝政,被貶廣東徐聞典史。兩年后量移浙江遂昌知縣,抑制豪強,關心民生疾苦,頗多善政。萬歷二十六年(1598)春棄官歸里,致力戲曲創(chuàng)作。湯顯祖深受左派王學”影響,反對程朱理學,批判擬古主義的文學,追求個性解放。他留下了豐富的作品,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尤其是戲劇史上有重要地位?!都t泉逸草》、《問棘郵草》、《玉茗堂集》以及《紫簫記》和臨川四夢”都有明清刻本傳世?!赌档ねぁ肥撬拇碜?。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對當時和后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姹紫嫣紅出自哪首古詩

“姹紫嫣紅”出自《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這句話描寫的是貴族小姐杜麗娘游覽自己家的后花園,發(fā)現(xiàn)萬紫千紅與破井斷墻相伴,無人欣賞,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驚異和院惜,表達了對美好青春被禁錮、被扼殺的嘆息。

原文: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譯文:

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

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臺,如云霞一般燦爛絢麗。

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賤了。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支曲子出自《牡丹亭》第十出《驚夢》?!赌档ねぁ肥菧@祖在明代萬歷(明神宗年號,1563-1620)年間據(jù)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的傳奇作品?!对砹_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是《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偶爾來到后園游賞時的一段唱詞。

姹紫嫣紅總是春 是哪首詩的?

出自《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

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于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詩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構思運筆堪稱奇妙。

全詩如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如下: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如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東省。濱:水邊,河邊。

光景:風光風景。東風:春風。

等閑:平常、輕易?!暗乳e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擴展資料: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看來,是作者春天郊游時所寫的游春觀感,王相注《千家詩》,就認為這是游春踏青之作。而根據(jù)作者生活年代可知這首詩所寫的泗水游春不是實事,而是一種虛擬。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簽訂了《紹興和議》,一頂宋金領土以淮水為界。隆興元年(1163),張浚北伐,又敗于符離。從此,主和派得勢,抗戰(zhàn)派銷聲。宋孝宗以還,南宋朝廷稍稍安穩(wěn),偏安于東南,而金人亦得暫時息兵于淮北。

終朱熹一生,南宋沒有很大的邊防軍隊,而朱熹本人更無從渡淮而至魯境,不可能北上到達泗水之地。作者從未到過泗水之地,而此詩卻寫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潛心理學,心儀孔圣,向往于當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講誦,傳道授業(yè)的勝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尋芳。因此此詩其實是借泗水這個孔門圣地來說理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春日

姹紫嫣紅總是春出自那首詩?

“姹紫嫣紅總是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七言絕句《春日》中的一句?!洞喝铡啡娜缦拢?/p>

七絕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溫馨提示:
本文【姹紫嫣紅出自哪首古詩】由作者瞄苗教育說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