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8-10 10:30:02
風是詩詞中很重要的意象,古人愛寫風,但風格卻毫不相同,來看看這6首古詩,領略“風”采!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后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唐代: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這首詩能讓人看到風的力量。如果把詩題蓋住,這首詩就是一則謎語,這是此詩的一大妙處。風是無形的,風又是實在的,我們看不到風,卻能感受到風。
兩漢: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勁吹啊浮云飛揚,我統(tǒng)一了天下啊衣錦還鄉(xiāng),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zhèn)守四方!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游的樂趣。
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秋風不知從哪里吹來,蕭蕭地送來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風來到庭中的樹木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