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美文學習

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的誰(才高八斗的故事道理)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8-24 09:48:01

成語典故,是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許多成語背后,都有一段歷史。作為國人,應當知曉。

燕過紫禁城將和您一起,聊聊成語,評評成語背后的那些歷史故事和人物。每期十分鐘,重溫成語背后的歷史。

第二期: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

釋義

“才高八斗”的典故,出自謝靈運。

以山水詩聞名的謝靈運,開創(chuàng)了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尤其受到當時權貴和文人的喜愛。當時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曾經很賞識他,把他調到京里任職,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作“二寶”。

謝靈運為人狂放不羈,曾經在喝酒時自嘆:“天下才共一石(注:一石為十斗),曹子建(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在他心里,從古至今,除了曹植,他謝靈運排名第二,其他人都遠不及了。

這就是成語“才高八斗”的來歷。

背后歷史

謝靈運,南朝著名詩人,山水詩派鼻祖。同時還是史學家、書法家、佛學翻譯家。謝靈運出身世族大家,他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北府軍創(chuàng)始人、東晉名帥謝玄。謝靈運一生才華橫溢,卻也恃才放曠。他自視甚高,一生希望做高官而不能。他因性格問題導致與多人結仇積怨。最終,他的自負也害了他自己,終以謀反之名,被曾經賞識他才華的宋文帝劉義隆下令在廣州誅殺棄市,終年48歲。

謝靈運在悲劇的一生即將結束時,作詩《臨終》,其中有言:“恨我君子志,不獲巖下泯。

短評

謝靈運是許多中國古代文人、才子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另一方面恃才傲物、情商似乎顯著偏低:才華令多少后人興嘆,行事則讓無數時人膈應。

最終,上天也完美的給了謝靈運他所應得的一切。他的詩作千古流芳,他的結局凄慘異常。看到他的結局,再來看那句自負的“才高八斗”。當時醺醺然的謝靈運可曾想到,他的結局竟還不如曹植。不得不令人唏噓、哀嘆。

溫馨提示:
本文【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的誰(才高八斗的故事道理)】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