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說教育
分享教育動態(tài),關注孩子成長
發(fā)布時間: 2024-07-09 16:59:38
教學目標有兩種敘寫方式:分解式目標和交融式目標。
知識拓展(1)分解式目標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每個維度根據(jù)實際情況羅列若干小目標。這種敘寫方式思路清晰、具體明確、便于操作;
(2)交融式目標在敘寫時不會出現(xiàn)“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幾個明顯的提示語,但它的每一點目標卻極好地把二維乃至三維的目標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優(yōu)點是敘寫方便。小學語文教材教法知識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
2、 工具性 與 人文性 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終生發(fā)展的基礎。
3、《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從"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小學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發(fā)展。
4、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
5、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準確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音節(jié);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
7、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包括簡筆畫、演示(實物肢體語言)、電教媒體、實驗操作等。
8、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設計,首先要選好話題。話題要貼近生活,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
9、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10、現(xiàn)代閱讀觀認為,學習者原有經(jīng)驗是學習的基礎,知識或信息的獲得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jīng)驗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和過程而建構成的,外部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主體已有的經(jīng)驗作為基礎,這種信息對于學生來講,是毫無意義的。1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 樂于表達 ,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12、語文綜合性學習應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 、社區(qū)等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