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家談
關注教育熱點,發(fā)布教育資訊,傳遞教育正能量,分享教育智慧
發(fā)布時間: 2024-07-27 03:42:25
個性是一個人的整體面貌,是精神和氣質的全貌,包括世界觀、人生觀、論理觀、道德觀、信念、興趣、能力等等,是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個性的形成不能完全排除先天因素,但主要取決于后天的環(huán)境和條件及主觀的努力。學校教育、社會環(huán)境、職業(yè)、個人努力等的不同,使每個人形成與其他人不同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這些特點的總和便是個性特征。后天的環(huán)境和條件應該從胎兒期就算起。父母的基因、母體的心理、生理素質都會影響到胎兒。這時期是母子共棲階段,胎兒靠母親供給一切,母親心理與生理的變化可以影響到胎兒的心身發(fā)展。早期教育要從“胎教”開始的道理即在于此。從嬰、幼兒期到12~13歲,一個人的個性就基本上有了雛形,一般到16歲左右個性完全定型,形成一定的個性特征。根據(jù)病人的臨床特征,將性格分為強型、弱型和中間型三種。強型——好強、好勝、任性自負、以自我為中心,凡事我說了算,暴躁,情感豐富強烈、自制力差; 弱型——膽小怕事、敏感多疑、好幻想、有事不外露、積極性差、依賴性強、猶豫、孤僻好靜; 中間型——冷靜、沉著、開朗樂觀、積極性強、適應能力好、勇于克服困難、勇于解決矛盾、好活動、情緒穩(wěn)定、有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