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精選問答

法院在民事訴訟中發(fā)現當事人涉嫌刑事犯罪如何處理

學習點知識

心徹為知,大知而察!

發(fā)布時間: 2024-07-28 13:12:49

精選回答

一般處理原則是“先刑后民”。如果是刑事自訴案件,如果當事人沒有控訴被告,還是按照民事案件審理民事請求;如果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并提出訴訟請求,可以將案件移送刑事庭審理; 如果是公訴案件,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中,發(fā)現案件實體內容有涉嫌刑事犯罪的情況時,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并將發(fā)現的情況或線索及時移送具有偵查權的偵查機關。關于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若干程序問題的處理意見,正在審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發(fā)現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實涉嫌刑事犯罪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條的規(guī)定,法院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但根據民事法律規(guī)范判斷,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且不影響民事案件審理的,民事案件可繼續(xù)審理。

2、審理中發(fā)現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guī)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后再恢復審理。

3、審理中發(fā)現涉嫌犯罪,且不構成民事責任承擔的,例如發(fā)現案外人涉嫌盜用、私刻單位公章從事詐騙的行為,作為民事被告的單位沒有過錯,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即合同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法院應全案移送。

溫馨提示:
本答案【法院在民事訴訟中發(fā)現當事人涉嫌刑事犯罪如何處理】由作者學習點知識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