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世界
及時傳遞世界基礎科學教育信息
發(fā)布時間: 2025-04-08 07:38:57
中國詩詞中關于美食的描寫極富韻味,常以意象化的語言展現味覺與生活的交融。以下為經典分類及例證:
時令之鮮
張志和《漁歌子》"桃花流水鱖魚肥"寫春鱖之肥美
蘇軾"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捕捉江鮮的時令感
蔬食清歡
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以簡樸食材見溫情
陸游"二升畬粟香炊飯,一把畦菘淡煮羹"寫山居粗食之甘
刀工火候
杜甫"鮮鯽銀絲膾"形容魚片如銀絲
蘇軾"凈洗鐺,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詳述東坡肉技法
風味調和
陸游"鱸肥菰脆調羹美"顯食材搭配之妙
劉辰翁"醋釅橙黃分蟹殼"寫蘸料點睛之筆
人間至味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道出飲食真諦
李白"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以酒食喻超脫
食事寄情
白居易"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展待客之暖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顯田園情誼
特點:古詩詞善用通感(如陸游"香滿屋"寫薏米香)、隱喻(嚴辰"百味消融小釜中"喻人生),將飲食升華為文化符號。今人可從中既得味覺想象,更悟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