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知識
以圖說事,以字說文,分享知識,
發(fā)布時間: 2025-04-08 07:48:25
“麻雀”的“麻”字寫法如下:
部首:麻(半包圍結(jié)構(gòu),部首為“麻”本身)
總筆畫:11畫
筆順:
點→橫→撇→橫→豎→撇→點→橫→豎→撇→捺
(具體:丶 一 ノ 一 丨 ノ 丶 一 丨 ノ ?)上半部分(廣字頭):
首筆點在豎中線,第二筆橫稍短,第三筆撇向左下伸展。
下半部分(“林”變形):
左側(cè)“木”豎畫短,右側(cè)“木”捺畫舒展,兩“木”緊湊不松散。
本義:指大麻、苧麻等植物,后引申為“細(xì)碎斑點”(如麻雀的羽毛斑點)。
組詞:
動物類:麻雀、麻蠅
其他:麻布、麻醉、麻油
常見錯誤:
誤將“廣”寫成“疒”(病字頭)。
下半部分“林”漏寫右側(cè)捺畫。
區(qū)分多音:
讀 má
(麻雀)時表植物或斑點;
讀 mā
時用于方言(如“麻麻亮”)。
“麻雀”因羽毛帶褐色斑點得名,古稱“瓦雀”。《詩經(jīng)》中“麻”多指大麻,漢代起用于形容細(xì)密紋理。
注:書寫時可參考《新華字典》部首檢字法,先查“麻”部,再按筆畫數(shù)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