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31日 04:57
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得天下也,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從此恢復漢室大業(yè)這條路上開始平步青云。因為諸葛亮的出謀劃策,他順利的在成都建立自己的王朝。然而有興盛就會有衰敗,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規(guī)律,在關羽被吳國設計死后他不顧群臣諫勸起兵東吳最后死在白帝城。但革命尚未成功,臨死之前劉備托付重任給諸葛亮讓他繼續(xù)完成大業(yè)。
從劉備死后到六出祁山,諸葛亮為了完成漢室的大業(yè)竭盡全力以至于最后死在恢復大業(yè)這條路上。五虎大將先后在克復中原的這條路上相繼的離去,一直到關羽之子關興、張飛之子張苞的去世,諸葛亮身邊已經沒有得力的大將。在第六次攻打祁山之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而且身體每況愈下,也許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時間不長久所以要盡早完成大業(yè)。
因為司馬懿肚量能容山川大海,他選擇守城的方法抵御遠道而來的蜀軍。他自知自己不是諸葛亮的對手,避免了與蜀軍的正面沖突。事情一拖再拖,諸葛亮的病情也愈加深重。一個王者帶著一幫青銅,每次看到他蹣跚步履心中莫名的產生一種悲痛的心。一個暮年的英雄,縱有豪情壯志依舊抵不過時間的沖擊最后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一次看三國最大的感觸就是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痛,一種壯志暮年的悲痛,一種萬般無奈的痛,更是一種扶不起的傷痛。
好久好久以前,那是在讀小學的時候。因為課文上出現(xiàn)了三國的片段,跟同學們相繼的討論諸葛亮這個人。其實我也是在這個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三國的人物,因為出身在農村當時對許多書籍都無法接觸。那個時候我們清一色的站在諸葛亮這一邊,對他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等欽佩不已。然而我們當時的重點更多的是放在打斗的場面,誰打贏了誰,誰又被誰打輸了。更有一種普遍的思維跡象是每一次看電視首先是看哪一方屬于正義的然后義無反顧的去支持這一方,如果另一方是反面的那就大家詆毀。印象中我們當時對諸葛亮更多的是贊揚,所以曹操成了我們心中“惡”的對象。無論曹操他做了什么事,即便是對的我們還是覺得這是錯的??傊?,當時我們每一次看到曹操打了敗仗總是喜歡對他落井下石,對于劉關張和諸葛亮我們更是加以贊賞。
時過境遷,當時年少無知的我對三國慢慢的產生了新的看法。大學的時候,看著他們在里面打打殺殺的,我心痛的是當時的黎民百姓,連年的征戰(zhàn)讓他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厭倦戰(zhàn)爭,可是咋一回到現(xiàn)實身邊卻無時無刻不發(fā)生戰(zhàn)爭。當時我有過一種天真的想法,倘若用我一個人的性命能夠換取世界和平的話那么請老天把我給帶走吧。大學那一年敘利亞戰(zhàn)爭、敘利亞難民、ISIS武裝分子等等這些慘無人道的事情卻屢見不鮮,后來我漸漸的明白有些事情不是犧牲了一個人的性命就能夠把結局給挽回特別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倘若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失去了生命能夠換回和平的結果,那么中東地區(qū)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流血事件。
畢業(yè)一年后首次觀看老版電視劇的三國演義,連年的戰(zhàn)亂讓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每每看到這里我的心都在滴血,這些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可能在下一刻就會隕落。將軍,都是用千萬具尸體堆積起來的功勛稱號,我也深一層的理解了什么叫一將成萬古枯,什么叫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個王朝的傾覆與興起對當時老百姓來說都是一場人禍,每一次的政權更替都是在用鮮血染成。
從三分天下到出師表再到六出祁山,世人都稱諸葛亮是千古一相。在這之前我不知為何原因如此的稱呼他,這樣的評論是否高于他的成就?這一次從頭看到尾看完三國演義,我仿佛撥云見日,世人對他的稱呼是經受了歷史的考驗,也是他應有的成就。當時劉備去世的時候曾勸過諸葛亮倘若劉禪無法做皇帝他可以廢了劉禪自己稱帝,此話一出諸葛亮再次表明了自己匡扶漢室的決心與忠貞不二的思想。劉備去世之后他一直履行自己的承諾,對幼主劉禪加以引導??墒撬木Ξ吘故怯邢薜?,一方面得要克復中原,另一方面又要處理朝政,即使有三個諸葛亮也不一定可以改變結局,因為劉禪嬉戲的人生聽信宦官的讒言??偸?,三分天下最后一統(tǒng)江山的是晉朝這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在五丈原諸葛亮臨死之前還不停的看著掛在墻上的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許他是在反省自己對不對得起這八個字,也許他深知自己的時日不多無法完成大業(yè)。再看看手下的將士能夠擔當大任的少之又少,臨死之前一一囑托了姜維、馬岱等人甚至連他死后即將會發(fā)生的叛變他都提前出謀劃策,諸葛亮真的用盡了一生詮釋了什么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暮年的英雄猶如隕落的夕陽,有心也無力。
千古一良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人世的別離與暮年壯志未酬給三國抹上了一筆濃重悲情的畫面,看完之后我的心悲痛不已。這種悲痛是為何原因,我想很大的一個應該是暮年壯志未酬吧。老不讀三國也許也是此原因吧,滄桑的人世發(fā)生的巨變,不變的是對主上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