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29日 12:36
08《世說新語二則-陳太丘與友期行》
文 | 劉義慶
陳太丘①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②,期日中③。過中不至,太丘舍去④,去后乃⑤至。元方⑥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眨∨c友人期行,相委而去⑧?!痹皆唬骸熬c家君⑨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⑩之。元方入門不顧?。
①[陳太丘]即陳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東漢潁(yǐng)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人。曾任太丘長。太丘,縣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②[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
③[日中]正午時分。
④[舍去]丟下(他)而離開。舍,舍棄。去,離開。
⑤[乃]才。
⑥[元方]即陳紀(jì)(129-199),字元方,陳寔的長子。
⑦[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不,同“否”。
⑧[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委,舍棄。
⑨[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⑩[引]拉,牽拉。
?[顧]回頭看。
【譯】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dāng)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jīng)離開了?!庇讶吮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人??!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迅械綉M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jìn)家門。
【簡答題】
1.“日中”這個時間概念是否科學(xué),古代沒有精確的定時儀,怎么判斷遲到?
古代的定時儀器較為簡陋,有木表、漏壺等,它不可能有精確的時段劃分。這里的“日中”是當(dāng)時約定俗成的時間概念——中午。這個友人錯過了雙方約定的時限,所以遲到了。
2.友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jié)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后,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xiàn)得較為有禮;當(dāng)?shù)弥愄鹨严刃须x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zé)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yǎng)、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辭嚴(yán)的批評后,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xiàn)得較為誠懇,有知錯能改的精神。
3.元方的性格特點如何?
閱讀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表現(xiàn)了他懂禮識義的品質(zhì)。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xiàn)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有人認(rèn)為客人已經(jīng)認(rèn)錯,元方就應(yīng)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至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
⑴不同意。元方當(dāng)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并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hù)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zé)備。
⑵同意。我覺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天下人誰無過,知錯能改,不失為有識之士,就應(yīng)該給人改錯的機會,不應(yīng)用同樣不禮貌的方法待人
5.元方從哪些方面去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
元方是從信用和禮貌兩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從信用方面,是父親的友人失約在先;從禮貌方面,是父親的友人當(dāng)著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在兩個方面他都站不住腳,根本沒有資格指責(zé)謾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友人啞口無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6.作者寫元方責(zé)客“無信”“無禮”的用意何在?
寫客人得知太丘已經(jīng)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zé)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辭嚴(yán),副得對方無言可答。
7.學(xué)習(xí)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
為人處理,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