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考試資料 > 教學設計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精選11篇)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08-13 09:23:59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會認 “目”1個偏旁。

3.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氣的跌宕起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和熱愛之情,讓學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浚ㄇ锛荆┠敲丛谇锾?,你們和家人都進行過什么活動呢?(爬山、賞菊)活動前爸爸媽媽都做了哪些準備活動呀?

2.師: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遠足了。你們知道遠足是什么意思嗎?(去很遠的地方旅行)

3.師:走!我們現(xiàn)在悄悄地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噓,大家趕快悄悄打開課本,看看明天要遠足的同學們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課文呀!自己大聲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拼音朋友來幫忙。把生字在文中畫一畫哦!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學生自由舉手朗讀,指名讀)讀得真好,我還想聽,我們一起讀好嗎?(全班齊讀課文)

三、動動腦筋,自主識字

1.看拼音讀詞語。(課件出示重點詞語)

2.分類識字:

(1)“才”“白”獨體字,注意筆順。

(2)“明”“的”是由哪幾個“好朋友”組成的?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并組詞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學海拾貝,復習舊知

1.師:同學們,課文中散落著許多美麗的“貝殼”,你看到了嗎?(課件出示“學海拾貝”。)誰能給大家有感情地讀一讀?

2.鼓勵學生自由舉手讀課文,鞏固生字詞。

二、學習詩歌

1.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2.出示第一節(jié),女生朗讀。思考問題:

(1)有一個孩子遠足前翻來翻去睡不著,為什么?

(2)哪一句最能體會到那個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跟大家說一說。(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

3.老師指導朗讀“翻過來,唉——睡不著。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翻過去,唉——睡不著。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學說的,那么潔白柔軟嗎?”讀出好奇的語氣。

4.請孩子們自由讀一遍。女生讀第一節(jié),男生讀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齊讀。

[教學板書]

9明天要遠足

睡不著海——各種顏色

云——潔白柔軟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詩歌,描述了小主人公因為明天要遠足而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表現(xiàn)了主人公掩飾不住的激動無比、無限期待的心情。大部分學生有過與主人公相似的生活體驗,因此,他們能夠容易地體會到主人公的心情。教學本課時,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走進課文,與課文對話,有所感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睡、那”等11個生字,會寫“才、明”等4個字。認識3個偏旁“目、冂”。

過程與方法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小主人公期待的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目、冂”。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小主人公期待的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音頻、視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遠足,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理解“明天”的意思。

2.質疑:什么是遠足?(比較遠的徒步旅行,我們一般叫踏青或郊游。)

3.學唱歌曲《一起去郊游》。

4.討論交流:明天就要去遠足了,在遠足之前,大家的心情如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欣賞。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停下來,借助拼音多讀幾次,再往下讀;把要求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不會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3.同桌互讀,糾正讀得不對或不準確的字音。

4.作者簡介。

5.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學習“老、師、同”。指名讀生字,齊讀。

(2)學習“那、海、真、嗎”。出示大海的圖片,學生認識“?!保该x生字,齊讀。指名將生字帶進課文讀,小組讀,齊讀。

(3)學習“睡、真、什、才、亮”。

①教師出示句段:翻過去,唉—睡不著。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學說的,那么潔白柔軟嗎?翻過來,唉—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

②指名讀生字,齊讀。引導學生認識目字旁,強調“著”在本課讀zháo。

6.指名分節(jié)朗讀,讀后評議。

7.小組合作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三、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才、明、同、學”的書寫順序、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強調“從左到右”“由里到外”的筆順規(guī)則。

2.學生先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四、課堂小結:

課文的小主人公晚上躺在床上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因為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2.學生正確、流利朗讀地課文。

二、理解課文,感情朗讀: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要求學生說說圖上的內容。

2.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說明她睡不著?

出示句子:翻過來,翻過去,唉—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

(1)指名讀。

(2)交流:你有睡不著的時候嗎?為什么?學生匯報。

(3)學生一邊朗讀,一邊體會主人公的心情。

3.教師:課文的主人公為什么睡不著?

(1)提問:她睡不著時想到了哪些美景?

(2)學生匯報后,教師追問:那地方指的是哪里?她親眼見過這些景色嗎?

5.讀了文字,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贊美一下大海和白云吧!

6.學生一邊表演一邊朗讀。

三、拓展延伸,討論交流:

1.教師:主人公因為明天要遠足,激動得睡不著。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

3.學習出游安全知識。

4.播放學生視頻,課外閱讀方素珍的書。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激動和期待心情。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小朋友的.激動心情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遠足的快樂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同學們,秋天來了,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你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會想些什么呢?

2.就有這樣一位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在出行之前充滿了期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天要遠足》一課,一起去了解感受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書課題)明天要遠足(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師 嗎 什 亮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亮”是三拼音節(jié),“睡、師、什”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睡覺、那邊、大海、真的、老師、師長、是嗎、什么、明亮

4、學習課題。

(1)什么是遠足?

(遠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較遠的徒步旅行”。在本課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閑的活動。)

(2)讀了課題后,你有哪些疑問呢?生回答,師總結歸納。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遠方干什么?)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課文,了解小朋友遠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詩歌一共幾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呢?

(三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小朋友遠足前一天激動得睡不著,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期待看到潔白的云彩;第三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希望天快點亮。)

(3)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4)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2、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課件出示大海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小作者睡不著,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樣呢?(顏色很多)師出示大海圖片,觀察。海水有哪些顏色呢?

(綠色、藍色、黑色)

教師補充資料:綠色的海水,就是鹽濃度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綠色植物,經過太陽光各方位照射,從而表現(xiàn)綠色;藍色,多數是天空映出來的藍,而且海水中鹽濃度較小,看到的就是藍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顏色也不同。

(4)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激動、期待的語氣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注意語速稍慢。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課件出示白云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小朋友睡不著,他還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會不會那么潔白柔軟。)

(3)“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軟”是什么意思呢?

(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對同學的話持什么態(tài)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真的)

(5)課件出示多張白云圖片。漂亮嗎?現(xiàn)在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

(美麗、潔白……)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小節(jié)。

4、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課件最后一節(jié),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為什么盼著天快點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對遠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點到來。)

(3)你覺得小朋友此時是什么心情呢?

(著急又無奈。)

(4)現(xiàn)在你就試著讀出他的這種著急和無奈吧。

5、教師小結: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們繼續(xù)去觀賞美麗的大自然吧。(出示圖片)

6、指導書寫“才、明、同、學”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動心情,體會到詩歌的美妙。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同(共同) 明(明亮)

向(向往) 月(月亮)

我會寫近義詞。

顏色——(色彩)

潔白——(雪白)

柔軟——(軟和)

五、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都有哪些睡不著覺的經歷。

教學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詩歌,這首兒歌通過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這首小詩重在描寫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學時,抓住“睡不著”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找出睡不著的原因。進而產生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之情。同時,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這種情感的體驗。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睡、著”等 11 個生字,認識目字旁。

2.正確朗讀課文,讀出句子的語氣。

3.正確書寫“才、明”兩個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同學們,你們有過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嗎?是因為什么事睡不著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經 驗入手,喚起他們類 似的感受,拉近與文本的距離。

2.出示課題:明天要遠足。

學生讀課題,要求詞語連貫不拖音。

教師:猜一猜,什么是“遠足”?

3.提問:有個小朋友因為明天要遠足,晚上都睡不著了,猜猜她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味。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要求:借助拼音讀正確,碰到不認識的字圈一圈,多讀幾遍。

3.分小節(jié)指名朗讀,發(fā)現(xiàn)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出示詞卡:

大海 老師 同學 天亮。

練習認讀。

再分別用“大海、老師、同學”說話。

用“亮”擴詞。

(2)出示帶有輕聲的詞語、句子,練習朗讀。

睡不著 地方 真的 什么 時候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師說的,/ 那么多種顏色嗎? 到底什么時候,/ 才天亮呢?

教師:演示一下“睡”的動作,眼皮一合睡著了。

認識目字旁。

拓展,你還知道帶有目字旁的字嗎?

設計意圖利用漢字偏旁表 義的特點,引導學生 更好地理解字義。

教師:你也能用上“嗎”來問一問嗎?

5. 自由練讀小詩。

三、品讀感悟

1.分段指名讀,讀正確、流利。

2.交流:這首詩中,什么地方寫得最有意思?

預設 1 :睡不著的動作:翻過來,翻過去

想一想:你激動得睡不著覺,在床上翻過來翻過去的樣子。

預設 2 :3 次嘆氣“唉——” 學生演一演嘆氣“唉”,表情生動。

“唉——”這條長長的“尾巴”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嘆氣 的聲音很長。

回歸第三小節(jié):“哎——/ 到底什么時候,/ 才天亮呢?” 有表情地讀一讀,讀出“我”的心情。

設計意圖圍繞學生最感興 趣的內容進行交流, 調動了他們說的欲望。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田字格中的“才、明”,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范,學生練習。

3.反饋評價:

先展示優(yōu)秀作品,評價與之前的書寫要求一致;

再出示部分有典型問題的書寫,反饋后再次書寫。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詩歌,描述了主人公因為明天要遠足而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表現(xiàn)了主人公掩飾不住的激動無比、無限期待的心情。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認識“睡、那”等11個生字,認識2個部首,會寫“才、明”等4個生字;二是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主人公的心情。

教學目標

1、會認“睡、那、海、真、老、師、嗎、同、什、、才、亮”11個生字,認識“目字旁和京字頭”;會寫“才、明、同、學”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熱愛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主人公激動無比、無限期待的心情。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朗讀課文,體會主人公的心情。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氣的跌宕起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了解遠足,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拼讀。

2、質疑:什么是遠足?

3、明天要遠足了,大家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樣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學習新的課文--《明天要遠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睡、那、海、真、老、師、嗎、同、什、才、亮”

三、書寫指導

1、學習生字“才、明、同、學”的讀音、筆順。

2、學生描紅,教師巡視。

3、組內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學生齊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初悟課文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要求學生說說圖上的內容。

2、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說明她睡不著?

3、課文中的主人公為什么睡不著?

4、學生一邊表演一邊朗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學生自讀

四、表演朗讀

三個人一小組,進行表演朗誦。

五、拓展延伸

我會說:那地方的……真的像……說的那么……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激動和期待心情。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小朋友的激動心情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遠足的快樂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同學們,秋天來了,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你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會想些什么呢?

2、就有這樣一位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在出行之前充滿了期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天要遠足》一課,一起去了解感受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書課題)明天要遠足(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睡那海真老師嗎什亮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亮”是三拼音節(jié),“睡、師、什”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睡覺、那邊、大海、真的、老師、師長、是嗎、什么、明亮

4、學習課題。

(1)什么是遠足?

(遠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較遠的徒步旅行”。在本課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閑的活動。)

(2)讀了課題后,你有哪些疑問呢?生回答,師總結歸納。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遠方干什么?)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課文,了解小朋友遠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詩歌一共幾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呢?

(三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小朋友遠足前一天激動得睡不著,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期待看到潔白的云彩;第三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希望天快點亮。)

(3)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4)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2、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課件出示大海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小作者睡不著,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樣呢?(顏色很多)師出示大海圖片,觀察。海水有哪些顏色呢?

(綠色、藍色、黑色)

教師補充資料:綠色的海水,就是鹽濃度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綠色植物,經過太陽光各方位照射,從而表現(xiàn)綠色;藍色,多數是天空映出來的藍,而且海水中鹽濃度較小,看到的就是藍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顏色也不同。

(4)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激動、期待的語氣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注意語速稍慢。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課件出示白云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小朋友睡不著,他還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會不會那么潔白柔軟。)

(3)“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軟”是什么意思呢?

(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對同學的話持什么態(tài)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真的)

(5)課件出示多張白云圖片。漂亮嗎?現(xiàn)在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

(美麗、潔白……)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小節(jié)。

4、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課件最后一節(jié),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為什么盼著天快點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對遠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點到來。)

(3)你覺得小朋友此時是什么心情呢?

(著急又無奈。)

(4)現(xiàn)在你就試著讀出他的這種著急和無奈吧。

5、教師小結: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們繼續(xù)去觀賞美麗的大自然吧。

6、指導書寫“才、明、同、學”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動心情,體會到詩歌的美妙。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同(共同)明(明亮)

向(向往)月(月亮)

我會寫近義詞。

顏色——(色彩)

潔白——(雪白)

柔軟——(軟和)

五、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都有哪些睡不著覺的經歷。

教學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詩歌,這首兒歌通過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這首小詩重在描寫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學時,抓住“睡不著”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找出睡不著的原因。進而產生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之情。同時,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這種情感的體驗。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目”。會寫“才、明、同、學”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

第一課時

一、釋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明天老師要帶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們的心情怎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達這種興奮、激動心情的小詩《明天要遠足》。

3、“遠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識字

1、聽教師范讀,圈畫出生字。

2、自由、正確地朗讀課文。

3、自由識字,口頭組詞。

4、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5、逐個點名交流識字。

6、多種方法朗讀課文。

三、朗讀課文,鞏固識字

1、老師領讀課文,鞏固識字。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暢。

3、全班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檢測識字,總結全課

1、展示字、詞,檢測識字情況。

睡不著大海老師天亮什么地方真正同學

2、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學習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檢測認字。(課件展示)

2、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班分成了3個大組,每組朗讀一節(jié)小詩。

2、這首詩中,你覺得哪個地方寫得比較有趣,說說你的理由。

3、詩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遠足了,他為什么睡不著?

4、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練習說一說。

5、多種方式讀詩歌,直到能背誦。

三、練習說話,深入感悟

1、課件展示,學生練習說話。

我和()去了(),玩了(),心情()。

2、小組讀,全班讀,背誦。

四、書寫生字,練習鞏固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才、明、同、學”,認字并組詞。

2、全班交流4個生字的筆順及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3、讓學生認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些什么知識?

2、布置作業(yè):抄寫生字。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8)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秋天的時候,我們與家人、老師、同學經常會進行什么活動?(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你會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兒歌《明天要遠足》。

師板書課文題目,生齊讀課文題目。

①學習“明”字:后鼻音,音節(jié)是míng,左右結構;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日+月=明。或者結合字義巧記:日月同輝——明??梢越M詞:明天。

②引導學生理解“遠足”。師問:“足”是什么意思?(腳)“遠足”呢?(比較遠的徒步旅行)

3.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①小作者要去哪兒?

②他去遠方干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聽準字音。

2.同學們喜歡這首小兒歌嗎?請試著輕聲讀一讀。

提出讀文要求:

(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把這首兒歌讀通順。

(3)用筆圈出本課需要認識的生字。

3.指名讀文,其他同學想一想:這首兒歌有幾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這首兒歌有3個小節(jié)。主要內容是一個小朋友明天要遠足,今天夜里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動設計卡,小組內交流。)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讀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課件出示“睡”字,介紹目字旁。當“目”字放在字的左邊時,就變成了目字旁。帶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關。因為睡覺的時候要閉上眼睛,“睡”和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著覺,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認讀“海”字,引導學生運用字謎記字法識記: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認讀“那”字,組詞:那里;“那”的反義詞是“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樣?(顏色很多)

你們想去看看大海嗎?(課件出示大海的圖片)你們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顏色嗎?(藍色、黑色、綠色)教師邊出示課件邊解釋大海顏色的變化。

(5)小作者是聽誰說的大海有很多種顏色?(老師)識記“老”字。你能用“老師”說一句話嗎?

(6)小作者對老師的話持什么態(tài)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預設:(生:真的)學習“真”字,強調里邊有三橫。

(生:從問句可以看出)學習“嗎”字,它表示疑問。

(7)指導朗讀。

“真的”讀重音,句末語氣上揚,要讀出疑問的語氣。學生練讀。

2.鞏固生字。

(1)開火車讀學過的生字:睡、海、那、老、師、真、嗎。

(2)說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稱,并說出帶有下面部首的字。(課件出示)

目——(?? )耂——(?? )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jié)。

同學們認識了這些字寶寶,現(xiàn)在我們把它們送回到第一小節(jié),你們還認識嗎?請大家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四、課后小結,激發(fā)探究

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遠足,因興奮,想到了大海而睡不著覺。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激動和期待心情。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小朋友的激動心情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遠足的快樂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同學們,秋天來了,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你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會想些什么呢?

2、就有這樣一位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在出行之前充滿了期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天要遠足》一課,一起去了解感受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書課題)明天要遠足(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睡那海真老師嗎什亮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亮”是三拼音節(jié),“睡、師、什”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睡覺、那邊、大海、真的、老師、師長、是嗎、什么、明亮

4、學習課題。

(1)什么是遠足?

(遠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較遠的徒步旅行”。在本課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閑的活動。)

(2)讀了課題后,你有哪些疑問呢?生回答,師總結歸納。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遠方干什么?)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課文,了解小朋友遠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詩歌一共幾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呢?

(三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小朋友遠足前一天激動得睡不著,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期待看到潔白的云彩;第三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希望天快點亮。)

(3)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4)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2、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課件出示大海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小作者睡不著,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樣呢?(顏色很多)師出示大海圖片,觀察。海水有哪些顏色呢?

(綠色、藍色、黑色)

教師補充資料:綠色的海水,就是鹽濃度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綠色植物,經過太陽光各方位照射,從而表現(xiàn)綠色;藍色,多數是天空映出來的藍,而且海水中鹽濃度較小,看到的就是藍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顏色也不同。

(4)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激動、期待的語氣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注意語速稍慢。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課件出示白云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小朋友睡不著,他還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會不會那么潔白柔軟。)

(3)“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軟”是什么意思呢?

(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對同學的話持什么態(tài)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真的)

(5)課件出示多張白云圖片。漂亮嗎?現(xiàn)在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

(美麗、潔白……)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小節(jié)。

4、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課件最后一節(jié),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為什么盼著天快點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對遠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點到來。)

(3)你覺得小朋友此時是什么心情呢?

(著急又無奈。)

(4)現(xiàn)在你就試著讀出他的這種著急和無奈吧。

5、教師小結: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們繼續(xù)去觀賞美麗的大自然吧。

6、指導書寫“才、明、同、學”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動心情,體會到詩歌的美妙。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同(共同)明(明亮)

向(向往)月(月亮)

我會寫近義詞。

顏色——(色彩)

潔白——(雪白)

柔軟——(軟和)

五、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都有哪些睡不著覺的經歷。

教學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詩歌,這首兒歌通過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這首小詩重在描寫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學時,抓住“睡不著”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找出睡不著的原因。進而產生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之情。同時,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這種情感的體驗。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會認“目”1個偏旁。

3、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氣的跌宕起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和熱愛之情,讓學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們和家人都進行過什么活動呢?(爬山、賞菊)活動前爸爸媽媽都做了哪些準備活動呀?

2、師: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遠足了。你們知道遠足是什么意思嗎?(去很遠的地方旅行)

3、師:走!我們現(xiàn)在悄悄地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噓,大家趕快悄悄打開課本,看看明天要遠足的同學們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課文呀!自己大聲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拼音朋友來幫忙。把生字在文中畫一畫哦!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學生自由舉手朗讀,指名讀)讀得真好,我還想聽,我們一起讀好嗎?(全班齊讀課文)

三、動動腦筋,自主識字

1、看拼音讀詞語。(出示重點詞語)

2、分類識字:

(1)“才”“白”獨體字,注意筆順。

(2)“明”“的”是由哪幾個“好朋友”組成的?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并組詞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學海拾貝,復習舊知

1、師:同學們,課文中散落著許多美麗的“貝殼”,你看到了嗎?(出示“學海拾貝”。)誰能給大家有感情地讀一讀?

2、鼓勵學生自由舉手讀課文,鞏固生字詞。

二、學習詩歌

1、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2、出示第一節(jié),女生朗讀。思考問題:

(1)有一個孩子遠足前翻來翻去睡不著,為什么?

(2)哪一句最能體會到那個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跟大家說一說。(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

3、老師指導朗讀“翻過來,唉——睡不著。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翻過去,唉——睡不著。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學說的,那么潔白柔軟嗎?”讀出好奇的語氣。

4、請孩子們自由讀一遍。女生讀第一節(jié),男生讀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齊讀。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激動和期待心情。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小朋友的激動心情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遠足的快樂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同學們,秋天來了,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你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會想些什么呢?

2.就有這樣一位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在出行之前充滿了期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天要遠足》一課,一起去了解感受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書課題)明天要遠足(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師 嗎 什 亮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亮”是三拼音節(jié),“睡、師、什”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睡覺、那邊、大海、真的、老師、師長、是嗎、什么、明亮

4、學習課題。

(1)什么是遠足?

(遠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較遠的徒步旅行”。在本課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閑的活動。)

(2)讀了課題后,你有哪些疑問呢?生回答,師總結歸納。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遠方干什么?)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課文,了解小朋友遠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詩歌一共幾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呢?

(三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小朋友遠足前一天激動得睡不著,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期待看到潔白的云彩;第三小節(jié):小朋友睡不著,希望天快點亮。)

(3)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4)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2、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課件出示大海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小作者睡不著,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樣呢?(顏色很多)師出示大海圖片,觀察。海水有哪些顏色呢?

(綠色、藍色、黑色)

教師補充資料:綠色的海水,就是鹽濃度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綠色植物,經過太陽光各方位照射,從而表現(xiàn)綠色;藍色,多數是天空映出來的藍,而且海水中鹽濃度較小,看到的就是藍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顏色也不同。

(4)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激動、期待的語氣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注意語速稍慢。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課件出示白云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小朋友睡不著,他還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會不會那么潔白柔軟。)

(3)“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軟”是什么意思呢?

(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對同學的話持什么態(tài)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真的)

(5)課件出示多張白云圖片。漂亮嗎?現(xiàn)在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

(美麗、潔白……)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小節(jié)。

4、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課件最后一節(jié),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為什么盼著天快點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對遠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點到來。)

(3)你覺得小朋友此時是什么心情呢?

(著急又無奈。)

(4)現(xiàn)在你就試著讀出他的這種著急和無奈吧。

5、教師小結: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們繼續(xù)去觀賞美麗的大自然吧。(出示圖片)

6、指導書寫“才、明、同、學”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動心情,體會到詩歌的美妙。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同(共同)明(明亮)

向(向往)月(月亮)

我會寫近義詞。

顏色——(色彩)

潔白——(雪白)

柔軟——(軟和)

五、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都有哪些睡不著覺的經歷。

教學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詩歌,這首兒歌通過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這首小詩重在描寫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學時,抓住“睡不著”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找出睡不著的原因。進而產生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之情。同時,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這種情感的體驗。

【微語】夜航的人都沉睡在一片蒼茫的世界里,內心裝點著各種精巧的迷局。無所謂孤單,也無所謂寂寞。

溫馨提示:
本文【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精選11篇)】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