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13 04:30:01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自古都說,蕭瑟秋景,令人生愁。但秋除了衰草枯樹,也有很美的一面,它代表著豐收,醞釀著收成,也潛藏著盎然的生機。是的,秋也很美,并不全然令人悲傷。
一片“悲秋”之音中,也有不少詩作描寫秋的美麗,李白、劉禹錫、杜牧、楊萬里、毛主席都曾寫過。讀一讀,感受秋的放逸、多彩與壯美。
秋天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
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
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
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
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
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大多人都知道劉禹錫的《秋詞》,而李白在他之前,就已寫過放逸高遠的秋。在這首送別詩里,李白開篇即出驚人之語,直接書寫自己的看法說:我覺得秋興放逸,誰說秋令人悲愁呢?他用兩句詩概括描寫了秋景之放逸:遠山攜落日而去,秋水與晴空相宜。
到后面,他還寫“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碧海青天,山長水闊,詩仙寫景氣勢宏大,境界不凡,秋之高遠明快皆在其中。
秋山
《秋詞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寫了兩首《秋詞》,在這兩首尤其是其一中,詩人一反以往文人悲秋的常態(tài),大力贊頌秋的美好,秋的豪情,詩行里充滿著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氣概。
讀之,也令人精神一震,在這秋日里,油然而生起一股豪情。不愧是出自“詩豪”之手。
晴空白鶴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這首詩也非常經(jīng)典,詩寫詩人秋日行于山間所見之景,描繪出一山林秋色圖。前兩句詩人淡淡著墨,后兩句則極力渲染,潑灑出經(jīng)霜楓葉的絢爛,成為這幅畫卷里最為亮眼的色彩。
同時,詩人將之與二月春花相比較,認為其比春花還要明艷,不僅是對眼前秋色的無比熱愛,也蘊藏著豐富的含義、深刻的哲理。
秋葉
《秋涼晚步》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如果說李白筆下的秋是放逸的秋,劉禹錫筆下的秋是豪情滿懷的秋,杜牧筆下的秋是多彩絢爛的秋,那楊萬里這首詩里的秋,則是可人的、充滿生機的秋。他說,秋氣令人悲愁未必是這樣啊,輕輕薄寒正是令人喜愛的天氣啊。
在后兩句他寫秋之可人在于,盡管那池里的荷花已經(jīng)凋零,但那小小的荷葉,不也還剛剛綻開小錢般的小葉嗎?楊萬里這首詩寫秋的美與可愛,著眼于秋的蕭瑟中蘊藏著的生機,同樣富有韻味和哲理。
小荷
《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毛主席的詩詞里,是壯美的、壯闊的秋。他在《沁園春·長沙》里寫:“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薄肚迤綐贰ちP山》里寫:“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秋山
而在這首《采桑子·重陽》中,則集中表現(xiàn)了他對秋的熱愛與贊頌,氣勢恢弘,鼓舞人心。他說,一年一度秋風強勁,這秋景不似春光明媚,但卻比春光還要壯美,最后7字收尾闊大、壯美:無邊無際的廣闊的江面,遼闊萬里的天空,泛著清霜。
秋之清朗,秋之遼闊,秋之令人振奮,盡在主席詩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