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美文學(xué)習(xí)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譯(錢塘湖春行古詩賞析)

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名詞解析: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

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澳_”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zhuǎn)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jī)動人。側(cè)重禽鳥。

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淺草:淺淺的青草。

才能:剛夠上。

沒(mò):遮沒,蓋沒。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背景解析: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于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的名篇。這詩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tài)天容。

頷聯(lián)從靜到動,從全景的寫意到細(xì)節(jié)的工筆。先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jī)。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鶯聲婉轉(zhuǎn),流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勤勞,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都寫出了初春的生機(jī)?!皫滋帯倍?,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yīng)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tài)?!罢l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xiàn)出詩人細(xì)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

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jié),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tuán),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lián)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這兩聯(lián)細(xì)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xiàn)鶯燕新來的動態(tài);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zhǔn)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于他寫出了季節(jié)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跺X塘湖春行》以上兩聯(lián)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lián)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詩人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優(yōu)美詩歌來。

前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又說“樂天詩極深厚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fā)”(田雯《古歡堂集》)。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xiàn),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xiàn)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dāng)?shù)闷鹨陨显u語的。

評價:

王夫之:大歷之詩變?yōu)殚L慶,自如出黔中溪箐,入滇南佳地。元、白同以一往風(fēng)味,流蕩天下心脾,雅可以韻相賞;檃括微至,自非所長,不當(dāng)以彼責(zé)此。(《唐詩評選》)

金圣嘆:前解先寫湖上。橫開則為寺北亭西,豎展則為低云平水,濃點則為早鶯新燕,輕烘則為暖樹春泥。寫湖上,真如天開圖畫也。后解方寫春行?;?,草沒,如以戥子稱量此日春光之淺深也?!熬G楊陰里白沙堤”者,言于如是淺深春光中,幅巾單??疃伍e行,即此杭州太守白居士也。(《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何焯:平平八句,自然清麗,小才不知費多少妝點。(《唐律偶評》)

楊逢春:首領(lǐng)筆,言自孤山北賈亭西行起,下五句歷寫繞湖行處春景,七、八以行不到之湖東結(jié),遙望猶有余情。(《唐詩繹》)

胡以梅:何言乎上半首專寫湖上?察他口氣所重,只在“寺北”、“亭西”、“幾處”、“誰家”,見其間佳麗不可勝紀(jì),而初不在“水平”、“云低”、“早鶯”、“新燕”、“暖樹”、“春泥”之種種布景設(shè)色也。何言乎下半首專寫春行?察他口氣所重,只在“漸欲迷”、“才能沒”、“綠楊陰”之一路行來,細(xì)細(xì)較量春光之淺深,春色之濃淡,而初不在“湖東”、“白沙堤”幾個印板上之襯貼字也。要之,輕重既已得宜,風(fēng)情又復(fù)宕漾,最是中唐佳調(diào)。誰謂先生之詩近于俗哉?。ā短圃娯炛椤罚?/p>

趙臣瑗:何言乎上半首專寫湖上?察他口氣所重,只在“寺北”、“亭西”、“幾處”、“誰家”,見其間佳麗不可勝紀(jì),而初不在“水平”、“云低”、“早鶯”、“新燕”、“暖樹”、“春泥”之種種布景設(shè)色也。何言乎下半首專寫春行?察他口氣所重,只在“漸欲迷”、“才能沒”綠楊陰之一路行來,細(xì)細(xì)較量春光之淺深,春色之濃淡,而初不在“湖東”、“白沙堤”幾個印板上之襯貼字也。要之,輕重既已得宜,風(fēng)情又復(fù)宕漾,最是中唐佳調(diào)。誰謂先生之詩近于俗哉?。ā渡綕M樓箋注唐詩七言律》)

宋宗元:娟秀無比。(《網(wǎng)師園唐詩箋》)

方東樹:章法意匠,與前詩(按指《西湖留別》)相似,而此加變化。佳處在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昭昧詹言》)

高步瀛:方植之曰:佳處在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又曰:句句回旋,曲折頓挫,皆從意匠經(jīng)營而出。(《唐宋詩舉要》)。

溫馨提示:
本文【錢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譯(錢塘湖春行古詩賞析)】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jìn)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