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話是壯語么?
泰語和廣西的壯語確實很多讀法都很相似,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大約有百分之30左右的壯話讀法與泰語相似,泰語原屬于芭利語和梵語的結合體,在往后的文化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的出現(xiàn)外來詞的介入,所以現(xiàn)在有很多泰語都是引用
英語的讀音,直接音譯成泰語
關于泰語和壯話的問題~~請教了~
請樓主不要在不清楚廣西人的情況下無端鄙視廣西人!
本人就是廣西人。但是在未學泰語之前一點也不懂泰語.
在這里我首先要申明的是.在廣西.的確有部分壯族人所說的壯語的一些詞與泰語的中的發(fā)音與意思接近.但是不代表這樣就能夠把一部電影聽出30%.你想想看。就部分詞語的發(fā)音相似而能夠把電影理解.就不會有那么多廣西人去學泰語了?;蛘吒揪涂梢宰詫W了。
另外解答你問的:谷和蒙,
谷和蒙是泰語口語里的說法.書面上不用.電影里會出現(xiàn)那是因為是對話.谷和蒙多數(shù)是男性之間的用語.女性不用.
為什么韓語和中國的朝鮮語有相同之處?泰語和中國的壯語也有相同之處?
韓語與朝鮮語相同是因為朝鮮語的傳入本身是韓國人歸化中國的結果,其時間較短,從清末至今也就一百多年歷史,因此韓語跟中國朝鮮語相同。泰語也與壯語相似,主要體現(xiàn)在民族原始固有詞相似,因泰語與壯語同屬于臺語支,有淵源,但是泰語與壯語分化時間很早,遠比韓語與中國朝鮮語分化要早上千年,雖然有共同的原始臺語,但隨著泰族南遷,并接受印度教、佛教影響,泰語中借入了大量巴利語的成分,而在廣西的壯族接受了漢族影響,壯語中借入了大量漢語的成分,因此泰語是不能夠與壯語直接溝通的。
壯語和什么語言相似?
壯語屬于壯侗語系侗臺語族壯傣語支(又稱泰語支、傣語支、臺語支、壯泰語支、壯臺語支),另一種說法是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同屬該語支的語言還有布依語、傣語、泰語、老撾語、撣語、岱依語、儂語、坎梯語、阿豪姆語等,與壯語較為相似。
有人說,壯語屬于漢語,應該不對吧?壯語不屬于漢語的方言的吧?求解呀
壯語北部方言為壯語方言之一,分布在廣西的馱娘江、右江、邕江一線附近及其以北地區(qū)和云南省的邱北、師宗、富寧、廣南(北部)等地。廣東連山、懷集等地壯語也屬北部方言。使用人口約占壯族人口的70%以上。一般有30個輔音左右,大都有r聲類。除連山土語外,一般沒有送氣的清塞音。韻母多在
70~80個之間。一般有6個舒聲調和兩個促聲調,很少有調類分化。方言內部一致性大,各土語的語法幾乎沒有什么差別,民族固有詞匯相同率在85%左右。語音稍有差別,但對應整齊。
北部方言分7個土語區(qū):
桂北土語區(qū)——廣西龍勝、三江、融安、永福、融水、羅城、環(huán)江、河池、南丹、天峨、東蘭、巴馬。
柳江土語區(qū)——廣西來賓、柳江、宜州、柳城、忻城(北部)。
紅水河土語區(qū)——廣西賀縣、陽朔、荔浦、鹿寨、桂平、貴港、武宣、象州、來賓(河南)、上林、忻城(南部)、都安、馬山,廣東連山,湖南江華。
邕北土語區(qū)——廣西邕寧(北部)、橫縣、賓陽、武鳴、平果。
右江土語區(qū)——廣西田東、田陽、百色。
桂邊土語區(qū)——廣西鳳山、田林、隆林、西林、凌云、樂業(yè),云南富寧、廣南(北部)。
丘北土語區(qū)——云南丘北、師宗。
壯語南部方言是壯語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廣西的右江、邕江以南地區(qū)和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自稱有土話、儂話、岱話等種。由于本方言區(qū)在地域上與越南接壤,語言上與國外相應的tho、nong、tay
(土、儂、岱)可通。有送氣的清音輔音ph、th、phj、khj、
khw等。一般沒有r聲類,局部保留也只出現(xiàn)在雙調數(shù),多數(shù)地方沒有j,v輔音。韻母有簡化的現(xiàn)象,不少地方有聲調的分化現(xiàn)象,有些則有合并現(xiàn)象。語法與北部方言差別不大,只有一些實詞和詞頭、詞尾的不同。方言內部詞匯一致性較小,如德保和欽州壯語固有詞的相同率只在63%左右。
南部方言分為5個土語區(qū):
邕南土語區(qū)——廣西南寧市邕寧區(qū)、隆安縣、扶綏縣、上思縣、欽州市、防城港市。
左江土語區(qū)——廣西天等、大新、崇左、寧明、龍州、憑祥。
德靖土語區(qū)——廣西靖西、德保、那坡。
硯廣土語區(qū)——云南廣南(南部)、硯山、馬關、文山、西疇、麻栗坡(北部)。
文麻土語區(qū)——云南文山(南部)、麻栗坡(南部)、馬關
(東部)、開遠、元陽以及滇東南的一些縣。
大抵以郁江、右江、邕江為兩大方言界線。各土語內部仍分若干小土語區(qū),且常常隔一條河就不盡相同,有些地方甚至一個村寨都有某些有別于鄰村的特點。(《廣西百科全書》,《壯族文化概論》)
泰語和越南語的發(fā)音為什么那么像呢?
越南語和粵語并不相連,他們之間隔著壯語,粵語和壯語不能通話,但聽感有些類似,而壯語和越南語也并不能通話.受古代中國的影響,越南語有眾多的漢語借詞,從聽感上說,粵語發(fā)音極為生硬,越南語的語音則是軟塌塌的.
泰語與壯語有很明顯的同源關系,他們的同源詞據(jù)說高達70%,有廣西壯族語言學者在<廣西日報>發(fā)表過文章,說沒學過泰語的他在泰國能聽懂很大一部分的泰語.
泰國和廣西的話有共同發(fā)音嗎,感覺有點類似?
您好,泰語和廣西地區(qū)的壯語都屬于壯侗語支,二者語言上算是同源,因此它們會有相似的地方,壯語和泰語的語法幾乎一樣,詞匯上更是有將近20%的發(fā)音相同或相近的,因此你聽起來會有相似的感覺。這也就是為什么廣西地區(qū)說方言,尤其是壯語方言的人學起泰語來會比較快的原因了。希望凱學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也祝您生活幸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