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知識樂生活
小常識帶你一起快樂生活
發(fā)布時間: 2024-07-22 12:26:04
1. 《史記》里的文言文從史記里面的 李將軍列傳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①.故槐里,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②.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③,用善騎射④,殺首虜多⑤,為漢中郎.廣從弟李蔡亦為郎⑥,皆為武騎常侍,秩八百石⑦.嘗從行,有所沖陷折關及格猛獸⑧,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⑨!”及孝景初立,廣為隴西都尉,徙為騎郎將⑩.吳楚軍時(11),廣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12),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13).徙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zhàn).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shù)與虜敵戰(zhàn),恐亡之.”于是乃徙為上郡太守.后廣轉(zhuǎn)為邊郡太守,徙上郡(14).嘗為隴西、北地、雁門、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戰(zhàn)為名.①李信逐得燕太子丹事,見卷八十六《刺客列傳》.②受:學習.③良家子: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漢朝軍隊的來源有兩種,一種即所謂“良家子”,另一種是罪犯和貧民等.④用:由于,因為.⑤殺首:斬殺敵人首級.虜:俘虜.⑥從弟:堂弟.⑦秩:俸祿的等級.⑧沖陷:沖鋒陷陣.折關:抵御、攔阻.指抵擋敵人.⑨萬戶侯:有萬戶封邑的侯爵.⑩徙:調(diào)任.(11)吳楚軍時:指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起兵叛亂.其事詳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12)亞夫:即周亞夫.(13)“以梁王”至“賞不行”:李廣作戰(zhàn)立功之地在梁國境內(nèi),所以梁王封他為將軍并授給將軍印.這種做法違反漢朝廷的法令,因而李廣還朝后,朝廷認為他功不抵過,不予封賞.(14)這里的“徙上郡”與上文“徙為上郡太守”重復,文字可能有誤.對此,各家說法不同,不詳述.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①.中貴人將騎數(shù)十縱②,見匈奴三人,與戰(zhàn).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③.”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④,行數(shù)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騎⑤,皆驚,上山陳⑥.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之),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⑦,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于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⑧,李廣上馬與十余騎奔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⑨.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⑩,李廣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①中貴人:宮中受寵的人,指宦官.勒:受約束.②將:率領.騎:騎兵.縱:放馬馳騁.③射雕者:射雕的能手.雕,猛禽,飛翔力極強而且迅猛,能射雕的人必有很高的射箭本領.④亡:通“無”.⑤誘騎:誘敵的騎兵.⑥陳:同“陣”.擺開陣勢.⑦所:表示大約的數(shù)目.“二里所”即二里左右.⑧護:監(jiān)護.⑨縱馬臥:把馬放開,隨意躺下.⑩平旦:清晨,天剛亮.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于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wèi)尉①,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wèi)尉②,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③.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陳④,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刀斗以自衛(wèi)⑤,莫府省約文書籍事⑥,然亦遠斥侯⑦,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⑧,擊刀斗,士吏治軍簿至明⑨,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⑩,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11),咸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然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程不識孝景時以數(shù)直諫為太中大夫(12).為人廉,謹于文法(13).①未央:即未央宮,西漢宮殿名,當時為皇帝所居.②長樂:即長樂宮,西漢宮殿名,當時為太后所居.③將軍屯:掌管軍隊的駐防.④部伍:指軍隊的編制.行陣:行列、陣勢.⑤刀斗:即刁斗.銅制的軍用鍋,白天用它做飯,夜里敲它巡更.⑥莫府:即“幕府”,莫,通“幕”.古代軍隊出征駐屯時,將帥的辦公機構設在大帳幕中,稱為“幕府”.省約:簡化.籍:考勤或記載功過之類的簿冊.⑦斥侯:偵察了望的士兵.“遠斥侯”,遠遠地布置偵察哨.另一種解釋,到遠離偵察了望所及的地方.⑧部曲:古代軍隊編制,將軍率領的軍隊,下有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行伍:古代軍的基層編制,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營陳:即“營陣”,營地和軍隊的陣勢.⑨治:辦理,處理.至明:直到天明.也可解為非常明白,毫不含糊.⑩卒:通“猝”,突然.(11)佚:通“逸”,安逸,安閑.(12數(shù):屢次.(13)文法:朝廷制定的條文法令.后漢以馬邑城誘單于,使大軍伏馬邑旁谷,而廣為驍騎將軍,領屬護軍將軍①.是時,單于覺之,去,漢軍皆無功②.其后四歲,廣以衛(wèi)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③.”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
2. 史記的文言文 [譯文]吳起是衛(wèi)國人,善于用兵。曾經(jīng)向曾子求學,奉事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終于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魯國就有的人詆毀吳起說:“吳起為人,是猜疑殘忍的。他年輕的時候,家里積蓄足有千金,在外邊求官沒有結(jié)果,把家產(chǎn)也蕩盡了,同鄉(xiāng)鄰里的人笑話他,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然后從衛(wèi)國的東門逃跑了。他和母親決別時,咬著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說:‘我吳起不做卿相,絕不再回衛(wèi)國?!谑蔷桶菰訛閹?。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還是沒有回去奔喪。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斷絕了師徒關系。吳起就到魯國去,學習兵法來奉事魯君。魯君懷疑他,吳起殺掉妻子表明心跡,用來謀求將軍的職位。魯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有著戰(zhàn)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wèi)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wèi)國?!濒斁龖岩蓞瞧?,疏遠了吳起。這時,吳起聽說魏國文侯賢明,想去奉事他。文侯問李克說:“吳起這個人怎么樣?。俊崩羁嘶卮鹫f:“吳起貪戀成名而愛好女色,然而要帶兵打仗,就是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庇谑俏何暮罹腿斡盟麨橹鲗?,攻打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濃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zhàn)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么時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蔽何暮钜驗閰瞧鹕朴谟帽蛘蹋疂嵅回?,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將士的歡心,就任命他擔任西河地區(qū)的長官,來抗拒秦國和韓國。魏文侯死后,吳起奉事他的兒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黃河順流而下,船到半途,回過頭來對吳起說:“山川是如此的險要、壯美喲,這是魏國的瑰寶啊!”吳起回答說:“國家政權的穩(wěn)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勢的險要。從前三苗氏左臨洞庭湖,右瀕彭蠡澤,因為它不修德行,不講信義,所以夏禹能滅掉它。夏桀的領土,左臨黃河、濟水,右靠泰山、華山,伊闕山在它的南邊,羊腸坂在它的北面。因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湯放逐了他。殷紂的領土,左邊有孟門山,右邊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邊,黃河流經(jīng)它的南面,因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殺了。由此看來,政權穩(wěn)固在于給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勢的險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條船的人也會變成您的仇敵??!”武侯回答說:“講的好。”吳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聲望。魏國設置了相位,任命田 * 國相。吳起很不高興,對田文說:“請讓我與您比一比功勞,可以嗎?”田文說:“可以?!眳瞧鹫f:“統(tǒng)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為國去死戰(zhàn),敵國不敢圖謀魏國,您和我比,誰好?”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管理文武百官,讓百姓親附,充實府庫的儲備,您和我比,誰行?”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拒守西河而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韓國、趙國服從歸順,您和我比,誰能?”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這幾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說:“田君還年輕,國人疑慮不安,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任,正當處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托付給您呢,還是應當托付給我?”吳起沉默了許久,然后說:“應該托付給您啊?!碧镂恼f:“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原因啊?!眳瞧疬@才明白在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國相,娶了魏君的女兒,卻畏忌吳起。公叔的仆人說:“吳起是不難趕走的?!惫鍐枺骸霸趺崔k?”那個仆人說:“吳起為人有骨氣而又喜好名譽、聲望。您可找機會先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能的人,而您的國土太小了,又和強大的秦國接壤,我私下?lián)膮瞧饹]有長期留在魏國的打算?!浜罹蜁f:‘那可怎么辦呢?’您就趁機對武侯說:‘請用下嫁公主的辦法試探他,如果吳起有長期留在魏國的心意,就一定會答應娶公主,如果沒有長期留下來的心意,就一定會推辭。用這個辦法能推斷他的心志?!覀€機會請吳起一道回家,故意讓公主發(fā)怒而當面鄙視您,吳起見公主這樣蔑視您,那就一定不會娶公主了。”當時,吳起見到公主如此地蔑視國相,果然婉言謝絕了魏武侯。武侯懷疑吳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吳起怕招來災禍,于是離開魏國,隨即就到楚國去了。楚悼王一向就聽說吳起賢能,剛到楚國就任命他為國相。他使法明確,依法辦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減無關緊要的冗員,停止疏遠王族的按例供給,來撫養(yǎng)戰(zhàn)土。致力于加強軍事力量,揭穿往來奔走的游說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陳國和蔡國,打退韓、趙、魏三國的進攻;向西又討伐了秦國。
3. 《史記》里的文言文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4. 史記的文言文 [譯文]吳起是衛(wèi)國人,善于用兵。曾經(jīng)向曾子求學,奉事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終于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魯國就有的人詆毀吳起說:“吳起為人,是猜疑殘忍的。他年輕的時候,家里積蓄足有千金,在外邊求官沒有結(jié)果,把家產(chǎn)也蕩盡了,同鄉(xiāng)鄰里的人笑話他,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然后從衛(wèi)國的東門逃跑了。他和母親決別時,咬著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說:‘我吳起不做卿相,絕不再回衛(wèi)國?!谑蔷桶菰訛閹?。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還是沒有回去奔喪。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斷絕了師徒關系。吳起就到魯國去,學習兵法來奉事魯君。魯君懷疑他,吳起殺掉妻子表明心跡,用來謀求將軍的職位。魯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有著戰(zhàn)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wèi)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wèi)國?!濒斁龖岩蓞瞧穑柽h了吳起。這時,吳起聽說魏國文侯賢明,想去奉事他。文侯問李克說:“吳起這個人怎么樣啊?”李克回答說:“吳起貪戀成名而愛好女色,然而要帶兵打仗,就是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庇谑俏何暮罹腿斡盟麨橹鲗?,攻打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濃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zhàn)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么時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因為吳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潔不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將士的歡心,就任命他擔任西河地區(qū)的長官,來抗拒秦國和韓國。魏文侯死后,吳起奉事他的兒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黃河順流而下,船到半途,回過頭來對吳起說:“山川是如此的險要、壯美喲,這是魏國的瑰寶啊!”吳起回答說:“國家政權的穩(wěn)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勢的險要。從前三苗氏左臨洞庭湖,右瀕彭蠡澤,因為它不修德行,不講信義,所以夏禹能滅掉它。夏桀的領土,左臨黃河、濟水,右靠泰山、華山,伊闕山在它的南邊,羊腸坂在它的北面。因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湯放逐了他。殷紂的領土,左邊有孟門山,右邊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邊,黃河流經(jīng)它的南面,因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殺了。由此看來,政權穩(wěn)固在于給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勢的險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條船的人也會變成您的仇敵??!”武侯回答說:“講的好?!眳瞧鹱鑫骱邮?,取得了很高的聲望。魏國設置了相位,任命田 * 國相。吳起很不高興,對田文說:“請讓我與您比一比功勞,可以嗎?”田文說:“可以。”吳起說:“統(tǒng)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為國去死戰(zhàn),敵國不敢圖謀魏國,您和我比,誰好?”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管理文武百官,讓百姓親附,充實府庫的儲備,您和我比,誰行?”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拒守西河而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韓國、趙國服從歸順,您和我比,誰能?”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這幾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說:“田君還年輕,國人疑慮不安,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任,正當處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托付給您呢,還是應當托付給我?”吳起沉默了許久,然后說:“應該托付給您啊?!碧镂恼f:“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原因啊?!眳瞧疬@才明白在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國相,娶了魏君的女兒,卻畏忌吳起。公叔的仆人說:“吳起是不難趕走的。”公叔問:“怎么辦?”那個仆人說:“吳起為人有骨氣而又喜好名譽、聲望。您可找機會先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能的人,而您的國土太小了,又和強大的秦國接壤,我私下?lián)膮瞧饹]有長期留在魏國的打算?!浜罹蜁f:‘那可怎么辦呢?’您就趁機對武侯說:‘請用下嫁公主的辦法試探他,如果吳起有長期留在魏國的心意,就一定會答應娶公主,如果沒有長期留下來的心意,就一定會推辭。用這個辦法能推斷他的心志?!覀€機會請吳起一道回家,故意讓公主發(fā)怒而當面鄙視您,吳起見公主這樣蔑視您,那就一定不會娶公主了?!碑敃r,吳起見到公主如此地蔑視國相,果然婉言謝絕了魏武侯。武侯懷疑吳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吳起怕招來災禍,于是離開魏國,隨即就到楚國去了。楚悼王一向就聽說吳起賢能,剛到楚國就任命他為國相。他使法明確,依法辦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減無關緊要的冗員,停止疏遠王族的按例供給,來撫養(yǎng)戰(zhàn)土。致力于加強軍事力量,揭穿往來奔走的游說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陳國和蔡國,打退韓、趙、魏三國的進攻;向西又討伐了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