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08-12 12:03:14
文言文桃花源記練習(xí)題及答案
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朗讀停頓。(每句停一處)
⑴忘 路 之 遠(yuǎn) 近
⑵太 守 即 遣 人 隨 其 往
2.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⑴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雞犬相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聞之,欣然規(guī)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
⑴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泵鑼懥颂一ㄔ吹拿谰啊?/p>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
5.村中人為什么要囑咐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⑴忘/路之遠(yuǎn)近;⑵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2.⑴不要說,(更)不必說;⑵交錯相通;⑶與人世隔絕的`地方;⑷計劃,規(guī)劃。
3.(村中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
4.⑴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直屬?!?/p>
⑵“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p>
5.害怕外人知道后會來擾亂這里寧靜祥和的生活。
桃花源記文言文練習(xí)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9—23題。(共計12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南陽劉子驥,好游山水。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蛘f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子驥欲更尋索,不復(fù)知處。
長沙醴陵縣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跡,異之。乃相謂曰:“可試如水中,看何由爾?!币蝗吮阋泽易哉?,入穴。穴才容人。行數(shù)十步,便開明朗然,不異世間。
[注]囷:這指似圓形谷倉的巨石。斫:砍削。樵:柴。薪:柴禾。
18。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4分)
①落英繽紛 ▲ ②阡陌交通 ▲
③深入忘反 ▲ ④可試如水中 ▲
19。翻譯句子。(4分)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譯文: ▲
(2)深山中有人跡,異之。
譯文: ▲
20?!伴_明朗然”與《桃花源記》中的 ▲ 一詞相仿。(1分)
21?!吧钌街杏腥僳E”,根據(jù)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1分)
▲
22。結(jié)合課文分析作者虛構(gòu)桃源美景的真實用意?(2分)
▲
參考答案:
18.①繁多的樣子 ②交錯相通 ③同“返”,返回 ④到、往。
19。(1)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園竹林之類。(2)深山中有人存在的'跡象,他們覺得很驚奇。
20?;砣婚_朗
21。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
22。桃花源的生活環(huán)境優(yōu)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等,而且社會風(fēng)尚淳樸,“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等。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真實用意在于表現(xiàn)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桃花源這個美好的淳樸的理想社會的向往。(意思對即可)
桃花源記文言文練習(xí)及答案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 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目,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1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初極狹,才通人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C.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二者不可得兼
D.遂與外人間隔 奉命于危難之間
【答案】B。
12.下列句中加點字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C.何陋之有? D.愿陛下親之信之
【答案】D。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
【答案】譯文:(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至于)魏久晉兩朝就更不用說了。
14.“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nèi)容?(3分)
【答案】示例:“如此”是指代詞,指上文所說。漁人見太守的目的`是告訴他武陵郡中有此“絕境”,希望他派人去探個究竟,因此他一定會談到:①發(fā)現(xiàn)桃源村的經(jīng)過;②村中的生活情狀;③歸途中做標(biāo)記的事。(答對一點給1分,共3分。)
15.在建設(shè)美麗中國、美麗家鄉(xiāng)的今天,請描述你理想中的“桃源”景象。(3分)
【答案】示例:我理想中的“桃源”是一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物質(zhì)極大豐富,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人人安居樂業(yè),人與社會和諧相處,每一個公民都能分享到社會文明成果的美好社會。(開放性試題,扣緊題意,文從句順即可。)
【微語】不用刻意地合群,有趣的人會相互吸引。